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生物多樣性貢獻“西藏力量”
10月1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以視頻方式出席在昆明舉(ju) 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hui) 領導人峰會(hui) 並發表主旨講話,深刻闡述保護生物多樣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ti) 的重大意義(yi) ,明確提出開啟人類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的4點主張,充分彰顯了中國同國際社會(hui) 一道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信心和決(jue) 心,同時為(wei) 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注入新動力。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為(wei) 生態文明建設傾(qing) 注了大量心血,反複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guan) 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同時把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wei) 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進行係統部署。特別是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西藏視察期間的重要講話,高瞻遠矚,立意深遠,為(wei) 西藏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指明了方向,也讓西藏更加堅定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決(jue) 心。
西藏是重要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是地球第三極、亞(ya) 洲水塔、物種基因庫,是全球氣候調節器,保護好西藏的生態環境,對於(yu) 推動青藏高原可持續發展、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全球生態環境保護都有著重要意義(yi) 。近年來,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西藏不斷加大生態文明體(ti) 係建設,不斷加強野生動植物及棲息地保護和修複,西藏生態正展現出自然之美、生態之美。
生態文明製度逐步健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指出:“隻有實行最嚴(yan) 格的製度、最嚴(yan) 密的法治,才能為(wei) 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近年來,西藏相繼頒布實施《西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西藏自治區野生植物保護辦法》等一係列法律法規,同時將全區45%的國土麵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先後開展“綠盾”“候鳥二號”“天保二號”“春雷”“綠衛”等一係列專(zhuan) 項執法檢查行動。如今,藏羚羊種群數量由原來的7萬(wan) 隻增加到了30萬(wan) 隻以上;野犛牛種群數量由上世紀的幾千頭,至今已達到2萬(wan) 餘(yu) 頭;黑頸鶴數量從(cong) 上世紀不足2000隻,至今已有萬(wan) 餘(yu) 隻;曾被國際社會(hui) 認為(wei) 已經滅絕的西藏馬鹿,由發現時的200餘(yu) 頭,至今已超過800頭……西藏野生動植物保護成果逐漸顯現,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
生態文明意識不斷提升。西藏保護生物多樣性工作成績斐然,這累累碩果的背後不隻是有各級政府和相關(guan) 部門的作為(wei) 和堅持,更是凝聚著全區各族群眾(zhong) 的共同努力。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默默奉獻、埋頭苦幹的生態守護人。有用行動堅守國家綠色屏障的“護林員”;為(wei) 了高原生態再苦再難也要堅持的“守漁人”;在生命禁區裏默默堅守的藏羚羊守護者……他們(men) 凝聚磅礴的“綠色合力”,為(wei) 中國乃至世界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西藏力量”。
綠色生態產(chan) 業(ye) 不斷激活。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既是自然財富,也是經濟財富,關(guan) 係經濟社會(hui) 發展潛力和後勁。我們(men) 要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構建經濟與(yu) 環境協同共進的地球家園。如今,西藏自治區依托生態優(you) 勢打造“地球第三極”品牌戰略,探索“農(nong) 業(ye) +旅遊+休閑”融合發展模式,開辦家庭旅館、農(nong) 家樂(le) 等方式,努力提升生態附加值,打響西藏生態特色品牌。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西藏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顯著的成果離不開全體(ti) 西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世界生物多樣性發展也需要我們(men) 的共同參與(yu) ,就讓我們(men) 站在對子孫後代負責的高度,攜起手來,勠力同心,為(wei) 中國和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作出西藏貢獻。(新利平台 文/次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網評:中國始終是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一階段會議10月15日在中國昆明落幕,世界聚焦春城昆明。 [詳細] -
【共赴春城之約】西藏拉魯濕地:動物的天堂 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現
在青藏高原的拉薩市,就在城市邊上,主城區的西北方向,有一片高原生態濕地——拉魯濕地,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中國麵積最大的城市內陸天然濕地。 [詳細] -
生物多樣性大會通過“昆明宣言”
13日下午,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第一階段)高級別會議在雲南昆明閉幕,會議正式通過“昆明宣言”,呼籲各方采取行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