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中就《關於進一步加強黃河流域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工作的通知》答記者問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漁業(ye) 漁政管理局局長劉新中就《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黃河流域水生生物資源養(yang) 護工作的通知》答記者問
近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印發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黃河流域水生生物資源養(yang) 護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圍繞《通知》的出台目的、主要措施等問題,記者采訪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漁業(ye) 漁政管理局局長劉新中。
1.請介紹《通知》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內(nei) 容?
答: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近年來,我部高度重視黃河水生生物資源養(yang) 護,根據漁業(ye) 法有關(guan) 規定和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yang) 護行動綱要》的要求,我部組織沿黃九省(區)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黃河水生生物資源養(yang) 護,先後發布實施黃河禁漁期製度,劃定53個(ge) 國家級水產(chan) 種質資源保護區,開展棲息地保護,規範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對促進黃河流域水生生物資源恢複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受人類活動長期影響,黃河流域漁業(ye) 資源總體(ti) 衰退趨勢還沒有得到根本性轉變,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
為(wei) 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和《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的要求,我部組織製定了《通知》。明確黃河水生生物資源養(yang) 護工作的指導思想、主要原則、主要目標,提出完善黃河禁漁期製度、加強黃河流域重要物種棲息地保護、加強黃河漁業(ye) 水域生態修複、加強漁政監管執法等四項養(yang) 護水生生物資源的具體(ti) 舉(ju) 措,強調了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支持力度、營造輿論氛圍三項保障措施,以保障《通知》順利實施。
《通知》的出台,為(wei) 下一步加強黃河流域水生生物資源養(yang) 護指出方向,對提升黃河流域水生生物資源養(yang) 護管理水平、加強黃河生物多樣保護、推動黃河漁業(ye) 水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yi) 。
2.黃河禁漁期製度主要調整內(nei) 容有哪些?
答:黃河禁漁期製度是依據《漁業(ye) 法》設立的一項重要漁業(ye) 資源養(yang) 護製度。2018年原農(nong) 業(ye) 部發布《關(guan) 於(yu) 實行黃河禁漁期製度的通告》,實施為(wei) 期3個(ge) 月的流域性禁漁期製度,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黃河水生生物資源恢複。為(wei) 進一步加大資源養(yang) 護力度,我部在深入調研、廣泛聽取各方意見以及總結全國和黃河流域有關(guan) 地方現行禁漁期製度實施情況的基礎上,統籌考慮資源保護、漁業(ye) 發展、漁民生活和執法能力等因素,對黃河禁漁期製度進行了調整和完善。《通知》規定黃河河源區及上遊重點水域從(cong) 2022年4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實行全年禁漁,黃河寧夏段至入海口禁漁期延長一個(ge) 月,即由4月1日至6月30日延長為(wei) 4月1日至7月31日,同時鼓勵地方實施更嚴(yan) 格的禁漁期製度。與(yu) 2018年發布的黃河禁漁期製度相比,本次調整延長了禁漁時間、擴大了禁漁範圍,將大通河、隆務河、約古宗列曲、瑪多河湖泊群、沙湖、烏(wu) 梁素海、哈素海等河流、湖泊列入禁漁範圍。同時,為(wei) 加強增殖漁業(ye) 資源規範管理和促進漁業(ye) 高質量發展,《通知》規定禁漁期、禁漁區內(nei) 開展增殖漁業(ye) 的湖泊、水庫將嚴(yan) 格區分增殖漁業(ye) 的起捕活動與(yu) 傳(chuan) 統的天然漁業(ye) 資源捕撈生產(chan) ,具體(ti) 管理辦法由省級漁業(ye) 主管部門製定。為(wei) 確保《通知》規定的完善禁漁期製度內(nei) 容的實施,我部已經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通告形式將調整後的黃河禁漁期製度向社會(hui) 公布。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規定,一是根據黨(dang) 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要共同抓好大保護,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根據《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因地製宜、分類施策”等原則及對紮陵湖、鄂陵湖等全麵禁止漁獵、分區分類推進保護和治理的要求,進一步調整完善黃河禁漁製度,有利於(yu) 提高水生生物資源養(yang) 護措施的協同性和針對性,更好地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二是根據資源保護的現狀。黃河水生生物資源總體(ti) 衰退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轉,導致的原因比較複雜,在相關(guan) 部門綜合施策、協同治理的基礎上,科學合理擴大禁漁範圍、延長禁漁時間、強化禁漁管理,有利於(yu) 加大黃河流域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力度。三是根據沿黃漁民生產(chan) 生活情況及地方的禁漁實踐。青海、甘肅省已經實行全年禁漁,寧夏、內(nei) 蒙古已經延長禁漁時間,取得了積極成效,我部在沿黃地區禁漁實踐基礎上對黃河禁漁期製度進一步優(you) 化調整。同時,在養(yang) 護資源的基礎上,我部對禁漁期、禁漁區內(nei) 開展增殖漁業(ye) 的湖泊水庫增殖漁業(ye) 資源的利用作出相關(guan) 規定,以確保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目標的實現。
3.《通知》對加強水生生物資源養(yang) 護提出了哪些具體(ti) 舉(ju) 措?
答:除進一步完善黃河禁漁期製度外,《通知》還從(cong) 加強黃河重要物種棲息地保護和漁業(ye) 水域生態修複兩(liang) 個(ge) 方麵提出六條養(yang) 護黃河水生生物資源的具體(ti) 舉(ju) 措。一是提升水產(chan) 種質資源保護區生態保護功能。明確保護區管理機構,配備必要的管護人員,提升保護區監管能力和保護效果。開展重要水產(chan) 種質資源登記、保護區種質資源調查和保護區範圍核查,強化重要物種種質資源及其關(guan) 鍵棲息地養(yang) 護。二是加強黃河三角洲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開展黃河口水生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在河口外近岸海域建設海洋牧場,做好黃河禁漁期製度和海洋伏季休漁製度的有效銜接,利用水生生物生態屏障構建、棲息生境營造等技術在黃河口推動開展水生生物修複。三是強化珍貴瀕危水生生物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開展黃河水生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調查、黃河水生生物完整性評價(jia) ,發布黃河特有魚類重要棲息地名錄,開展珍貴瀕危物種繁育研究,建設黃河鯉等重要土著魚類以及其他重要水生動植物種質保存與(yu) 擴繁基地。四是科學實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科學製定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規劃,合理確定適宜的放流水域、物種、數量,設立一批水生生物增殖站,加強增殖放流效果監測和評估工作,強化增殖放流監管力度。五是強化生態補償(chang) 和生態修複。建立健全漁業(ye) 生態保護補償(chang) 製度,嚴(yan) 格黃河流域涉漁工程建設項目專(zhuan) 題論證,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推動實施生境連通重大工程,開展水沙治理對水生生物資源生境影響評價(jia) ,配合水利部門做好小水電清理整改工作。六是發展健康生態養(yang) 殖。推廣環保型網箱養(yang) 殖、循環水養(yang) 殖、稻漁綜合種養(yang) 、大水麵生態漁業(ye) 、鹽堿地漁農(nong) 綜合利用、設施裝備養(yang) 殖等綠色健康養(yang) 殖和生態養(yang) 殖模式,發展不投餌濾食性、草食性魚類養(yang) 殖。
4.如何抓好《通知》貫徹落實?
答:水生生物資源養(yang) 護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nei) 容,沿黃各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要從(cong) 講政治的高度,充分認識黃河水生生物養(yang) 護工作的重大意義(yi) ,切實抓好《通知》貫徹落實。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沿黃各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要高度重視黃河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工作,積極爭(zheng) 取地方黨(dang) 委、政府支持,將養(yang) 護黃河水生生物資源納入地方政府議事日程,落實屬地責任,采取切實措施,確保相關(guan) 工作落地落實。二是完善工作機製。沿黃各地要推動建立和完善水生生物保護管理體(ti) 製機製,協調財政、發改、水利、生態環境等部門,切實履行職責,共同參與(yu) 黃河水生生物保護工作。同時,加大對黃河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支持開展黃河水生生物保護研究,建立健全多主體(ti) 參與(yu) 、多元化融資、精準化投入的體(ti) 製機製。三是營造輿論氛圍。廣泛宣傳(chuan) 是製度執行的基礎,沿黃各地要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黃河水生生物保護宣傳(chuan) 活動,營造全社會(hui) 關(guan) 心支持黃河水生生物資源養(yang) 護的良好氛圍。特別是今年剛發布實施新禁漁期製度,沿黃各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要提早部署,廣泛宣傳(chuan) 禁漁期調整內(nei) 容,確保漁民知曉,爭(zheng) 取漁民的支持,引導和幫助漁民提前做好生產(chan) 安排,確保社會(hui) 穩定。四是嚴(yan) 格執法監管。嚴(yan) 格執法是政策執行的保證,沿黃各地要製定黃河水生生物保護執法監管工作計劃,組織開展中國漁政亮劍2022執法專(zhuan) 項行動,強化水產(chan) 種質資源保護區、涉漁工程生態補償(chang) 措施監督檢查,確保各項養(yang) 護措施落到實處。特別是今年是新禁漁期製度實施的第一年,各地要切實加大禁漁期、禁漁區執法監督檢查力度,嚴(yan) 厲查處違反禁漁期、禁漁區規定的違法違規行為(wei) ,嚴(yan) 格禁漁期管理,同時完善合作執法和協同執法機製,推動行刑銜接,保持打擊違法犯罪行為(wei) 的高壓態勢,確保《通知》規定的禁漁製度落實到位。此外,我部將於(yu) 近期召集沿黃九省(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召開黃河流域水生生物資源養(yang) 護工作部署會(hui) ,舉(ju) 行黃河禁漁專(zhuan) 項執法啟動儀(yi) 式,部署開展黃河水生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調查,加強《通知》執行力度,保證《通知》各項措施落實落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韓文林委員建議加大對青海縣域商業體係建設的支持力度
近年來,青海省通過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電子商務進農村”等重大項目,縣域商業設施、物流能力、消費環境都有了很大改觀。[詳細] -
劉同德委員建議加大青海湟水流域一體化保護和修複支持力度
青海省湟水河是黃河上遊最大的支流,湟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複工程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是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重大戰略的重要舉措。[詳細] -
湖北青海等12省市政協委員聯名提交提案建議推進長江流域水生態係統性修複
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湖北、青海、四川、雲南、貴州、重慶、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蘇、上海等12省市的23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向大會提交提案,建議推進長江流域水生態係統性修複。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