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西藏姑娘白瑪曲珍:回到家鄉修補“綠地毯”

發布時間:2021-11-17 10:1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24歲的西藏姑娘白瑪曲珍從(cong) 未像今年這樣急切地盼望下雨。

  “草種播下去後,有半個(ge) 月都沒下雨。當時焦慮地睡不好覺。”今年6月初,在西藏山南市曲鬆縣加娃村海拔約4400米的措姆草場,白瑪曲珍和村民們(men) 一道播下披堿草、苜蓿草種。由於(yu) 附近缺少水源,種子發芽需雨水澆灌,可今年偏偏雨季姍姍來遲,直到8月降水才趨穩定。看到草一天天長高,白瑪曲珍的心這才踏實下來。


資料圖為(wei) 11月10日,白瑪曲珍在措姆草場進行測量工作。 中新社發 赤列旦達 攝

  這片近300畝(mu) 的退化草場,入選了九三學社中央“草原生態修複與(yu) 生產(chan) 力恢複”基地。這裏也是中國首個(ge) 4000至4500米高海拔地區草原生態修複試點。白瑪曲珍2020年從(cong) 天津農(nong) 學院畢業(ye) ,目前負責該草場的各項監測工作,獲取相關(guan) 科研數據。

  從(cong) 小在山南貢嘎縣長大,牛羊成群、綠草如茵的景象不曾缺席白瑪曲珍的生活。然而,由於(yu) 各種原因部分草場生態退化,這讓她感到心痛。“冬天的時候,一些牛羊缺乏草料,餓得啃紙箱子。”

  白瑪曲珍如今工作的措姆草場,由於(yu) 荒漠化和鼠患嚴(yan) 重,每平方米僅(jin) 能長出2株草,草場生態效應和經濟效應直線下滑,生態修複迫在眉睫。這也讓白瑪曲珍感受到了工作的責任和意義(yi) 。

  按照實驗方案,白瑪曲珍需要每半個(ge) 月左右去草場監測各項數據,包括植被的高度、蓋度、密度,土壤pH值等等。盡管是剛畢業(ye) 一年的新手,白瑪曲珍工作起來信心越來越足,因為(wei) 她背後有個(ge) 強大的“後援團”。

  白瑪曲珍所在的實驗室,有10位來自中國不同高校和研究機構的教授、工程師等。每逢工作上遇到難題,她總能找到專(zhuan) 家求助。“我可以隨時線上向老師們(men) 請教,他們(men) 也給我推薦了很多書(shu) 籍,我邊幹邊學。”

  在白瑪曲珍的辦公桌上,一本《草原學與(yu) 牧草學實習(xi) 實驗指導》已被翻舊,業(ye) 餘(yu) 時間她也盡量多看專(zhuan) 業(ye) 書(shu) 籍,並計劃著將來學習(xi) 深造。“以前在學校學習(xi) 很多是應付考試,現在能夠把知識靈活運用到工作中,覺得很有成就感。”


資料圖為(wei) 8月25日,措姆草場綠草如茵。 中新社發 白瑪曲珍 攝

  從(cong) 披堿草剛剛破土到長高至60厘米,白瑪曲珍帶著尺子、繩子、樣品框等工具一次次往返草場,詳細記錄下各項數據。草場寂靜無人,白瑪曲珍也能自得其樂(le) 。夏天時,青青牧草綴滿白色的小野花,遠處是皚皚雪山,“自己帶點幹糧就地吃午飯,吃完在草地上一躺,愜意得像個(ge) 牧民”。有時雨水驟降,便把施肥的袋子套在頭上避雨,偶有狼狽卻也不失野趣。

  初夏到初冬,草場中被精心照料的草經曆著“一歲一枯榮”,白瑪曲珍也在四季更替中品嚐到了收獲的甜。

  由於(yu) 該草場補播草種長勢良好,生態修複成效初顯,相關(guan) 部門決(jue) 定將草原修複麵積擴大到2萬(wan) 畝(mu) 。白瑪曲珍接下來的工作將更忙碌更充實。

  “西藏地大物博,首先要把土地養(yang) 好。我很開心能學以致用,為(wei) 家鄉(xiang) 的生態修複工作出一份力。”白瑪曲珍希望,自己所從(cong) 事的項目能夠進一步擴大範圍和規模,家鄉(xiang) 越來越美,處處都是水草豐(feng) 茂之地。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