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黃河源頭牧民首次近距離拍到大規模藏野驢種群

發布時間:2021-11-22 10:5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前兩(liang) 天,我在下鄉(xiang) 的途中,第一次遇見這麽(me) 大規模的藏野驢群,真是幸運啊,所以當時趕緊用相機記錄下來,太不容易了。”青海省瑪多縣黃河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多太20日向記者回憶說,平時最多能遇見幾十頭,這次估計有五百頭藏野驢。

  瑪多,藏語意為(wei) “黃河源頭”,地處青海省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位於(yu) 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腹地,素有“黃河之源、千湖之縣”的美稱。

  藏野驢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藏高原特有有蹄類物種,體(ti) 形酷似驢、馬雜交而產(chan) 的騾子,因尾稍似馬尾,所以有人又稱其為(wei) “野馬”,生活在4000米至5500米的高寒荒漠環境中,是高原上惟一的野生奇蹄動物。

  “牧民能近距拍攝到如此大種群的藏野驢,說明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得到完整、係統保護,野生動物擁有足夠生存的空間,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野生動物的天堂。此前都是用紅外相機拍攝的,這次牧民首次近距離拍攝,實屬不易。”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管委會(hui) 紀委專(zhuan) 職副書(shu) 記、瑪多縣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副局長馬貴20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這從(cong) 側(ce) 麵也反映出,當地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共享高原淨土,這種生存、生活的狀態更接近大自然的“本色”。

  馬貴表示,近年來,瑪多縣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以國家公園建設為(wei) 抓手,積極為(wei) 藏野驢、黑頸鶴、白唇鹿等各類野生動物種群棲息繁衍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全縣境內(nei) 各類野生動物種群數量不斷增加。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