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有生命的國家寶藏
今天,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在出席《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hui) 領導人峰會(hui) 並發表主旨講話時宣布:中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dong) 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從(cong) 2015年開始,我國啟動了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試點任務,試點區生態保護和恢複成效日益顯現。那麽(me) ,這五個(ge) 國家公園都有什麽(me) 特點,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恢複起到了什麽(me) 樣的作用呢?
此次公布的首批國家公園包括三江源國家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東(dong) 北虎豹國家公園、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麵積23萬(wan) 平方公裏,涵蓋了我國陸域近3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
這裏是五處國家公園之一——三江源,三江源地處青藏高原腹地,黃河、長江和瀾滄江都發源於(yu) 此。
然而,作為(wei) 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三江源,它的生態環境曾經極為(wei) 脆弱。由於(yu) 過度放牧,多年前,一些地方曾出現草地退化和生態危機。
除了過度放牧之外,當時一些破壞森林資源、獵殺野生動物等情況也時有發生,讓寶貴的三江源傷(shang) 痕累累。為(wei) 了修複生態,各相關(guan) 部門加大了打擊和管理力度,取得了一些效果。然而,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jue) ,深層次的矛盾依然存在。在三江源地區,有多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地,分別由原林業(ye) 、農(nong) 業(ye) 、水利、國土等多個(ge) 部門管理,被稱為(wei) “九龍治水”,這使得執法監管碎片化、管理效率低下。
而三江源地區的這種情況並不是孤立的,機構重疊設置、多頭管理、權責不明等問題在其他一些地方也曾經不同程度的存在。針對存在的問題,黨(dang) 中央以長遠發展的眼光,提出建立國家公園體(ti) 製,推進生態保護製度全麵改革。2015年,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工作正式啟動。
改革到底該怎麽(me) 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主持審定了《建立國家公園體(ti) 製總體(ti) 方案》《關(guan) 於(yu) 建立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的指導意見》《關(guan) 於(yu) 統一規範國家公園管理機構設置的指導意見》,構建了我國國家公園製度體(ti) 係的“四梁八柱”,推動國家公園在理論創新、體(ti) 製改革、生態保護、和諧共生等方麵取得重大突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指示為(wei) 試點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任務。包括三江源在內(nei) 的各個(ge) 試點,在中央政策的引領下,大力改革探索,整合行政資源,實現了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或委托省級政府管理,極大提高了監管效率,生態修複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植被的增加給動物繁衍提供了基礎。在首批國家公園當中,有兩(liang) 個(ge) 以動物命名的國家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和東(dong) 北虎豹國家公園。對這些珍稀動物來說,為(wei) 它們(men) 提供一個(ge) 廣闊、自由的生存空間,以實現更加健康的棲息繁衍,尤為(wei) 重要。
隨著人類活動範圍不斷擴大,動物生存空間越來越碎片化。這導致了種群之間彼此孤立,極大影響了動物尤其是一些珍稀野生動物的繁育。2015年發布的第四次全國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我國野生大熊貓共1864隻,盡管數量比之前有所增加,但是被分割為(wei) 33個(ge) 局域種群,其中18個(ge) 種群,數量少於(yu) 10隻,具有很高的滅絕風險。野生東(dong) 北虎、東(dong) 北豹的情況也同樣不容樂(le) 觀。要讓珍稀野生動物能夠得到最好的保護,就需要整合各地資源,打破省域界限,給予它們(men) 廣闊的天地。
在中央的統一部署下,近幾年各地有效聯動,共同整合了數十個(ge) 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跨吉林、黑龍江兩(liang) 省的東(dong) 北虎豹國家公園和地跨四川、陝西、甘肅三省的大熊貓國家公園相繼建立。省域不再是動物生存活動的邊界,動物可以更自由地交流繁衍,這讓東(dong) 北虎豹等珍稀野生動物的數量都有了增加。
國家公園不僅(jin) 能給子孫後代留下珍貴的自然資產(chan) ,對人類的自然科學研究也具有極大的價(jia) 值。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擁有我國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連片麵積最大的島嶼型熱帶雨林,有眾(zhong) 多海南特有的動植物種類,是全球重要的種質資源基因庫,極具保護價(jia) 值和研究價(jia) 值。
2019年,海南開始建設電子圍欄試點。電子圍欄係統可以對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內(nei) 的數據實時采集,自動報警,對車輛、人員和野生動物活動進行實時監控。當振動傳(chuan) 感器感應到野生動物接近時,電子圍欄係統與(yu) 智能AI攝像頭聯動可以對動物圖像進行采集,並做智能分析處理。
采集到的這些數據通過積累建立係統數據庫,後期可以幫助科研人員對動物習(xi) 性、生活規律等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先進科技的應用,已經成為(wei) 建設國家公園的關(guan) 鍵一環。
而要推動國家公園的建設與(yu) 保護,不能僅(jin) 靠有關(guan) 部門的執法監管,如何調動起當地群眾(zhong) 的積極性,讓他們(men) 參與(yu) 進來,既保護生態又改善民生,使人和自然和諧共生,這也是建設國家公園必須要破解的課題。
為(wei) 此,各個(ge) 試點都根據實際情況出台了一係列措施,引導當地群眾(zhong) 參與(yu) 到生態保護工作中,並從(cong) 中獲得穩定收益。比如生態管護員已經成為(wei) 國家公園裏很多原住民新的工作崗位,他們(men) 負責巡邏管護、維護環境等工作,每月可獲得一定的收入,從(cong) 草原、森林的利用者變成了生態保護者。
在森林繁茂的武夷山國家公園裏,有數千名原住民。以前,當地群眾(zhong) 主要依靠種植茶園為(wei) 生。但因為(wei) 管理無序,一些群眾(zhong) 隨意毀林種茶,給寶貴的森林生態係統帶來很大破壞。在被設為(wei) 國家公園後,這裏執行了更嚴(yan) 格的生態保護措施,那麽(me) ,當地群眾(zhong) 的收入該怎麽(me) 解決(jue) 呢?
當地有關(guan) 部門經過多次調研,確定了兼顧生態保護和民生發展的思路,一方麵嚴(yan) 格限製開發新茶園,同時,進行產(chan) 業(ye) 升級,采用有機、無汙染種植技術,打造全新的生態型茶園。
這幾年,公園範圍內(nei) 的茶園麵積沒有增加,但因為(wei) 茶葉品質提升,當地居民的收益卻大大提高。並且,景區內(nei) 的生態旅遊項目也被納入了特許經營範圍,環境更好了,收入增加了,村民們(men) 更加積極地參與(yu) 到國家公園的建設和保護中來。
實行國家公園體(ti) 製,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態係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安全屏障,給子孫後代留下珍貴的自然資產(chan) 。這是中國推進自然生態保護、建設美麗(li) 中國、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一項重要舉(ju) 措。大家可以看到,這五個(ge) 國家公園各有特色,不僅(jin) 為(wei) 解決(jue) 各自麵臨(lin) 的難題作出了有效探索,也促進了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恢複,提高了生物多樣性,推動了自然生態保護傳(chuan) 統模式的轉變。國家公園是有生命的國家寶藏,也飽含著我們(men) 對美麗(li) 中國、美好生活的向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市集中銷毀一批未達標一次性塑料袋
西藏拉薩市“禁白”辦組織市生態環境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城管局、市環衛局等相關單位前往曲水縣聶當鄉垃圾焚燒發電廠集中銷毀一批不符合規定要求的一次性塑料袋。 [詳細] -
第一批國家公園正式設立
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以視頻方式出席《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並發表主旨講話時指出,中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詳細] -
西藏拉薩市城關區總工會組織學習垃圾分類標準和操作規範
近日,西藏拉薩市城關區總工會組織黨員幹部、企業職工前往拉薩市生活垃圾分類宣教中心參觀學習,幹部職工們認真掌握垃圾分類標準和操作規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