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生態屏障 推動綠色發展
雨季,站在昌都市昂曲河邊向對麵山上眺望,一排排梯田映入眼簾,一格一格的梯田裏長滿綠茵,排隊似的層層疊疊向山腳延伸,昔日光禿禿的山坡搖身一變,用嫩綠的小草、五彩的花朵點綴其中,市民不禁感歎改變之快,紛紛駐足眺望、點頭稱讚。
還是那座小山,還是那塊土地,不過短短幾年間,山坡被綠色點綴,河水越來越清澈,一幅生態宜居的畫卷在昌都徐徐展開。水土保持工作的持續開展,讓昌都百姓真切感受到家鄉(xiang) 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黃色”變成“綠色”是水土保持工作的真實映射,也是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顯著成效。
有序強化責任擔當
水土保持是一個(ge) 長期性、延續性的工作,需要水土保持工作人員認真負責,充分認識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認真落實、抓好抓細。
長期以來,昌都市水土保持工作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昌都市水利工作會(hui) 議精神,緊緊圍繞“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ye) 強監管”的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狠抓責任落實,全麵履行水土保持職責,較好地完成了水土保持監督管理目標。
為(wei) 持續推動水土保持工作,壓實各級人民政府水土保持責任,落實好水土保持各項工作,減緩人為(wei) 造成的水土流失,按照自治區相關(guan) 文件及昌都市相關(guan) 批示,昌都市水利局起草完成了《西藏昌都市水土保持目標責任考核辦法(試行)》,於(yu) 今年6月8日由昌都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印發,為(wei) 今後水土保持目標責任考核提供了堅實基礎。
水土保持工作涉及麵廣,需要多部門協同合作,形成合力。“十三五”以來,昌都市水利局積極聯係宣傳(chuan) 、發改、財政、林業(ye) 、環保、國土等單位,在水土流失預防、治理和水土保持宣傳(chuan) 教育等方麵做了大量工作,水土保持工作得以紮實推進。
因地製宜突出實效
下雨時泥沙肆虐,刮風時塵土漫天。這曾是昌都城鄉(xiang) 麵貌的真實寫(xie) 照。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昌都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作采取因地製宜的措施,結合本地水土保持實際,著力提升管理能力與(yu) 水平,做到了基礎紮實、監管有力、治理有效,取得了顯著成效。
科學治理,規劃先行。“十三五”期間,昌都市實施了察雅縣煙多鎮曲鬆溝水土流失工程、芒康縣嘎托鎮加它頂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等8個(ge) 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麵積176.82平方公裏,有效提升了水土保持工作成效。
流域綜合治理工作的全麵推進,使昌都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改變。昌都市依托流域綜合治理工作,積極建設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十三五”以來,昌都市水利局認真梳理,著力抓好生產(chan) 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查審批,及時下放水土保持報告表審批權限至縣區級,市本級水土保持方案質量得到全麵提升。
“十三五”以來,全市共完成生產(chan) 建設項目審批762項,其中,市本級完成審查批複601項,縣級完成審查批複161項。農(nong) 村水土流失狀況得到有效遏製,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條件得到有效改善,綠草青山、碧水藍天的絕美景色映射出百姓幸福祥和的新生活。
多措並舉(ju) 盡出實招
紮實推動水土保持工作,加強水土保持治理法律法規和規章製度宣傳(chuan) ,一直是昌都市水利局工作的重點之一,也為(wei) 持續推進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堅強保障。
在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宣傳(chuan) 時間節點,昌都市水利局都會(hui) 在茶馬廣場與(yu) 解放廣場組織開展相關(guan) 宣傳(chuan) 活動,向往來市民發放宣傳(chuan) 冊(ce) 、宣傳(chuan) 小物品等,並組織各縣區一同開展宣傳(chuan) 活動,宣傳(chuan) 範圍廣、宣傳(chuan) 方式新穎,吸引著市民關(guan) 注水土保持工作,引導市民從(cong) 身邊小事做起,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同時,昌都市水利局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規及《西藏自治區水土保持補償(chang) 費征收標準和使用管理辦法》,針對已下達行政許可的生產(chan) 建設項目,及時開展水土保持補償(chang) 費征收。“十三五”以來,共計征收水土保持補償(chang) 費941.31萬(wan) 餘(yu) 元。
每一項水土保持治理的成果,都離不開各級黨(dang) 委、政府對水土保持工作的關(guan) 心與(yu) 重視,同時,凝聚著水土保持工作者的辛勤和汗水。“十三五”以來,昌都市水利局積極開展生產(chan) 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檢查,督促各項目建設單位認真落實各項水土保持措施,主動防治水土流失,完成了對江達縣玉龍銅礦擴建工程、昌都芒康紮倉(cang) 嘎水庫工程、蘇窪龍電站等145項大中型生產(chan) 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監督檢查執法,下發檢查意見64份。
小溪匯成大海,滴水可以穿石。一個(ge) 個(ge) 水土保持項目建成落地,昌都的山青了、水綠了,昔日的荒山變成了樹海,土坡變成了梯田,為(wei)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保障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國家公園展現生態之美(新知·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②)
前不久,我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第一批國家公園,涉及青海、四川、海南等10個省份。第一批國家公園保護麵積達23萬平方公裏。[詳細] -
西藏瓊穆崗嘎雪山風光壯美
瓊穆崗嘎雪山位於西藏拉薩市尼木縣麻江鄉境內,主峰海拔7048米,是念青唐古拉山脈南端最後一座高峰,山體雄偉,氣勢恢宏。距拉薩市區公路裏程約160公裏、羊八井地熱溫泉70公裏。[詳細] -
拉魯濕地開放步道於11月至明年4月關閉
為切實做好冬季濕地防火工作,杜絕發生火災事故,同時,為保證越冬候鳥創造安全的棲息環境,減少人為幹擾,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放步道將於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關閉。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