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讓天更藍 山更綠 水更清
新利平台訊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以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wei) 指導,緊緊圍繞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聚焦重點工作,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從(cong) 而推動西藏環境質量保持全優(you) ,生態文明示範創建保持全國前列,築牢生態安全屏障碩果累累。
花海之上的複興(xing) 號 攝影:趙耀
圖為(wei) 那曲市境內(nei) 雪山下正在遷徙的藏羚羊 攝影:王魯鎮
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達東(dong) 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重點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穩居西藏自治區前列,林草覆蓋率達92%。村民在家門口就業(ye) ,實現增收致富,享受生態紅利。2021年10月,達東(dong) 村榮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這便是西藏紮實推進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的生動寫(xie) 照。
西藏自治區第十次黨(dang) 代會(hui) 明確提出“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的戰略部署,擘畫了未來五年乃至今後一個(ge) 時期美麗(li) 幸福西藏建設的宏偉(wei) 藍圖。
西藏自治區編製通過《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規劃(2021—2035年)》,正式施行《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出台實施生態文明示範創建管理辦法及11項配套指標體(ti) 係。
拉薩市製定《關(guan) 於(yu) 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加快建設美麗(li) 拉薩的實施方案》;
日喀則市出台《關(guan) 於(yu) 深入實施生態珠峰戰略 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
山南市完成《山南市“十四五”水、大氣、土壤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西藏自治區正在緊緊圍繞“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的目標,統籌汙染治理、生態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推進生態保護與(yu) 修複,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繼續鞏固生態環境保持良好態勢。
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
山南市哲古社區地處草原,曾經牛糞遍地、垃圾橫飛。
近年來,哲古社區實行了垃圾積分兌(dui) 換生活用品製度。每周五,前來村委會(hui) 兌(dui) 換獎品的群眾(zhong) 絡繹不絕。“積分兌(dui) 換非常好,香皂、洗潔精、環保口袋、洗漱套盒等生活用品非常實用,我們(men) 不僅(jin) 得到了實惠,還增強了環境保護的意識,真是一舉(ju) 多得。”社區居民卓瑪拉姆高興(xing) 地說。
圖為(wei) 哲古社區居民用垃圾兌(dui) 換生活用品 圖片來源於(yu) 微山南官方微信公眾(zhong) 號
哲古社區是西藏生態文明全民共建、共享、共樂(le) 良好氛圍的一個(ge) 縮影。目前,西藏有13個(ge) 縣區、284個(ge) 鄉(xiang) 鎮、3229個(ge) 村居開展了自治區級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其中,堆龍德慶區、曲水縣、工布江達縣獲得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保護好生態環境,也是在守護人類自己的家園和生命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今年3月19日,昌都市洛隆縣玉西鄉(xiang) 護林員洛鬆熱丹在玉西鄉(xiang) 和白達鄉(xiang) 交界處巡邏時,近距離拍攝到兩(liang) 隻野生雪豹。“好可愛,我們(men) 是保護你們(men) 的,不要害怕,不會(hui) 傷(shang) 害你們(men) 。”透過視頻,洛鬆熱丹對雪豹輕語著,儼(yan) 然一幅人與(yu) 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麵。
圖為(wei) 在拉薩市林周縣虎頭山水庫附近越冬的黑頸鶴無憂無慮地覓食 攝影:趙耀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西藏已正式發表新物種5個(ge) 、中國新紀錄物種5個(ge) 、自治區新紀錄物種23個(ge) 。絕大多數保護物種種群數量恢複性增長明顯,藏羚羊種群數上世紀最少時隻有7萬(wan) 隻,至今已超過30萬(wan) 隻;野犛牛種群數量上世紀僅(jin) 幾千頭,至今已達到2萬(wan) 餘(yu) 頭;黑頸鶴數量上世紀不足2000隻,至今已過萬(wan) 餘(yu) 隻;滇金絲(si) 猴上世紀末新紀錄時不足600隻,現已達到800餘(yu) 隻;曾被國際社會(hui) 認為(wei) 已經滅絕的西藏馬鹿,由發現時的200餘(yu) 頭,至今已有3500餘(yu) 頭,並且種群不斷擴大。雪豹、盤羊、岩羊等野生動物恢複性增長明顯,野生動物棲息地基本保持原生自然狀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拉薩河是拉薩市的“母親(qin) 河”。如今,拉薩河岸,看得見的山清、水綠,海鷗、黃鴨等水鳥在水麵成群嬉戲。這都得益於(yu) 拉薩“河變湖”工程的實施。今年,拉薩河觀光遊船水上項目正式開放,乘船賞景成為(wei) 了拉薩旅遊的新的“打卡”方式。
圖為(wei) 拉薩河上市民、遊客乘船觀景 攝影:拉姆
自2002年起,林芝市嘎拉村連續舉(ju) 辦了20屆“林芝桃花文化旅遊節”,桃花經濟帶動村民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據統計,當地村集體(ti) 收入從(cong) 2013年的5萬(wan) 元增加到了2021年的460萬(wan) 元。
圖為(wei) 雅魯藏布大峽穀景區內(nei) 的桃花進入盛花期 圖片由西藏旅遊提供
近年來,西藏持續加大生態修複力度,不斷提高生態保護強度,創新打造西藏江河源保護品牌,統籌“三大行動九項工程”,全麵加強以33條重要河流為(wei) 主的江河源係統保護,著力提升“亞(ya) 洲水塔”生態功能與(yu) 服務價(jia) 值,累計投入127.1億(yi) 元實施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yu) 建設規劃。
2021年,西藏生態振興(xing) 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工作全麵起步,爭(zheng) 取8550萬(wan) 元實施新一批農(nong) 村環境整治項目,製定農(nong) 牧區生活汙水處理技術指南,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向鄉(xiang) 村延伸。同時,落實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31.39億(yi) 元,安排生態崗位46.62萬(wan) 個(ge) ,讓綠水青山守護者有更多獲得感。
……
吃“生態飯”,走“致富路”的理念,無論是在拉薩河畔還是魯朗林海亦或者岡(gang) 仁波齊腳下早已是“遍地開花”。綠水青山、冰天雪地成為(wei) 了西藏各族群眾(zhong) 實實在在的“金山銀山”。(新利平台綜合 記者/王佳豪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建成青藏高原地氣相互作用綜合觀測係統
據介紹,青藏高原多圈層觀測研究項目基於青藏高原多圈層地氣相互作用綜合觀測係統的建立與應用,圍繞青藏高原天氣預報和防災減災等方麵關鍵科學問題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科學研究工作。[詳細] -
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西藏移交信訪件
4月5日9時至21時,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共接到反映我區生態環境保護方麵問題的來信來電舉報28件,涉及6個市地,分別為拉薩市20件、林芝市3件、昌都市2件、日喀則市1件、山南市1件、阿裏地區1件。[詳細] -
西藏各地有力有序推進春耕生產
今年以來,西藏自治區全區上下高度重視春季農業生產工作,各級各部門通力合作,在工作上早謀劃、早部署、早安排,落實落細各項有效措施,抓住有利時機加快春耕生產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