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中華水塔”青海省出台最嚴製度保護“地球第三極”生態

發布時間:2022-04-14 15:1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青海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於(yu) 5月1日起正式施行。我們(men) 將落實最嚴(yan) 格生態環境保護製度,切實保護好‘地球第三極’生態。”13日,青海省人大常委會(hui) 法製工作委員會(hui) 副主任雷霆表示。

  當日,青海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hui) 辦公廳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稱該省製定出台《青海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成為(wei) 該省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基礎性、統領性、綜合性的地方性法規。

  地處世界屋脊的青海省,平均海拔4058米,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wei) “中華水塔”。青海省南部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北部橫亙(gen) 青、甘兩(liang) 省“生命之源”祁連山,東(dong) 北部是中國內(nei) 陸最大鹹水湖青海湖,西部是中國“聚寶盆”柴達木盆地。

  《條例》明確各級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生態環境質量負責,強調將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納入對本級人民政府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及其負責人和下級人民政府及其負責人的考核內(nei) 容的規定,規定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chan) 離任審計等內(nei) 容。

  《條例》規定,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本行政區域長江、黃河、瀾滄江流域和祁連山等區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和修複,促進資源合理高效利用,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和布局,維護生態安全。並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碳達峰、碳中和等作出規定。

  據悉,青海將加大交界區域汙染源頭管控力度,發揮聯動執法實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建立健全長江、黃河、瀾滄江和青海湖流域、柴達木、祁連山等區域協作機製,推行環境汙染聯防聯控。

  “我們(men) 嚴(yan) 格落實‘三線一單’製度,即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guan) 部門應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作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綜合決(jue) 策和生態環境目標管理的重要依據。”雷霆說。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齊銘表示,將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深化“三線一單”分區管控、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環境監測社會(hui) 化等生態環保領域改革,不斷提升環境依法治理水平。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