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文化惠民潤心田——2021年日喀則市文化局工作綜述

發布時間:2022-04-13 09:39:00來源: 西藏日報

  2021年6月,日喀則市成功創建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示範區;

  2021年6月,日喀則市申報的“巴貢(霞爾巴貢)”“卓舞(斯馬卓)”、齊吾崗派唐卡分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2021年10月,日喀則市桑珠孜區甲措雄鄉(xiang) 等6個(ge) 縣(區)、鄉(xiang) (鎮)被命名為(wei) 2021—2023年度“西藏自治區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ang) ”;

  ……

  2021年,日喀則市文化局在日喀則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自治區文化廳的大力指導下,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始終把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貫穿到文化工作的全過程,自覺承擔起“舉(ju) 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xing) 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緊緊圍繞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重大任務,結合全區文化工作要點任務分工,紮實推進日喀則文化事業(ye) 繁榮發展。

  公共文化服務更多樣更均衡

  2021年,日喀則市文化局實施“美麗(li) 西藏、可愛家鄉(xiang) ”優(you) 秀文化產(chan) 品鄉(xiang) 村供給工程,完成了日喀則市1666個(ge) 行政村“供給工程”資源配送工作,同時加強“供給工程”資源配送持續跟蹤,確保每個(ge) 行政村文藝演出隊發揮出最大社會(hui) 效益。

  同時,日喀則市文化局充分利用國家保障免費開放資金,積極推進“文化活邊”活動,選派11名具有舞蹈、聲樂(le) 專(zhuan) 業(ye) 特長的優(you) 秀文藝工作者組成3個(ge) 幫扶小組赴9個(ge) 邊境縣開展“百名專(zhuan) 家人才邊境行”活動。麵向群眾(zhong) 、麵向社會(hui) 開展常態化培訓,每周一至周日舉(ju) 辦舞蹈、聲樂(le) 、器樂(le) 、美術、藏漢書(shu) 法、朗瑪堆諧、太極拳、講座、民間藏戲、展覽等培訓。全年累計參訓人員達142640人次;為(wei) 全市1666個(ge) 行政村文藝演出隊發放文藝培訓光盤,開展線上培訓,積極推進基層文化均衡發展。

  此外,日喀則市文化局大力打造日喀則市公共文化數字雲(yun) 平台,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效率和服務效能,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政府端菜”與(yu) “群眾(zhong) 點菜”的有機結合。雲(yun) 平台內(nei) 容涵蓋全民藝術普及、群眾(zhong) 文化活動、共享直播、視聽空間、數字圖片資源、在線培訓、信息共享、文化地圖、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等,積極麵向社會(hui) 開放。2021年,共發布信息256條,視頻資料186條,對外直播13次,收集非遺清單45項,新聞點擊量超過12萬(wan) 人次,平台總訪問量達6.3萬(wan) 人次,視頻播放總時長達1200小時。尤其是通過平台推出西藏百萬(wan) 農(nong) 奴專(zhuan) 題網上圖片展,完全實現了線上與(yu) 線下活動的同步,展覽7天,轉發量達1.38萬(wan) 餘(yu) 次。

  2021年,日喀則市基層公共文化機構開展活動累計達1.9萬(wan) 餘(yu) 場(次),其中,市圖書(shu) 館開展12場(次)、市群藝館開展15場(次)、18個(ge) 縣(區)綜合文化活動中心開展1659場(次)、204個(ge) 鄉(xiang) 鎮綜合文化站開展2562場(次)、1666個(ge) 村級文藝演出隊開展1.3萬(wan) 餘(yu) 場(次)、“戲曲進鄉(xiang) 村”演出1218場(次)、18個(ge) 縣(區)藝術團開展1148場(次)。

  豐(feng) 富群眾(zhong) 精神文化生活

  2021年6月16日開始,日喀則市文化局牽頭在日喀則市人民林卡成功舉(ju) 辦了日喀則市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人民林卡開園暨群眾(zhong) 遊園活動,遊園活動曆時47天,組織各族幹部群眾(zhong) 、各行各界人士開展文藝演出活動10場(次),開展非遺產(chan) 品、農(nong) 產(chan) 品展示展銷,並組織各種趣味益智活動。2021年6月30日,在珠峰大劇院成功舉(ju) 辦了“珠峰兒(er) 女心向黨(dang) ”主題文藝晚會(hui) ,邀請了區內(nei) 外知名演員前來助陣演出,向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獻禮;2021年7月1日,在珠峰文化旅遊創意產(chan) 業(ye) 園區象湖廣場成功舉(ju) 辦了珠峰兒(er) 女心向黨(dang) “七·一”群眾(zhong) 聯歡活動,各族群眾(zhong) 共2300餘(yu) 人參加,千人鍋莊齊歡唱,場麵熱鬧非凡。9月16日至10月4日,市民族藝術團結合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開展“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文藝下鄉(xiang) 演出惠民活動,深入薩嘎、仲巴、定日等9個(ge) 縣開展了文藝下鄉(xiang) 巡演活動,極大地豐(feng) 富了各族幹部群眾(zhong) 的精神文化生活,為(we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新日喀則匯聚起強大正能量;11月下旬,日喀則市民族藝術團積極參與(yu) 日喀則新時代文明實踐學習(xi) 宣傳(chuan) 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精神“暖冬實踐活動”送文藝下鄉(xiang) 巡回演出,為(wei) 基層群眾(zhong) 送上文藝盛宴,用文藝作品傳(chuan) 遞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好聲音”。

  2021年,日喀則市文化局組織實施“新時代西藏舞台藝術精品創作工程”,日喀則市民族藝術團積極開展“結對子、種文化”活動,圍繞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主題,對照現實題材,新創作10首歌曲、2個(ge) 曲藝節目、5個(ge) 舞蹈等一批具有教育啟迪意義(yi) 的文藝精品,深受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喜愛。同時,積極開展“深入基層、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組織市民族藝術團深入定結、定日、吉隆、昂仁、薩嘎等縣進行創作采風,緊緊圍繞文成公主為(wei) 促進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漢藏民族友好關(guan) 係所作出的曆史性貢獻為(wei) 線索,共搜集流傳(chuan) 在民間有關(guan) 文成公主的讚美歌曲素材3首。

  中央音樂(le) 學院專(zhuan) 家師生代表團於(yu) 2021年3月和7月兩(liang) 次深入日喀則市民族藝術團、桑珠孜區、江孜縣、白朗縣、定日縣、拉孜縣等地開展采風創作、藝術交流活動,為(wei) 雙方合作奠定良好基礎。中央音樂(le) 學院在日喀則市群藝館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西藏日喀則學習(xi) 教育基地。

  非遺保護傳(chuan) 承利用提質增效

  2021年8月,日喀則市政府正式公布日喀則市22個(ge) 項目和21名代表性傳(chuan) 承人為(wei) 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及傳(chuan) 承人。借助非遺博覽會(hui) 平台充分展示該市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日喀則唐卡藝術精品展覽先後在上海和深圳呈現,既宣傳(chuan) 展示了日喀則市非遺文化傳(chuan) 承保護成果,又促進非遺傳(chuan) 承人獲得200多萬(wan) 元銷售額,形成“雙促進”的良好局麵。

  同時,日喀則市文化局積極組織日喀則市三家企業(ye) 赴上海參加為(wei) 期一個(ge) 月的“百年百藝·薪火相傳(chuan) ”中國傳(chuan) 統工藝作品展示展覽。持續推進非遺工坊建設,助力發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目前,日喀則市已有36家非遺工坊,就業(ye) 人數達1600多人。日喀則市西藏邊那倉(cang) 藏醫醫院有限責任公司、日喀則市巴拉巴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ye) 被評選為(wei) 第五批自治區級文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

  2021年,日喀則市文化局積極配合開展第三批“文創西藏”區域公用品牌認證產(chan) 品征集活動,目前已收集到西藏日喀則市藏勝閣民族手工業(ye) 產(chan) 品有限責任公司、昆氏藏香、日喀則市紮西吉彩金銀銅器加工廠、謝通門縣通門鄉(xiang) 吾讚皮具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等十幾家公司的文創產(chan) 品(項目),涉及17個(ge) 種類、75個(ge) 產(chan) 品。

  同時,日喀則市文化局積極推動非遺與(yu) 旅遊融合發展,製作《日喀則非遺寶庫VR全景畫冊(ce) 》5000冊(ce) 投放到轄區高端酒店中,以精美的畫冊(ce) 、視頻舞蹈、VR技術相結合完美呈現日喀則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