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生物多樣性守護者】“雪山精靈”的守護者
響古箐位於(yu) 雲(yun) 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的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nei) ,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滇金絲(si) 猴的棲息地之一。生長在此地的餘(yu) 建華與(yu) 大山相依相伴69載,曾經以狩獵為(wei) 生的他在45歲那年成為(wei) 了一名護猴員,並將在山中練就的本事都用在了保護滇金絲(si) 猴上。
工作中的餘(yu) 建華(2021年9月16日攝)。新華網發(劉祖平 攝)
過往:一天賺6元 他堅持了12年
滇金絲(si) 猴是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原住民”,其數量曾一度十分稀少。在45歲以前,餘(yu) 建華從(cong) 未想過自己的人生會(hui) 與(yu) 這些精靈纏繞在一起。
滇金絲(si) 猴幼猴(2009年9月3日攝)。新華網發(香格裏拉滇金絲(si) 猴國家公園 供圖)
生長在大山裏的餘(yu) 建華與(yu) 許多當地人一樣,成年後成為(wei) 了一名獵人。曾經小到野雞,大到熊都是他的獵物,他也練就了一身本事——熟悉山林環境、氣候變化、野生動物活動特點等,可以在山林間自由穿行。可就在他45歲那一年,在當時維西縣林業(ye) 局一名負責人的勸說下,他的觀念發生了轉變,他明白隻有保護大自然才有更長遠的生計,於(yu) 是他選擇從(cong) 狩獵者變為(wei) 守護者。
1997年,餘(yu) 建華成為(wei) 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一名護猴員,擔起了守護滇金絲(si) 猴的使命。那時滇金絲(si) 猴在海拔最高的地方活動,天不亮他便要上山,找尋滇金絲(si) 猴的蹤跡,因為(wei) 每天穿行於(yu) 山中,餘(yu) 建華十來天便穿壞一雙鞋,可那時做護猴員的收入卻很低。一天6元,餘(yu) 建華一堅持就是12年,被問及原因,他的回答隻有三個(ge) 字——“愛動物”。
堅守:“守護它們(men) 一直到我走不動那天”
“‘白臉’就是這群猴子的猴爺爺,它的年齡相當於(yu) 人的80多歲。”說起讓自己忙碌了二十多年的滇金絲(si) 猴,餘(yu) 建華的臉上沒有疲憊,反而滿是喜悅與(yu) 興(xing) 奮。
滇金絲(si) 猴正在外出活動(2021年9月16日攝)。新華網發(劉祖平 攝)
隨著人們(men) 對滇金絲(si) 猴保護力度的加大,它們(men) 的活動區域有所擴大,種群數量也增多了。2009年,香格裏拉滇金絲(si) 猴國家公園建立後,餘(yu) 建華的工作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目前,在公園的可觀猴區域內(nei) ,生活著9個(ge) 滇金絲(si) 猴家族,它們(men) 的家族故事、脾氣性格,餘(yu) 建華都了如指掌,他提到的“白臉”便是其中一個(ge) 家族的家長,而餘(yu) 建華則可以算是9個(ge) 家族的“家長”。
每天天未亮,餘(yu) 建華便要開始一天的工作,首先要確定滇金絲(si) 猴是否在前一天夜裏睡覺的地方;它們(men) 出來活動時,餘(yu) 建華便在一旁製止越過警戒線的遊客,保證滇金絲(si) 猴與(yu) 人的安全距離;它們(men) 回山裏後,餘(yu) 建華也要跟著一起上山,確定它們(men) 的棲息地點。除此之外,餘(yu) 建華能夠清楚地認出每個(ge) 滇金絲(si) 猴家庭的每一隻猴子,每天要為(wei) 它們(men) “點名”。當然,這一切都在遵循猴群活動規律且不打擾它們(men) 的情況下進行。
隨著年紀的增長,餘(yu) 建華成為(wei) 了當地最年長的護猴員。每天上山下山,近20公裏的活動裏程並沒有讓他停下腳步。他總是說:“我要守護它們(men) ,一直到我走不動的那天。”
傳(chuan) 承:保護好滇金絲(si) 猴是他們(men) 共同的使命
餘(yu) 建華說:“我做了半輩子獵人,就要用半輩子保護野生動物。”他的精神感染著許多人,護猴員的隊伍也越來越壯大。
滇金絲(si) 猴正在外出活動(2021年9月16日攝)。新華網發(劉祖平 攝)
目前,在餘(yu) 建華工作的片區內(nei) 有29名護猴員,香格裏拉滇金絲(si) 猴國家公園有16名工作人員,他們(men) 都有一個(ge) 共同的目標:保護好滇金絲(si) 猴。雖然希望自己能夠一直做這份工作,但餘(yu) 建華也明白,隨著年紀的增長,他在山裏活動會(hui) 越來越吃力。於(yu) 是,他收了2個(ge) 徒弟,在近8年的時間裏,他把自己的工作經驗毫無保留地傳(chuan) 給他們(men) ,希望這份愛與(yu) 守護能在這片土地上一直傳(chuan) 承下去。
餘(yu) 躍輝作為(wei) 公園的工作人員,也被餘(yu) 建華深深感染著。餘(yu) 躍輝介紹,如餘(yu) 建華一般的老一輩護猴員在幾十年的工作中積累了豐(feng) 富經驗,為(wei) 保護滇金絲(si) 猴作出了巨大貢獻。“猴子之間為(wei) 何打架,每個(ge) 家庭關(guan) 係如何,如果餘(yu) 叔不告訴我們(men) ,我們(men) 可能都不知道。”他說,經驗豐(feng) 富的護猴員下雪時可以通過足跡判斷滇金絲(si) 猴的活動軌跡,在沒有雪的季節通過樹葉便可判斷,而這些都是他們(men) 作為(wei) 後來者需要不斷學習(xi) 的,他也會(hui) 一直將保護好滇金絲(si) 猴作為(wei) 自己的使命,堅守下去。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保護工作有效推進,分布在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的滇金絲(si) 猴種群及數量開始穩步增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三江源東段瑪可河林區首次人工拍攝到瀕危物種水鹿
“6日,我和雅格多傑在地處三江源東段瑪可河林區的班瑪縣亞爾堂鄉果芒村附近拍攝到多隻野生水鹿活動,這也是人工首次在該區域拍攝到的水鹿棲息畫麵。”[詳細] -
三江源頭打造國家公園典範
放眼青海,我們無比欣喜,三江源國家公園即將正式設園,祁連山、青海湖、昆侖山國家公園穩步推進,可可西裏世界遺產地保護利用科學高效,《西寧共識》內涵不斷豐富……[詳細] -
拿什麽拯救你!瀕危動物丨“高原精靈”藏羚羊
在可可西裏這片廣袤而神奇的土地上,活躍著許多國家級珍稀動物。被譽為“高原精靈”的藏羚羊,就是可可西裏地區的“旗艦物種”。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