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拉薩市著力打造富有活力的“高原水城”

發布時間:2022-03-30 10:31:00來源: 拉薩日報

  水是城市的脈絡,滋養(yang) 著一方土地。為(wei) 了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生態環境,2019年10月,作為(wei) 我市重點建設項目的拉薩中心城區水係修複及生態治理工程正式啟動,該項目總投資9.8億(yi) 元,全長約53.1公裏,目前已基本完成,構建了水城相融、人水相依的生態格局,讓綠色生態效益持續惠及百姓。

  古城拉薩,曆史上水係縱橫,具有豐(feng) 富多樣的生態係統、獨具特色的城市美景。近年來,伴隨著城市化發展腳步的加快,城市水係建設麵臨(lin) 淤積、斷通、水質變差等問題,為(wei) 此,我市啟動了“中心城區水係修複及生態治理工程”,包括布達拉宮周邊水係、納金片區中心水軸水係、城市的中、南、北幹渠等5個(ge) 水係的連通、改造和生態治理,沿線截汙收集和綠化景觀改造等。

  布達拉宮周邊水係改造工程,是從(cong) 娘熱路與(yu) 當熱路交叉口中幹渠引水,供給宗角祿康公園、布達拉宮廣場水池、羅布林卡等地,工程全長約10.9公裏。其中,新建水係2121平方米,改造後渠寬2米至5米。改造工程通過精心設計、合理規劃,正確處理好水係改造與(yu) 曆史、環境、經濟、創新等方麵的關(guan) 係,讓城市更加有文化、有活力、有魅力。遊客李女士說:“來拉薩旅遊已經很多次了,這次專(zhuan) 門到宗角祿康公園來逛一逛,發現公園經過水係改造以後,景觀越來越好了,水越來越清亮了,沿著湖邊散步心情舒暢愉悅。”

  南幹渠位於(yu) 納金路沿線,全長約7.2公裏,濱水區域35公頃,沿線采用石籠駁岸、生態框駁岸、草坡等形式,加強水土交換,增加渠道周邊生態環境的多樣性。同時,水渠兩(liang) 邊設置了木質棧道、橋梁護欄、休憩椅等,為(wei) 廣大市民和遊客提供了親(qin) 水、休閑新平台。市民拉姆說:“水係周邊空氣很清新、水質很清澈,有草坪、有休憩椅,我們(men) 老年人散步累了還可以坐在椅子上休息,特別舒服。”

  拉薩中心城區水係修複及生態治理工程在項目規劃設計、工程實施等環節,始終以“服務群眾(zhong) 、提升群眾(zhong) 幸福感”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水係沿線設計、新建多處公園和改造多處街角公園。通過打造生態綠島、疊水花園等營造豐(feng) 富的景觀空間,設置廊架、觀景平台、景觀橋等增加“人水互動”;根據實際情況,增加水係水域麵積,進一步提升增氧、增濕強度;充分征求水係沿線商戶、居民的合理訴求和生產(chan) 生活需求,增設30餘(yu) 座跨渠通道,疏導居民生產(chan) 和生活汙水至市政汙水管網。此外,該項目在原有規劃的基礎上,增加了布達拉宮至羅布林卡水係連通、布達拉宮廣場人行橋、水係水源改造引水渠等項目,打造更好的景觀,實現更好的水係生態修複治理效果。

  目前,拉薩中心城區水係修複及生態治理工程項目已竣工驗收,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我市按照智慧城市、園林城市、花園城市等相關(guan) 標準建設,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yu) 自然和諧相處,將清水潤城、綠脈連城的生態水係畫卷,呈現在百姓麵前,奏響了城市的生態韻律、開啟了居民的品質生活,為(wei) 打造綠色拉薩、生態拉薩、特色拉薩、宜居拉薩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市城關區當巴社區解決揚塵問題

    拉薩市城關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率城關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等相關部門聯合拉薩市自然資源局,前往當巴社區藍天路尼威安居苑對麵閑置的空地,現場整改。經核查,該地確實存在揚塵問題,影響到居民正常外出。 [詳細]
  • 拉薩:春暖花開時 林木育苗忙

    當前拉薩天氣晴好,氣溫回升,正是育苗植樹的好時節。扶正樹苗、填土壓實……在曲水縣茶巴朗村水土保持生態園裏,縣水利局組織附近村民移植培育鬆樹、蘋果樹、桃樹等林木,大家三五成群忙得不亦樂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