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守護生態屏障的林草人——記全國三八紅旗手於春梅

發布時間:2022-04-01 15:51:00來源: 青海日報

  於(yu) 春梅笑稱自己為(wei) “林草人”。

  3月8日,是國際勞動婦女節,對於(yu) 春梅來說,這天也隻是一個(ge) 亦如往常的工作日。她要到黃南藏族自治州尖紮縣相關(guan) 站點開展監測調查工作。

  車行百餘(yu) 公裏,穿過山鄉(xiang) 小道,撲入眼簾的是連綿起伏的群山,依山而行的河水浩浩湯湯,河麵上時有“呃呃呃……”“哦啊,哦啊,哦哦哦……”鷗鳥響亮的鳴叫聲和赤麻鴨萌萌的呼喚聲傳(chuan) 來,生靈的合奏曲讓這片寂靜的山水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這是位於(yu) 馬克唐鎮的一個(ge) 鳥群水域棲息地、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的監測點,也是當地最為(wei) 出名的一個(ge) 觀景地。

  “竹外桃花三兩(liang) 枝,春江水暖鴨先知。”三月的高原乍暖還寒,但這絲(si) 毫不影響水鳥對春的感知。這裏鳥類的種群數量大,常有赤麻鴨、白天鵝、綠頭鴨、紅骨頂雞等,密密麻麻地在水麵悠閑自在地嬉戲,那場景著實壯觀、令人震撼。此時,工作人員正忙碌地用觀鳥鏡監測鳥兒(er) 們(men) 有沒有異常情況。“害怕外來的候鳥帶來一些疾病,傳(chuan) 播到留鳥種群裏,而造成嚴(yan) 重的後果。所以我們(men) 要隨時觀測,防止疫病的傳(chuan) 播、擴散和蔓延。這是我們(men) 要做的一部分工作。”身為(wei) 青海省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總站副站長的於(yu) 春梅向我們(men) 介紹了他們(men) 為(wei) 維護這片鳥的家園健康、安寧所做的工作。

  沿著冰雪未消融的泥濘道路盤山而上,站在坎布拉林場的高山之巔遠眺,群山連綿,林海茫茫。踏雪前行,一望無際的樺木、青海雲(yun) 杉、油鬆鬱鬱蔥蔥,氣勢壯觀!一葉知秋,一樹知林。林草人早已練就了一身硬本事,他們(men) 觀一片林木知長勢,看一片枝葉知病害。這愈來愈好的綠色生態背後有多少林草人為(wei) 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汗水。

  “青海生態環境非常脆弱,常有外來物種入侵和本土有害生物災害的發生,為(wei) 此,無數個(ge) 林草人跋山涉水檢查每一棵樹木、每一片林地,保證它們(men) 能健康成長為(wei) 參天大樹、茂密森林!”於(yu) 春梅的話,讓我們(men) 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綠色種子的播種者、植綠者、守護者”——林草人。

  在坎布拉密林深處,於(yu) 春梅時而仰望繁枝茂葉,時而細觀斑駁的樹皮,“這棵樹好像有小囊蟲了。”眼尖的於(yu) 春梅在一棵樹的樹皮上發現了小蟲眼,她用專(zhuan) 用工具仔細地找著蟲子。她戲謔道:“我就是啄木鳥!”

  1992年畢業(ye) 於(yu) 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森林資源保護專(zhuan) 業(ye) 的於(yu) 春梅,畢業(ye) 至今一直從(cong) 事林業(ye) 工作。“我是個(ge) 認死理兒(er) 的人,從(cong) 選擇了林業(ye) 這一行到現在,無論遇到什麽(me) 艱難險阻,我從(cong) 不曾退縮,無所畏懼。都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狀元我愧不敢當,但我確實將真情完全投入到了工作中。”如她所說,八千裏路山和水,讓她與(yu) 草木森林、小蟲小鼠結下了長達30年的不解之緣,成為(wei) 了一名“森林醫生”。

  青海省地理位置特殊,氣候幹燥、土壤貧瘠,樹木的生長環境條件較差,抵禦有害生物侵擾的能力較弱,因此在林草事業(ye) 的發展中,會(hui) 遇到非常多的困難。就拿枸杞來說,枸杞產(chan) 業(ye) 是林草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耐幹旱、耐鹽堿,很適合在青海種植。然而,在產(chan) 業(ye) 發展的過程中,枸杞病蟲害成了製約其發展的主要因素。

  “記得2014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諾木洪枸杞種植基地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枸杞根腐病,植株一旦感染,就會(hui) 迅速擴散,在短短一個(ge) 月之內(nei) 死亡。枸杞是當地的主要經濟作物,許多種植戶的收入來源全部依賴於(yu) 枸杞收成,因此,這次病害的暴發,引起了許多人的恐慌。接手這項工作時,我壓力很大。我和我的同事第一時間趕赴諾木洪,開展實地調查,設立了枸杞根腐病固定監測樣地。那段時間,我們(men) 不管風吹日曬、冰雪寒天,往返於(yu) 西寧和諾木洪,最終找到了病因,突破了藥劑防治瓶頸,為(wei) 種植戶提供了防治方案。”於(yu) 春梅講述著她工作中難忘的經曆。

  因為(wei) 這份工作的性質和內(nei) 容,於(yu) 春梅經常需要到山水林間開展調查和監測。為(wei) 找到害蟲隱秘的場所,她時常趴在樹底下、灌叢(cong) 中,腿上總是紮滿了刺。根據昆蟲趨光性,夜間利用誘蟲燈進行觀測,長時間在顯微鏡下連續觀察,總把自己熬成“熊貓眼”,就這樣不知疲憊地工作,她和她的同事解決(jue) 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打贏一次又一次的戰“疫”。

  在數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中,苦吃了、累受了,於(yu) 春梅也是收獲滿滿。她將自己30年的付出、經驗和收獲歸納總結,出版了三本專(zhuan) 業(ye) 書(shu) 籍,成為(wei) 全省基層技術人員科學開展防控工作的參考書(shu) ,為(wei) 林草行業(ye) 留下了一份可貴的財富。

  餘(yu) 春梅說:“因為(wei) 工作的原因,我時常照顧不到家裏,女兒(er) 從(cong) 小就學會(hui) 了做飯,有時晚上女兒(er) 一個(ge) 人害怕,也會(hui) 埋怨我……2021年,我在開展區域督導工作時,因為(wei) 過度緊張和勞累暈倒了。搶救清醒後,我真的非常後怕,我突然想到女兒(er) 的臉,真怕來不及與(yu) 她見上一麵。”對她的敬業(ye) 精神和吃苦精神,同事多是敬佩和尊重,在林草行業(ye) 她早已成為(wei) 年輕人眼中的明星!

  於(yu) 春梅說,我們(men) 是承上啟下的一代人,構建樣草生物安全防控體(ti) 係依然任重而道遠,還需我們(men) 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因為(wei) 熱愛,所以快樂(le) 。蘊含著鏗鏘的力量,承載著無畏的擔當,全國三八紅旗手於(yu) 春梅巾幗風采別樣美!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