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用心嗬護綠色“山水畫”

發布時間:2021-10-28 09:16:00來源: 西藏日報

  沿著318國道進入林芝就會(hui) 發現,林芝是西藏青山最多的市,綠水跟著青山轉,構成了一幅迷人的“山水畫”。多年來,林芝市以實現綠色發展為(wei) 導向,多舉(ju) 措推進水環境保護,層層壓實責任,切實加強水土保持工作,讓綠水青山更加美麗(li) 。

  “十三五”期間,林芝市把保護高原水生態擺在突出位置,強化保護和治理,維護好高原水生態安全,有效治理區域內(nei) 水土流失、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條件以及群眾(zhong) 生活條件不斷改善,有力地促進了林芝市經濟社會(hui) 持續穩定發展。

  有效維護脆弱生態

  從(cong) 魯朗向南,翻越德木拉山口,不到30公裏便是巴宜區米瑞鄉(xiang) 的色果拉村,又被稱為(wei) “欽蒼慶布”,藏語意為(wei) “大家庭”,是一個(ge) 位於(yu) 雅魯藏布江畔的美麗(li) 村落。

  多年前,受自然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雅魯藏布江一帶的沙化問題很嚴(yan) 重,植被變少,到了河水泛濫期,洶湧的江水更是肆意破壞良田土地。那時候,沙塵天氣頻發,一到下午,風沙吹得人眼睛都睜不開,村民們(men) 常年都是灰頭土臉的。風沙不僅(jin) 對村裏的房屋造成破壞,也給村民的健康帶來危害。

  這樣的情況必須作出改變。2008年,喬(qiao) 次仁被選舉(ju) 為(wei)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第二年他就開始帶領村民實施防沙造林工程,製定了每年種樹2000到5000畝(mu) 的任務。10年間,色果拉村已經種了幾十萬(wan) 棵樹,種植麵積接近7萬(wan) 畝(mu) 。

  現在的色果拉村,綠樹掩映、景色迷人。寬敞筆直的水泥道路,幹淨整潔的村容村貌,一棟棟特色鮮明的工布新居錯落有致。庭院裏,鮮花怒放;居室內(nei) ,窗明幾淨。村民們(men) 熱情好客,臉上掛著笑容、寫(xie) 著幸福。

  “十三五”期間,林芝市加大水生態保護力度,著力維護好高原水生態安全。加強水土流失防治,建設朗縣金東(dong) 鄉(xiang) 、墨脫縣背崩鄉(xiang) 等水土保持項目,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麵積346平方公裏。實施了八一鎮河湖水係連通工程,推進河流生態修複與(yu) 綜合整治。累計落實水生態保護和村級水管員崗位3197個(ge) 。2020年,主要江河國控斷麵水質達到或優(you) 於(yu) Ⅲ類水域標準的比例達到100%。通過水土流失防治和河湖生態保護修複,脆弱敏感的高原水生態環境狀況得到有效維護。

  人人參與(yu) 環境保護

  在波密縣多吉鄉(xiang) 西巴村附近矗立著一座高聳入雲(yun) 的山峰——卓瑪山。這裏水草豐(feng) 茂、風景優(you) 美、景色宜人,讓人流連忘返。

  幾年前,由於(yu) 亂(luan) 砍濫伐等原因,西巴村附近山上的樹木大麵積減少,一到刮風下雨天,整個(ge) 村子裏到處都是泥土。為(wei) 了改變現狀,鄉(xiang) 政府和西巴村“兩(liang) 委”班子召開集體(ti) 會(hui) 議,討論並製訂解決(jue) 方案。“首先是禁止村民亂(luan) 砍濫伐,由護林員每天不定時巡查,其次是規劃垃圾倒放點,每天安排村民輪流打掃村內(nei) 衛生,鼓勵村民養(yang) 成愛護環境的良好習(xi) 慣。”該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說。

  慢慢地,村民們(men) 從(cong) 旁觀者變為(wei) 參與(yu) 者,不亂(luan) 扔垃圾,不隨便砍伐山上樹木,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曾經的貧困村,如今已成為(wei) 多吉鄉(xiang) 農(nong) 村環境治理的標杆。64歲的村民次仁說:“黨(dang) 的政策這麽(me) 好,我們(men) 要靠自己的雙手讓家庭富起來,讓村裏的環境美起來。”

  加強水土保持監管

  近年來,林芝市圍繞鄉(xiang) 村宜居宜業(ye) ,立足鄉(xiang) 村河流特點和保護治理需要,以縣域為(wei) 單元,河流為(wei) 脈絡,村莊為(wei) 節點,集中連片統籌規劃,水域岸線並治,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縣域農(nong) 村水係綜合整治示範樣板,建設“水美鄉(xiang) 村”。重點開展米林縣等農(nong) 村水係綜合整治,通過水係連通、岸坡整治、清淤疏浚、水源涵養(yang) 與(yu) 水土保持等措施,保護修複河道空間形態及其水域岸線,提高農(nong) 村水係的優(you) 質水生態產(chan) 品供給、人居環境改善、防洪排澇、灌溉供水等功能,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在加強水土保持監管方麵,林芝市建立水土流失常態化監管機製,逐步實現水土流失信息化監管全覆蓋,及時精準發現並嚴(yan) 格查處生產(chan) 建設水土保持違法違規行為(wei) 。依法加強交通、電力、礦業(ye) 、城建、水利等生產(chan) 建設項目和活動的水土保持監管,建立監管與(yu) 執法聯動機製。加強對生產(chan) 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水土保持補償(chang) 費征收、水土保持監測及驗收核查等方麵的監管,實現在建大中型生產(chan) 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管全覆蓋。梳理水土流失問題清單,對水土保持違法失信行為(wei) 實行聯合懲戒和社會(hui) 監督。

  如今,站在雅魯藏布江和尼洋河交匯處的尼洋河大橋上,放眼望去,水環境經過修複後,清澈的河水縈繞著青山流淌,陽光下漾起水花叮咚響,河邊格桑花綻放,遊人拍照留念,一幅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麵,令人流連忘返。

  如今的林芝,生態良好,景色獨特,天藍水清,如詩如畫。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