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高原生態水鎮”
一段明長城遺址,一處彰顯民族團結的小遊園,一座曆史悠久的古刹,一段流傳(chuan) 至今的傳(chuan) 說,一個(ge) 受保護的傳(chuan) 統村落,走近昂思多鎮,會(hui) 被眼前煥然一新的麵貌所震撼。
近年來,海東(dong) 市化隆回族自治縣昂思多鎮黨(dang) 委政府在努力搞好生態文明建設中,深入挖掘水資源,做足水文章,立足生態,突出生態,提升生態,在著力打造生態文明環境各項工作中取得良好成效。
“從(cong) 家裏望著遠山退耕還林後的林木鬱鬱蔥蔥,空氣質量特別清新,心情也舒暢多了。”關(guan) 相口村的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馬羊沙感歎道。
陰坡村支部書(shu) 記白克建對這些年昂思多鎮的變化深有感觸:“小孫子每天都在新修建的小遊園玩耍,不知道有多開心,原來荒廢的土地,如今也變成了集鎮的小公園了!”
原來,昂思多鎮黨(dang) 委近年來狠抓生態建設,大力開展退耕還林和春秋季義(yi) 務植樹活動,近年來全鎮累計實施退耕還林的林地達到了1467公頃,種植樹木30餘(yu) 萬(wan) 棵。
為(wei) 了讓綠色覆蓋更多家園,村民們(men) 進行補植補栽,全鎮幹部群眾(zhong) 積極加入到綠化植樹的各種活動中,現如今,昂思多鎮的山山水水、溝溝坎坎、荒山沙地逐步披上了綠裝。
集鎮麵貌得到了改善,那麽(me) 昂思多鎮如何全麵改善人居環境,徹底來個(ge) 大變樣呢?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張文正說:“人居環境改善,重點在人,要充分發揮村民的積極性,改變村民的傳(chuan) 統觀念。”
在爾尕昂村,村監委會(hui) 主任尕藏本一早就在村口打掃衛生,今天剛好輪到他家清理垃圾,“自村裏開始實行輪流製以來,村裏的垃圾明顯少了,我們(men) 還實行紅黑榜製度,今天輪到我家,看到全村變得整潔、幹淨,我很榮幸。”尕藏本高興(xing) 地說。
在玉麥街村,村支部書(shu) 記安海青穿梭在各家門口,玉麥街村“兩(liang) 委”通過召開村民大會(hui) ,商定了收取垃圾清理費製度,每戶收取10元,對全村垃圾進行集中清運。
老黨(dang) 員陳四個(ge) 激動地說:“在黨(dang) 的好政策下,從(cong) 偏僻的山上搬遷到新村,感受到黨(dang) 的關(guan) 懷,10元錢還能換來整潔的村莊。”今年來,昂思多鎮黨(dang) 委堅持點線麵結合、硬軟件齊抓,注重村民自治,目前已打造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2個(ge) ,對村社開展集中整治,共清理生活垃圾650餘(yu) 噸、建築垃圾600餘(yu) 噸、河道垃圾30餘(yu) 噸。
記者來到昂思多鎮德加村的化昂酒業(ye) 責任有限公司,年輕的企業(ye) 負責人朱公保才旦詳細地查看著今年的收成,他們(men) 的公司以“綠色種植+深加工+銷售”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自2017年開始整治撂荒土地、流轉土地大規模種植青稞、菜籽等農(nong) 作物,並對農(nong) 作物進行深加工,生產(chan) 的青稞酒、石磨炒麵等生態有機產(chan) 品深受消費者青睞。
“以前種青稞隻是為(wei) 了養(yang) 家糊口,這些年連青稞都不種了,就種一些小麥和經濟作物,從(cong) 來沒想過依靠種青稞增收致富,撂荒的土地如今已成為(wei) 了增效地,我也有了固定的收入。”在加工車間,忙碌的工人廖全才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滿臉笑容地說。
這些年,通過造林綠化、人居環境整治、改變單一種植模式以及生態農(nong) 業(ye) 發展等舉(ju) 措,昂思多鎮描繪了生態立鎮的美麗(li) 畫卷。
展望未來——昂思多鎮以“水文化”為(wei) 核心,努力打造昂思多“高原生態水鎮”“湧泉聖水發源地”“古水磨故鄉(xiang) ”三張名片,以獨特的地理位置、山水自然稟賦、厚重的傳(chuan) 統文化資源為(wei) 依托,建設山清水秀、生態宜居、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的秀美家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戈壁瀚海裏的田園牧歌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是一個瀚海戈壁新城。[詳細] -
青海海東:推進湟水流域水質持續向好
海東市統籌湟水流域上下遊、幹支流、左右岸等生態要素,抓好大保護、推進大治理,累計投入資金11.84億元,係統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確保湟水流域水質量持續向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