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烏蘭:駱駝戴上“北鬥項圈”牧民手機可放牧
2月寒冬,地處柴達木盆地的青海省海西州烏(wu) 蘭(lan) 縣柯柯鎮卜浪溝村牧民海星在帳篷內(nei) 與(yu) 朋友圍坐在一起聊天喝酒,不時拿起手機點開“和牧童牧民端”,自家放養(yang) 在廣袤草原上的駱駝位置一目了然。
為(wei) 助推柴達木盆地烏(wu) 蘭(lan) 縣駱駝產(chan) 業(ye) 發展,浙江援青企業(ye) 為(wei) 烏(wu) 蘭(lan) 當地牧民群眾(zhong) 量身定製了“數字放牧”係統,讓牧民坐在家中就能輕鬆放牧。
青海省海西州烏(wu) 蘭(lan) 縣副縣長祁生虎介紹,烏(wu) 蘭(lan) 縣素有青海“駱駝之鄉(xiang) ”的美稱,頂峰時期全縣養(yang) 殖柴達木雙峰駱駝2萬(wan) 餘(yu) 峰。但由於(yu) 地形複雜、人力不足,駱駝走失、意外死亡時有發生,牧民的養(yang) 殖熱情逐年降低,目前駱駝數量已縮減至5000多峰。
為(wei) 破解烏(wu) 蘭(lan) 駱駝產(chan) 業(ye) 發展困境,2021年8月,經援青幹部牽線,浙江國遙公司工作人員赴烏(wu) 蘭(lan) 實地考察,為(wei) 當地牧民量身定製“數字方案”。借助北鬥衛星與(yu) 牧民的手機相連,給駱駝戴上裝有北鬥導航芯片的項圈,就能準確定位駱駝的位置。
“我們(men) 所有的數字化技術都是從(cong) 解決(jue) 當地牧民現實需求出發的,這裏的駱駝一年四季大多是散養(yang) 在外,和牛羊的畜牧方式不同,所以我們(men) 的智能項圈整合了太陽能充電、閃光夜視、離群報警等功能,幫助牧民解決(jue) 一直困擾他們(men) 放牧的一個(ge) 難點問題。”浙江國遙公司技術員薑佳偉(wei) 說。
薑佳偉(wei) 說,“北鬥項圈”不僅(jin) 激發了牧民群眾(zhong) 養(yang) 殖熱情,還激活了駱駝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鏈發展。一峰母駱駝每年為(wei) 當地牧民創收1.2萬(wan) 元人民幣。
“以前我們(men) 放駱駝、找駱駝很辛苦。現在(駱駝)戴了這個(ge) 項圈,坐在家裏,自己的駱駝跑到什麽(me) 地方,我們(men) 都能看見,很方便。”海星說。
“眼下,在烏(wu) 蘭(lan) 縣特色生物產(chan) 業(ye) 園內(nei) ,新入駐的青海尚品駝奶有限公司正安裝設備。企業(ye) 投產(chan) 後,烏(wu) 蘭(lan) 牧民群眾(zhong) 不用再為(wei) 駝奶加工銷售發愁,能切實感受到‘數字放牧’時代帶來的紅利。截至目前,烏(wu) 蘭(lan) 縣已有600峰駱駝戴上了‘北鬥項圈’。今年,烏(wu) 蘭(lan) 縣所有駱駝都會(hui) 戴上這個(ge) 高科技項圈。”祁生虎說。
烏(wu) 蘭(lan) 縣委常委、副縣長、浙江省援青烏(wu) 蘭(lan) 工作組組長傅文虎表示,“剛來到烏(wu) 蘭(lan) 時,發現牧民的駱駝放牧條件艱苦、勞動強度大,所以我們(men) 想到了運營浙江在數字化方麵的優(you) 勢,把這個(ge) 技術嫁接運用到烏(wu) 蘭(lan) 的牧場,希望當地的牧民喜歡上這種放牧方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地質災害發生數量較前五年減近五成,違法占地麵積下降
違法占地麵積較2019年下降79.88%、選取422處高風險隱患點開展普適型設備地質災害預警預測實驗、地質災害發生數量與前五年同期平均值相比減少46.79%……[詳細] -
青海:救助、放歸四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據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西寧野生動物園)18日消息,17日,該中心對救護的2隻雕鴞和2隻雀鷹進行野外放歸。雕鴞和雀鷹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