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大熊貓國家公園:人不負青山 青山定不負人

發布時間:2022-03-01 16:28:00來源: 光明日報

  過完元宵節,送走最後一批客人,四川成都都江堰市紅山莊民宿老板吳登全轉身來到自家工地,又忙碌起來了。

  “暑期旅遊旺季的時候,如果計劃到這裏來過周末,最好周一就預訂房間。”吳登全說。這一次,他在對原有10個(ge) 客房進行改造提升的同時,一口氣在宅基地上新建了19個(ge) 玻璃房間,今年暑期的接待能力將大幅提升。

  紅山莊所在的都江堰市龍池鎮飛虹社區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王賢祥告訴記者,飛虹社區原名高原村,緊鄰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片區龍溪—虹口區域,與(yu) 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管護總站高原管理站隔河相望,聞名遐邇的虹口漂流碼頭就在村口。近年來,特別是大熊貓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啟動以來,這裏以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大量遊客前來休閑度假。

  2020年,按照建立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的要求,都江堰市整合歸並轄區內(nei) 的自然遺產(chan) 地、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國有林場共5類自然保護地的部分區域,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片區。整合後的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片區總麵積為(wei) 393.97平方公裏,約占都江堰市域麵積的三分之一。

  “龍虹保護區以保護大熊貓、川金絲(si) 猴、扭角羚、珙桐、連香樹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森林生態係統為(wei) 主要任務。這裏直接聯係著岷山山係和邛崍山係兩(liang) 個(ge) 最大的大熊貓野生種群,是大熊貓生存繁衍的關(guan) 鍵區域和天然走廊。”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管護總站副站長蔣禮立說。

  國務院在關(guan) 於(yu) 同意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的批複中提出,加強自然生態係統原真性、完整性保護,正確處理生態保護與(yu) 居民生產(chan) 生活的關(guan) 係,維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並永續發展,強化監督管理,完善政策支撐,為(wei) 構建中國特色的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作出貢獻。

  “國家公園的建設,離不開群眾(zhong) 的支持,也必須讓他們(men) 從(cong) 中感受到獲得感。”蔣禮立說,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片區在推進生態資源管理創新、生態保護科研創新的同時,著力推進生態旅遊發展創新、生態價(jia) 值轉化創新、生態文明共建創新,凝聚起綠色發展的合力,展現出國家公園的生態旅遊特色。

  數十年如一日的保護工作,使龍溪—虹口區域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目前,區域內(nei) 有野生大熊貓16隻,同時還有其他國家一級保護動物9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40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4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8種。

  卓有成效的保護工作,促進了生態旅遊的興(xing) 起和發展。高原管理站堅持保護和發展並重,構建起核心保護區為(wei) 禁止開發區、一般控製區及外圍區域為(wei) 半開發區的生態旅遊發展格局。他們(men) 在外圍區域建起總長數十公裏的多條森林棧道,打造自然科普教育館、標本館,探索開展親(qin) 子遊、研學遊、綠道遊等活動,形成山地科考、科普教育、生態體(ti) 驗、定製旅遊等於(yu) 一體(ti) 的運動休閑特色區域布局。

  “這裏離成都市區僅(jin) 100多公裏,夏季十分涼爽,很多遊客都會(hui) 趁周末過來爬山、漂流,還能帶孩子參加自然科普教育,近距離看大熊貓標本。”王賢祥說,遊客來了,村裏的旅遊產(chan) 業(ye) 也迅速發展起來了。嚐到了保護生態的甜頭,群眾(zhong) 對保護工作也越來越支持了!

  幾年前,飛虹社區掛牌“高原大熊貓棲息地保護小區”,探索野生動物保護新模式。“我們(men) 成立巡護監測隊,農(nong) 家樂(le) 的老板都是隊員。6條巡護路線每月都要巡護一次,每次都要七八個(ge) 小時,但老板們(men) 都踴躍參與(yu) ,從(cong) 不退縮,因為(wei) 他們(men) 知道,生態好了,生意才能好!”王賢祥說。

  幾年來,飛虹社區管護區域內(nei) 的狩獵、打筍、盜伐等破壞森林生態的違法行為(wei) 得到了有效控製,野生動物開始恢複性增長。紅外線相機監測影像顯示,毛冠鹿、斑羚、花麵狸、黃喉貂、豹貓、紅腹錦雞等陸續“打卡”,野生動物種類較2016年之前增加了13種。

  “這裏的野生動物包括鳥類都越來越多,一個(ge) 臉盆大的補水池就能吸引大量飛鳥落腳。”王賢祥說起下一步規劃時難掩興(xing) 奮——社區具備良好的旅遊接待能力,村民又十分熟悉野生動物的生活習(xi) 性和分布情況,可以給遊客當向導,發展觀鳥產(chan) 業(ye) 的時機越來越成熟。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王賢祥說,發展觀鳥產(chan) 業(ye) ,將是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價(jia) 值的又一次轉化,群眾(zhong) 獲得感將更加強烈、更加持久。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