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雪域高原的“詩和遠方”
如果要用“極致”形容一個(ge) 地方,相信很多人會(hui) 因為(wei) 壯麗(li) 神奇的自然景觀選擇西藏。雪山冰川連綿起伏,野生動物自由奔跑,高原湖泊湛藍動人……得益於(yu) 黨(dang) 和國家的關(guan) 心支持以及西藏幹部群眾(zhong) 的不懈努力,如今的“地球第三極”,人與(yu) 自然和諧共處,成為(wei) 許多人心中的“詩和遠方”。
冬季是藏羚羊交配的季節。位於(yu) 西藏北部的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地帶裏,野生動物保護員強巴每天一大早就頂著寒風,騎摩托車出門巡邏,察看有無藏羚羊因天氣寒冷需要救助。“藏羚羊交配期持續一個(ge) 月,降雪會(hui) 導致藏羚羊覓食困難,我們(men) 這陣子會(hui) 在藏羚羊聚集區人工投放飼草,幫助它們(men) 平安度過交配期。”強巴說。
37歲的強巴在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專(zhuan) 業(ye) 管理站工作已有5年。此前,他是日喀則市南木林縣的一位牧民,成為(wei) 野保員後,強巴主動加強普通話的學習(xi) ,還掌握了拍照技術和紅外線監測設備的使用。
“我喜歡和野生動物在一起,這裏是它們(men) 的家,也是我的家,我要保護好這裏的生態環境。”強巴告訴記者,這幾年保護區內(nei) 的生態環境好轉,藏羚羊、藏野驢等野生動物的數量逐漸增多。
正如當地野保員們(men) 創作的歌曲中所唱:“野生藏羚羊悠然遷徙,這裏是萬(wan) 物精靈的天堂”。從(cong) 20世紀80年代一度瀕危,到如今摘掉“受威脅物種”的帽子,數十年間,我國藏羚羊種群數量由5萬(wan) 隻左右增加至30萬(wan) 隻左右。
藏羚羊的新生,得益於(yu) 一係列有力的保護措施:劃建自然保護區、成立專(zhuan) 門保護管理機構和執法隊伍、廣泛開展科普教育、嚴(yan) 格遏製盜獵、實時監測種群活動等。
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審議通過的決(jue) 議提出,優(you) 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建立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加大生態係統保護和修複力度,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廳長羅傑說:“我們(men) 將實行最嚴(yan) 格的生態環境保護製度,不斷加大環境執法和監管力度,嚴(yan) 格落實青藏高原保護與(yu) 可持續發展方案,保護好西藏的生靈草木。”
生物多樣性關(guan) 係人類福祉,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不隻是藏羚羊數量迅速增長,西藏絕大多數物種種群數量恢複性增長明顯。
數據顯示,藏野驢數量由原來的5萬(wan) 頭左右上升到現在的約9萬(wan) 頭,黑頸鶴數量由原來的1000至3000隻恢複到8000隻以上,野犛牛數量增加至現在的1萬(wan) 頭左右……
羅傑介紹,西藏禁止和限製開發區域麵積占全區國土麵積約八成,已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47個(ge) ,保護區麵積超全區國土麵積的三成,拓展和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也使得人與(yu) 動物的關(guan) 係越來越和諧親(qin) 密。
作為(wei) 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feng) 富的地區之一,西藏自治區集中分布了大量珍稀野生動植物。目前,西藏已記錄野生植物9600多種、特有植物1075種,各類珍稀瀕危保護野生植物383種;野生脊椎動物1072種,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219種。
野生動物安然棲息繁衍,得益於(yu) 越來越係統且科學的保護措施。
幾十年來,西藏通過建立健全自然保護地體(ti) 係,持續強化生態保護監管;強化頂層設計,築牢保護動植物的“四梁八柱”,頒布實施了《西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西藏自治區野生植物保護辦法》等一係列法律法規。
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審議通過的決(jue) 議強調,必須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西藏堅持以生態理念謀發展,用生態發展推動高原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這讓人民群眾(zhong) 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發虎說。
數據顯示,僅(jin) “十三五”期間,西藏投入生態保護建設資金202.30億(yi) 元,重點開展了造林綠化、退化濕地保護修複、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天然林保護、草原生態修複綜合治理、防沙治沙、森林生態效益補償(chang) 、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工程項目,全力優(you) 化動植物和人類的共同家園。
高原之美,絢麗(li) 多彩。西藏生物物種數量不斷增加,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從(cong) 拉薩河畔樹木成林的南山公園,到拉薩城北百鳥飛舞的拉魯濕地,從(cong) 雅江兩(liang) 岸的“綠色長城”,到藏北羌塘回歸自然的“動物樂(le) 園”,現在的高原大地生機勃勃,一幅“最美第三極”的畫卷徐徐展開,不負人們(men) “詩和遠方”的向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守護好雪域高原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十二月的昌都市,皚皚白雪之中,遠方的犛牛群化作星星點點,儼然一幅壯闊的水墨山水畫卷。[詳細] -
王君正:守護好雪域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
保護好雪域高原生態環境,築牢重要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事關中華民族的生存和長遠發展。王君正同誌在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上所作的報告中強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