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中華水塔”青海:2035年基本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發布時間:2021-12-01 15:1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記者29日從(cong)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獲悉,《青海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簡稱《規劃》)正式印發實施。

  青海省南部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北部橫亙(gen) 青、甘兩(liang) 省“生命之源”祁連山,東(dong) 北部是中國內(nei) 陸最大鹹水湖青海湖,西部是中國“聚寶盆”柴達木盆地。青海是中國“生態高地”,被譽為(wei) “中華水塔”。《規劃》從(cong) 生態保護、環境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環境風險防控4個(ge) 方麵設定了27項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19項、預期性指標8項。


圖為(wei) 黃河源頭星星海。 趙凜鬆 攝

  《規劃》聚焦堅決(jue) 守護好“中華水塔”、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示範引領應對氣候變化、聚力打造綠色江河源、鞏固提升“青海藍”、切實保護好高原淨土、持續建設“潔淨青海”、強化全過程環境風險防控、推進環境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全社會(hui) 行動體(ti) 係10大領域,謀劃提出“十四五”期間青海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任務、重大工程和重要舉(ju) 措。對標對表《關(guan) 於(yu) 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行動方案》,提出了“以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為(wei) 突破口,集中攻堅減汙降碳協同治理、農(nong) 村生態環境保護等突出短板,持續深化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改革創新”的“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重點,使重點突出、方向更明,對今後五年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yi) 。


圖為(wei) 三江源腹地青海甘德草原。 孫睿 攝

  通過《規劃》實施,到2025年,生態文明高地建設取得係統性突破性標誌性成果,“中華水塔”全麵有效保護,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達峰目標、路徑基本建立,主要汙染物排放持續減少,綠色低碳發展水平大幅提升,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全國一流水平,生態環境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走在全國前列,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到2035年,全麵建立青海特色生態文明體(ti) 係,基本建成生態文明高地,基本實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共抓大保護、協同大治理格局更為(wei) 完善,“中華水塔”堅實穩固,生態係統整體(ti) 步入良性循環,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內(nei) 領先水平。全國碳達峰碳中和先行區建設紮實推進,構建起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ti) 係,建成綠色低碳循環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綠色低碳發展水平走在全國前列。生態環境保護管理製度健全高效,生態環境監測監管體(ti) 係智能高效,生態環境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麵實現。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