新利平台 > 生態

守住長江上遊生態屏障最後關口 川渝81條跨界河流開展聯合整治

發布時間:2021-09-29 09:3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重慶市聯合四川省組建了全國首個(ge) 跨省市的川渝河長製聯合推進辦公室,針對川渝81條跨界河流聯合開展汙水偷排、直排、亂(luan) 排整治等專(zhuan) 項行動。”重慶市副市長熊雪在27日至29日舉(ju) 行的重慶市五屆人大常委會(hui) 第二十八次會(hui) 議期間說道。

  此次會(hui) 議審議了重慶市政府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以下簡稱長江保護法)工作情況的報告。熊雪說,重慶市在全國率先推行市、區縣、鄉(xiang) 鎮(街道)三級“雙總河長”製,發布第1號、第2號、第3號市級總河長令,頒布實施《重慶市河長製條例》,統籌推進責任河流治理保護。

  此外,重慶市還與(yu) 四川、貴州兩(liang) 省簽訂河長製聯防聯控協議,省市毗鄰區縣簽訂69條(段)河流合作協議,組建全國首個(ge) 跨省市的川渝河長製聯合推進辦公室,針對川渝81條跨界河流聯合開展汙水偷排、直排、亂(luan) 排整治等專(zhuan) 項行動,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共建環境共保。

  據記者了解,川渝河長製聯合推進辦公室負責研究解決(jue) 跨兩(liang) 省市區域、流域、部門的重點難點問題,建立兩(liang) 省市省級河長聯席會(hui) 議製度,建立聯合巡查製度,聯合督促重點工作落實,建立跨省界河流環境汙染聯防聯控製度,建立流域生態環境事故協商處置製度等,共同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屏障。

  與(yu) 此同時,重慶市還製定修訂《農(nong) 村生活汙水集中處理設施水汙染物排放標準》《淡水水產(chan) 養(yang) 殖尾水排放標準》《頁岩氣生產(chan) 廢水排放標準》等地方標準,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環境標準統一。

  在強化生態係統修複方麵,重慶市也下足了功夫。熊雪說,重慶市實施了“兩(liang) 岸青山·千裏林帶”工程,開展中心城區“四山”保護提升,共建川渝“六江”(長江、嘉陵江、烏(wu) 江、岷江、涪江、沱江)生態廊道,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2.5%;落實長江“十年禁漁”政策,全市5342艘漁船、10489名漁民完成退捕;深化水土流失和關(guan) 閉礦山環境治理恢複,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麵積439平方公裏,完成曆史遺留和關(guan) 閉礦山生態修複420公頃。

  接下來,重慶市將深入實施國土綠化提升行動、“兩(liang) 岸青山·千裏林帶”建設、礦山生態修複、濕地保護、水土流失及石漠化治理等,守住長江上遊生態屏障的最後一道關(guan) 口。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