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格爾木市多措提升黃河源生態移民生活品質
圖為(wei) 俯瞰黃河源昆侖(lun) 社區移民的高樓。格爾木市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記者15日從(cong) 青海省格爾木市官方獲悉,為(wei) 提高黃河源生態移民的生活品質,格爾木市官方幫助曲麻萊黃河源昆侖(lun) 社區勞動力轉移就業(ye) ,解決(jue) 群眾(zhong) 教育、醫療、住房等困難問題,有效提升移民群眾(zhong) 的“三保障”水平和生產(chan) 生活條件。
青海省曲麻萊縣地處青藏高原腹地,自古以來素有“黃河之源”、“江河源頭第一縣”的美稱,是珍稀野生動物的天然棲息地和高原物種基因庫。為(wei) 改善草原生態環境和牧民人居條件,青海省曲麻萊縣委縣政府通過與(yu) 海西州及格爾木市合作,以移民脫貧致富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易地搬遷至格爾木市郊的黃河源昆侖(lun) 社區。
格爾木官方介紹,按照“區域統籌、資源整合、優(you) 勢互補、共建共享”的原則,該市引導曲麻萊縣生態移民社區與(yu) 西藏路街道內(nei) 各領域黨(dang) 組織“共駐共建”,簽訂“共建協議”,同步開展以黨(dang) 員共管、活動共搞、發展共促等為(wei) 內(nei) 容的“六聯六共”活動,統籌推進麻萊縣生態移民社區發展,著力形成曲麻萊縣生態移民社區與(yu) 我市社區發展建設同向發力、同步推進的局麵,確保曲麻萊縣生態移民社區的發展建設與(yu) 格爾木市城市整體(ti) 發展融為(wei) 一體(ti) 。
圖為(wei) 黃河源昆侖(lun) 社區馬路的一角。格爾木市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同時,格爾木市把解決(jue) 黃河源昆侖(lun) 社區生態移民群眾(zhong) 的收入、教育、醫療、住房等問題作為(wei) “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的基礎要求,在曲麻萊黃河源昆侖(lun) 社區開展玉樹州曲麻萊縣生態移民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實現就業(ye) 增收。並努力解決(jue) 曲麻萊籍學生的教育問題,吸納726名適齡學生在長江源幼兒(er) 園、長江源民族學校及民族中學就學,讓移民學生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格爾木官方表示,為(wei) 解決(jue) 曲麻萊縣駐格爾木黃河源昆侖(lun) 社區汙水排放、道路硬化、路燈、綠化灌溉、天然氣接入等問題,該市自然資源、住建等部門聯合開展了項目地形圖測繪、可行性研究報告編製等前期工作,組織編製了《曲麻萊縣駐格爾木黃河源昆侖(lun) 社區綜合整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該項目的實施將極大改善昆侖(lun) 社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及舒適的居住環境。此外,編製完成曲麻萊縣駐格爾木市黃河源昆侖(lun) 社區美麗(li) 鄉(xiang) 村規劃(2020—2030年),也著重完善了村莊內(nei) 部各項設施,整治了村莊生活環境,完成生態移民區危舊房屋拆遷改造、自主移民區房屋修繕改造等工作,打造出生活便利、環境優(you) 美、文化底蘊深厚的特色民俗文化村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省紮實開展自然資源領域常態化掃黑除惡鬥爭
根據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的係列決策部署,2018年以來,青海省從土地、礦產、測繪等方麵滾動摸排各類項目,在自然資源領域紮實深入開展常態化掃黑除惡鬥爭工作。 [詳細] -
一隻黑鸛的遷徙故事
2021年9月30日,一隻具有“青海戶籍”的黑鸛幼鳥,帶著背負式衛星定位追蹤器從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南門峽國家濕地公園出發,途經甘肅省、四川省、雲南省。[詳細] -
中國首次對青藏高原繁殖黑鸛進行衛星追蹤
“這是中國首次對青藏高原繁殖黑鸛進行衛星追蹤,從此次追蹤數據中可以確定在中國山西、甘肅、青海繁殖的黑鸛,會南遷經四川至雲南越冬,或繼續往西南遷徙至緬甸和印度東部越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