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出台政策化解不動產登記曆史遺留問題 涉及超16萬戶(套)
青海省自然資源廳18日發布消息,針對曆史遺留的超16萬(wan) 戶(套)因各種原因無法辦理不動產(chan) 權證的“問題小區”,青海省七部門出台十條指導意見,要求“一區一策、一案一議”,按職責分工分門別類地製定相應的解決(jue) 問題的措施和辦法,解決(jue) 民眾(zhong) 辦證堵點和難點。
經統計,截至2021年10月,青海省共有351個(ge) 小區162503戶(套)住房因各種原因無法辦理不動產(chan) 權證。全省已解決(jue) 並開始辦理不動產(chan) 登記小區數152個(ge) 64391戶(套)。
對此, 青海省自然資源廳將化解不動產(chan) 曆史遺留問題作為(wei) 重點工作來抓,結合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廳黨(dang) 組多次專(zhuan) 題研究,製定年度工作目標,要求在深入調研摸排的基礎上,針對全省購房民眾(zhong) 無法辦理不動產(chan) 權證問題盡快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辦法。
2021年6月,青海省自然資源廳以《自然資源部關(guan) 於(yu) 加快解決(jue) 不動產(chan) 登記若幹曆史遺留問題的通知》要求為(wei) 基礎,在調研學習(xi) 借鑒其他省已出台的有關(guan) 化解政策的基礎上,先後征求了各市州政府、省級各相關(guan) 部門意見後,研究起草了《關(guan) 於(yu) 化解不動產(chan) 曆史遺留問題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
據悉,經多部門多次討論並修改完善,報請省政府同意後,近日,青海省自然資源廳會(hui) 同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省司法廳、省財政廳、省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稅務局聯合印發了《關(guan) 於(yu) 化解不動產(chan) 曆史遺留問題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針對青海省當前因不動產(chan) 登記前置手續不完善,達不到辦證條件的9類問題一一製定相應的化解政策。
據中新網記者了解,化解措施主要以開發商主體(ti) 滅失、補辦用地手續、補辦規劃手續、欠繳稅費、無法竣工驗收、分散登記信息不一致、違法抵押、政策性住房未批先建等問題作為(wei) 著力點和出發點,製定了具體(ti) 化解措施。
《指導意見》提出,開發商滅失的由市縣政府指定代辦主體(ti) ,補辦用地手續按照建設時有關(guan) 政策規定補辦;欠繳土地出讓價(jia) 款和稅費導致無法辦理不動產(chan) 權證的,按照自然資源部政策文件精神,采取“證繳分離”的原則,在追繳稅費的同時辦理不動產(chan) 登記手續;涉及房屋建築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備案、消防驗收等曆史遺留問題處置意見,按省住房建設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妥善解決(jue) 全省房屋建築竣工驗收備案曆史遺留問題的通知》執行等具體(ti) 化解意見。
《指導意見》要求,各地方政府作為(wei) 化解工作的責任主體(ti) ,要全麵梳理摸清購房民眾(zhong) 辦證存在的“堵點和難點”,組建以政府牽頭部門協同的工作機製和工作專(zhuan) 班,按照“一區一策、一案一議”的原則製定切合本地實際的化解措施和辦法,切實將問題化解到位。《指導意見》的出台,充分體(ti) 現了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也為(wei) 全省做好不動產(chan) 曆史遺留問題化解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數十隻黑頸鶴“如約而至”柴達木盆地都蘭湖濕地
記者18日從青海省海西州烏蘭縣委宣傳部獲悉,隨著烏蘭縣生態環境的日益改善,越來越多的野生禽類選擇在這裏繁衍、過冬。在烏蘭縣都蘭湖濕地,50餘隻黑頸鶴“如約而至”。[詳細] -
祁連山南麓青海片區798個生態“圖斑”基本完成整治
記者18日從青海省自然資源廳獲悉,該省在麵積達6.31萬平方公裏的祁連山南麓青海片區,係統排查的798個生態問題“圖斑”已完成整治796個,已實現2021年基本完成、大頭落地的目標。 [詳細] -
三江源腹地黃河出境水質始終保持在Ⅰ類
記者17日從青海省果洛州生態環境局獲悉,統計監測顯示,截至“十三五”末,地處三江源腹地的果洛黃河出境水質始終保持在Ⅰ類。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