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藏羚羊到長頸鹿 中國的這項建設和“動物界”交朋友
中國可可西裏卓乃湖畔,藏羚羊穿越青藏鐵路聚集於(yu) 此,給寂寥的荒原帶來生命熱潮;肯尼亞(ya) 兩(liang) 大國家公園內(nei) ,以長頸鹿為(wei) 代表的眾(zhong) 多野生動物經由蒙內(nei) 鐵路遷徙,在廣袤的東(dong) 非大草原上呈現生命奇觀。
從(cong) 藏羚羊到長頸鹿,從(cong) 青藏鐵路到蒙內(nei) 鐵路,野生動物與(yu) 中國建設項目共生共存、美美與(yu) 共。
藏羚羊穿橋過 長頸鹿不低頭
每年5月至7月,是“高原精靈”藏羚羊為(wei) 產(chan) 羔而遷徙的季節。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喚”,來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爾金山、西藏羌塘的雌性藏羚羊,成群結隊,浩浩蕩蕩地前往可可西裏卓乃湖,奔赴一場“生命之約”。
2006年,青藏鐵路正式通車。這條直穿可可西裏的“巨龍”並沒有造成自然保護區的地理分隔,藏羚羊年複一年的遷徙路線也依然照舊,這背後得益於(yu) 野生動物遷徙通道的建設。
高架橋梁,以橋代路。青藏鐵路工程師考慮到修建鐵路可能阻擋藏羚羊等野生動物遷徙的問題,因而從(cong) 位置、寬度和高度等多方麵匹配當地野生動物的實際情況,修建了33處野生動物通道。
八年後,連接肯尼亞(ya) 蒙巴薩港和首都內(nei) 羅畢的交通要道——中非共建的蒙內(nei) 鐵路遭遇了同樣的問題。由於(yu) 蒙內(nei) 鐵路穿越內(nei) 羅畢國家公園和察沃國家公園,且後者為(wei) 肯尼亞(ya) 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蒙內(nei) 鐵路建設對野生動物和環境的影響一度引發當地環保人士的廣泛關(guan) 注。
“蒙內(nei) 鐵路建設的設計過程中,我們(men) 針對環境影響采取一係列措施,借鑒荷蘭(lan) A50公路、德國B38公路,以及中國青藏鐵路的設計經驗。”時任中交鐵道總院蒙內(nei) 鐵路設計總工程師張景橋說。
在調研野生動物生活習(xi) 性和遷移路徑的基礎上,蒙內(nei) 鐵路全線共設置大型野生動物通道14個(ge) 、橋梁79座。所有橋梁式動物通道淨高均在6.5米以上,長頸鹿不用低頭即可通過。此外,還在大河處適當延長跨河橋梁引橋,加高橋梁高度,方便動物通行。
可以說,蒙內(nei) 鐵路保障了所有類型野生動物都能自由通行。肯尼亞(ya) 野生動物保護局局長基蒂利·姆巴西說,他曾沿著蒙內(nei) 鐵路調研,沒有看到任何鐵路對野生動物造成不利影響的跡象。
綠色鐵路 保駕護航
在保障野生動物遷徙之路的同時,為(wei) 野生動物打造一條綠色之路也同樣必不可少。
這條綠色之路,在於(yu) 動植物並重。野生動物的生存發展與(yu) 其所處環境中的植物唇齒相依,鐵路建設無法回避如何保護植被覆蓋這一問題。
青藏鐵路采取“宜喬(qiao) 則喬(qiao) 、宜灌則灌、宜草則草”的方法,在鐵路沿線構建了一道長達700餘(yu) 公裏的“綠色長廊”。蒙內(nei) 鐵路則注重保護蒙巴薩紅樹林濕地公園的紅樹林,盡可能減少砍伐,預埋多處過水管涵,保證紅樹林正常生長。
這條綠色之路,在於(yu) 保護環境。鐵路建設和運營難免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減少汙染是關(guan) 鍵。
青藏高原的原始生態環境在全球占有特殊的地位。為(wei) 此,青藏鐵路采用了全封閉的25T新型客車車體(ti) ,車體(ti) 設有先進的汙水和汙物收集係統。“列車上的廁所、洗麵間的汙水都是集便式裝置,不會(hui) 直接排到線路上……”中國鐵路青藏集團公司西寧客運段列車長貢九曲珍說。
作為(wei) 途經肯尼亞(ya) 兩(liang) 大國家公園的基礎設施,蒙內(nei) 鐵路側(ce) 重保護已有自然環境。中國路橋肯尼亞(ya) 辦事處總經理李長貴表示,蒙內(nei) 鐵路合理利用既有交通走廊,減少對自然保護區整體(ti) 生態係統的二次分割,減少土地浪費;內(nei) 羅畢國家公園內(nei) 安裝聲屏障,降低列車通過時的噪音。
基建環保 攜手同行
對於(yu) 借鑒青藏鐵路經驗的蒙內(nei) 鐵路,世界自然基金會(hui) 全球總幹事馬可·蘭(lan) 博蒂尼曾稱讚說:中國企業(ye) 已證明,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做到環保。
野生動物與(yu) 中國基建工程“交朋友”,正是中國工程建設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動體(ti) 現。從(cong) 青藏鐵路到蒙內(nei) 鐵路,中國工程建設的生態保護意識不斷提高,環境保護經驗不斷豐(feng) 富。
藏羚羊保護專(zhuan) 家、陝西省動物研究所(西北瀕危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吳曉民表示,在多方保護下,近年來藏羚羊遷徙產(chan) 仔的路徑、區域逐年擴大,藏羚羊的產(chan) 仔地、棲息地以及遷徙通道的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鐵路或許對野生動物的活動產(chan) 生影響,但動物通道對動物恢複正常活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肯尼亞(ya) 保護野生動物公益組織“拯救大象”研究部負責人本森·奧基塔博士如此評價(jia) 蒙內(nei) 鐵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旅遊頻道更是將“乘坐蒙內(nei) 鐵路列車”列為(wei) 到肯尼亞(ya) 最值得做的20件事之一。
可愛的生靈被中國建設者溫柔對待,這份善意終將轉化為(wei) 人與(yu) 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圖景。(參與(yu) 記者:孫瑞博、武笛、高熹、李茜、楊翼、趙玉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生物多樣性保護 來看看“西藏力量”
生物多樣性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其關乎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西藏由於其所在的特殊地理位置,分布了許多獨特的野生動植物,成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詳細] -
守護好雪域高原的生靈草木——西藏保護生物多樣性工作成績斐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對曆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的態度,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詳細] -
拿什麽拯救你!瀕危動物丨“高原精靈”藏羚羊
在可可西裏這片廣袤而神奇的土地上,活躍著許多國家級珍稀動物。被譽為“高原精靈”的藏羚羊,就是可可西裏地區的“旗艦物種”。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