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藍天白雲永駐 讓綠水青山長留
圖為(wei) 工作人員在協榮村營造林“先造後補”作業(ye) 點上查看苗禾生長情況。 拉薩融媒記者 餘(yu) 洋洋攝
近年來,拉薩市曲水縣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開展國土綠化工作,不斷增加縣域林草種植麵積,增強生態防護能力,提升森林質量效益,實現了生態、社會(hui) 、經濟效益三贏目標。
進入秋冬季,天氣轉涼,高原逐漸褪去綠色,而在曲水縣才納鄉(xiang) 協榮村的一處山坡上,一棵棵樹木卻還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據工作人員介紹,這裏曾經是一片荒蕪之地,每到秋冬時節便風沙肆虐。今年,得益於(yu) 曲水縣營造林“先造後補”項目,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在這裏種植了光核桃、河北楊等植被,逐步改善了原本沙石裸露的情況。
營造林“先造後補”是指區內(nei) 外各類建設主體(ti) 依照招投標等程序取得營造林資格,並按照批複的作業(ye) 設計先行籌資造林,按合同約定的期限、數量、質量等完成營造林任務,對其承包工程的安全、費用和進度負責,通過各階段驗收後獲得財政補助資金的營造林建設模式。
據了解,今年以來,曲水縣在才納鄉(xiang) 、聶當鄉(xiang) 、南木鄉(xiang) 、茶巴拉鄉(xiang) 、達嘎鎮5個(ge) 鄉(xiang) (鎮)的9個(ge) 作業(ye) 點實施了營造林“先造後補”項目,計劃人工造林近17萬(wan) 株,目前已完成白榆、河北楊、新疆柳等苗禾10萬(wan) 株。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同時也帶動了村民增收。西藏溫暖園林綠化有限公司負責人巴桑說:“我們(men) 所處的地方就是曲水縣才納鄉(xiang) 協榮村‘先造後補’作業(ye) 點,這些樹木是今年4月份開始栽種的,大概栽種了4種不同的類型,現在長勢很好。在‘先造後補’項目中,我們(men) 帶動村民參與(yu) 其中,為(wei) 村民提供了閑時增收途徑。植樹造林能改善環境、美化家園,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記者了解到,根據區市黨(dang) 委關(guan) 於(yu) 大力推進植樹造林的文件精神,近年來,曲水縣實施了“兩(liang) 江四河”造林綠化、重點區域生態公益林建設、營造林“先造後補”以及“四旁”植樹造林等37個(ge) 國土綠化項目。
曲水縣林業(ye) 和草原局工作人員米瑪次仁介紹道:“近年來,我們(men) 曲水縣總共實施人工造林2100公頃,防沙治3600公頃,‘四旁’植樹1500公頃,全民義(yi) 務植樹350公頃,主要栽種的是我們(men) 當地的細葉紅柳、江孜沙棘、光核桃等,這些項目的實施,不僅(jin) 為(wei) 我們(men) 曲水縣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li) 家園起到一個(ge) 生態效益作用,同時為(wei) 我們(men) 鞏固脫貧攻堅,為(wei) 當地農(nong) 民群眾(zhong) 增收起到很好的社會(hui) 效應。”
水清岸綠,宜居宜業(ye) ,春夏秋冬,各有其美。如今的曲水,入目皆風景,一幅山綠、水清、天藍的美麗(li) 畫卷正在徐徐展開,生態曲水的建設步伐也在不斷加快。
“下一步,我們(men) 乘著全麵推進國土綠化的東(dong) 風,計劃按照上麵的指示要求,進一步推進全縣國土綠化,包括道路兩(liang) 彎,‘四旁’植樹,還有南北山的國土綠化,我們(men) 也有信心紮實做好下一步國土綠化的整個(ge) 推進工作。” 曲水縣自然資源局主任科羅布群陪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市水利局水土保持監測站副站長小白央:堅守水利初心 踐行為民使命
“我身為一名黨員,一名水利工作者,有義務也有信心讓家鄉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好。”拉薩市水利局水土保持監測站副站長小白央說。 [詳細] -
拉薩市深入實施“環境立市”戰略 著力提升城市環境管理上水平
拉薩市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新目標,全麵加強黨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指導,持續完善生態文明建設體製機製,大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立法工作,規範環境行政處罰、提高執法透明度。[詳細] -
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堆龍德慶區成立生態文明工作專班,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建立生態文明建設規劃體係,製定印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堆龍德慶區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建規劃(2017—2020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