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2022年西藏五一勞動獎狀 推薦單位簡要事跡

發布時間:2022-04-21 09:34:00來源: 西藏日報

  1.林周縣邊林鄉(xiang) 農(nong) 牧民施工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實施飼草種植200餘(yu) 畝(mu) ,苗木種植15畝(mu) 。培訓農(nong) 牧民操作技術、管理經驗,培養(yang) 300餘(yu) 名泥工、木工、駕駛員和鋼筋工等技術人員,讓農(nong) 牧民掌握一技之長。累計投入34萬(wan) 元幫助縣鄉(xiang) 貧困戶修建房屋、修繕學校、購買(mai) 生產(chan) 工具和生活用品慰問貧困戶等。曾被評為(wei) 拉薩市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高級示範社。

  2.西藏天地綠色飲品發展有限公司,致力於(yu) 西藏青稞啤酒的研發、生產(chan) 和銷售,年產(chan) 20萬(wan) 噸青稞啤酒,各項指標均達到GB/T4927優(you) 級標準。在青稞淺色啤酒、黑啤酒釀造等方麵形成3項技術成果,獲得發明專(zhuan) 利6項,通過HACCP體(ti) 係和ISO14001體(ti) 係認證。解決(jue) 80餘(yu) 名農(nong) 牧民子女就業(ye) ,人均年收入6萬(wan) 元。以產(chan) 業(ye) 扶貧方式帶動群眾(zhong) 增收,青稞收購價(jia) 格高出市場20%以上。曾獲拉薩市質量管理優(you) 秀獎。

  3.西藏騰通物流有限公司,致力於(yu) 發展傳(chuan) 統快遞和物流樞紐建設,全區92個(ge) 網點遍布每一個(ge) 縣級區域,有完善的市縣鄉(xiang) 級終端網絡、中轉運輸網絡和信息網絡,推進快遞下鄉(xiang) 進村。進出港業(ye) 務量從(cong) 2015年的150萬(wan) 票提升至2021年的760萬(wan) 票,同比增長5倍,年累計快遞服務760萬(wan) 人次,涵蓋西藏所有快遞業(ye) 務需求的客戶,直接提供就業(ye) 崗位300多個(ge) 。曾被評為(wei) 全區非公有製經濟組織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

  4.拉薩申通快遞發展有限公司,積極發動社會(hui) 各界愛心團體(ti) 籌措慰問物資,組織專(zhuan) 車將慰問物資送到村民手中,幫助村民過冬禦寒。與(yu) 日喀則市仲巴縣達熱村開展“一對一”扶貧活動,為(wei) 當地殘障家庭提供生活保障。組織全區郵政快遞行業(ye) 開展安全生產(chan) 技能培訓、職業(ye) 技能競賽活動。曾獲全國郵政行業(ye) 先進集體(ti) 稱號。

  5.域上和美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把促進西藏區域經濟、文化交流作為(wei) 企業(ye) 責任,探索藏文化傳(chuan) 播發展與(yu) 文化旅遊市場化的道路,以“就業(ye) 收入+間接應收”的方式激發農(nong) 牧民內(nei) 生動力,增加農(nong) 牧民收入,累計解決(jue) 當地就業(ye) 近萬(wan) 人次,支付勞動報酬3億(yi) 元。組織參加《我和我的祖國》千人合唱等活動,連續支持公益活動、公益演出,組織雙湖縣貧困學生觀看《文成公主》大型實景劇。曾獲拉薩市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ti) 。

  6.白朗縣嘎吉都宗種植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積極搭建組織、機製、實體(ti) “三個(ge) 平台”,按照“黨(dang) 支部+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基地+農(nong) 戶”的發展模式,爭(zheng) 取重點涉農(nong) 產(chan) 業(ye) 項目2個(ge) 、爭(zheng) 取扶持資金245萬(wan) 元,2021年,幫助群眾(zhong) 銷售青稞良種183萬(wan) 斤,實現收入629萬(wan) 元,農(nong) 業(ye) 機械托管收入184萬(wan) 元,盈利812萬(wan) 元,兌(dui) 現社員分紅311萬(wan) 元,兌(dui) 現勞務工資40餘(yu) 萬(wan) 元。曾獲國家農(nong) 民合作社示範社。

  7.康馬縣涅如堆鄉(xiang) 藏係綿羊育肥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按照“立草為(wei) 業(ye) 、種草養(yang) 畜”的發展思路,開辟2.3萬(wan) 畝(mu) 人工飼草基地,引導農(nong) 牧民參與(yu) 人工種草、牛羊養(yang) 殖,做大做強“涅如牧草”“藏係綿羊”等特色農(nong) 畜產(chan) 品,累計生產(chan) 青幹草8000餘(yu) 噸、產(chan) 值2400餘(yu) 萬(wan) 元,實現銷售收入1600餘(yu) 萬(wan) 元,勞務收入520餘(yu) 萬(wan) 元,產(chan) 業(ye) 分紅360萬(wan) 元。2021年實現總收入523萬(wan) 元,盈餘(yu) 206萬(wan) 元,分紅盈餘(yu) 50餘(yu) 萬(wan) 元。曾獲全國科普惠農(nong) 興(xing) 村先進單位稱號。

  8.崗巴縣門德村綿羊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采用“村集體(ti) +黨(dang) 支部+合作社+社員”模式,積極發展壯大當地養(yang) 殖業(ye) ,為(wei) 群眾(zhong) 分紅119萬(wan) 元,村集體(ti) 分紅35萬(wan) 元,物資分紅25萬(wan) 元,創收322萬(wan) 元。開展試驗配種,推進“兩(liang) 年三胎”繁育技術項目實施,提高了母畜生產(chan) 率,提升繁殖能力。實施的“黑綿羊保種”“短期育肥”等項目,擴大綿羊養(yang) 殖規模,提高綿羊出欄率。曾獲日喀則市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市級示範社。

  9.中華人民共和國吉隆海關(guan) ,突出“互聯網+”科技應用,優(you) 化縮減口岸通關(guan) 作業(ye) 環節和口岸營商環境,2021年全年整體(ti) 通關(guan) 時間減少21.38%,為(wei) 7家外貿企業(ye) 28份報關(guan) 單免除吊裝移位倉(cang) 儲(chu) 費3.36萬(wan) 元。首次完成口岸衛生監督分級管理,對餐飲、食品銷售單位全麵普查。完成監督386家次,提升口岸食品安全保障。完成口岸食品安全抽檢62批次,飲用水水樣抽檢24批次,公共場所用品抽檢318批次,保障口岸安全。曾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10.日喀則市總工會(hui) ,著重從(cong) 就業(ye) 創業(ye) 等8個(ge) 方麵精準實施幫扶,開展入戶調查,精準識別,製定幫扶措施,累計籌集資金317萬(wan) 元,走訪慰問困難職工4298戶次,向890名困難農(nong) 民工子女發放“圓夢大學·送溫暖”資金178萬(wan) 元,向4728戶次困難職工發放幫扶救助資金1562萬(wan) 元,深入走訪困難企業(ye) 職工家庭,精準施策,為(wei) 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作出貢獻。曾獲西藏自治區文明單位稱號。

  11.乃東(dong) 區民族嘩嘰手工編織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傳(chuan) 承“澤帖爾”民間工藝和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對原材料、紡織進行研究和試驗,多次改進創新,提高質量,實現種類多元化。“澤帖爾”產(chan) 品的各項指標合格,經國家權威機構鑒定檢驗均屬“一等品”。幫助127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殘疾人和易地搬遷戶穩定就業(ye) 。曾獲國家農(nong) 民合作社示範社。

  12.山南貢桑禽業(ye) 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積極規範科學養(yang) 殖,保證禽產(chan) 品質量安全可靠。2021年,出欄雞苗、成雞、鴨子48.74萬(wan) 隻,出產(chan) 鮮雞蛋370萬(wan) 枚,年銷售額2674.18萬(wan) 元。采取“公司與(yu) 農(nong) 戶聯養(yang) ”模式,為(wei) 9縣區農(nong) 戶以及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培育發放藏雞苗9萬(wan) 餘(yu) 隻。輻射帶動農(nong) 牧民家庭130餘(yu) 戶,免費為(wei) 養(yang) 殖戶提供養(yang) 殖培訓、養(yang) 殖器具、獸(shou) 藥及技術指導。曾獲國家農(nong) 民合作社示範社。

  13.山南邊境管理支隊玉麥邊境派出所,始終鑄牢“家是玉麥,國是中國,守邊放牧是職責”的堅定信念,實施“陽光黨(dang) 務”工程,打造“邊境黨(dang) 建紅色長廊”等黨(dang) 建特色品牌,開展“五訪五問三解決(jue) ”活動。排查矛盾隱患、調解勞資糾紛,協調就業(ye) 崗位,為(wei) 轄區學校贈送兒(er) 童讀物,為(wei) 邊民聯係藥材商收購貝母等特產(chan) ,幫助群眾(zhong) 增收42萬(wan) 元,確保社會(hui) 大局穩定。曾獲公安部一級公安派出所稱號。

  14.西藏桑昂曲宗生態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是林芝市最大的大米等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企業(ye) ,先後對苦蕎啤酒研發、雞爪穀風味啤酒工藝升級,市場需求量提高至85%,對察隅大米和雞爪穀進行地理標識產(chan) 品保護認證。2019年,生產(chan) 察隅大米84.13噸,銷售量100%。2021年,糧食加工生產(chan) 35.4噸,生產(chan) 雪巔57啤酒224噸,為(wei) 35個(ge) 學校供應糧油。曾獲林芝市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ti) 稱號。

  15.丁青縣津鵬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投資1250萬(wan) 元,建設丁青縣農(nong) 業(ye) 生態產(chan) 業(ye) 園項目,對蔬菜種植基地棚室進行升級改造,開展蔬菜、水果、花卉種植。投資500萬(wan) 元實施丁青縣覺恩鄉(xiang) 紅土豆種植基地項目,打造試驗田,規模化種植紅土豆。開展農(nong) 牧民種植技術培訓,打造一批“土專(zhuan) 家”“田秀才”,使扶貧產(chan) 業(ye) 得到穩定發展。曾獲昌都市脫貧攻堅組織創新先進單位稱號。

  16.察雅縣麥堆金銀手工藝傳(chuan) 承合作有限公司,堅持以農(nong) 民增收為(wei) 核心,產(chan) 業(ye) 發展為(wei) 導向,發展和傳(chuan) 承民族特色文化藝術產(chan) 業(ye) ,傳(chuan) 授農(nong) 牧民金銀加工手工藝、金銀銅加工技藝和銷售技能。組織參加全國各地技藝文化交流,宣傳(chuan) 傳(chuan) 統麥堆金銀加工技藝,投資500萬(wan) 元培養(yang) 民族手工藝人才、新建廠房,項目帶動當地群眾(zhong) 52人就業(ye) ,傳(chuan) 承發展金銀手工藝技術。該公司的技藝曾被評為(wei) 西藏昌都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

  17.雙湖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大力弘揚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以“改進作風、狠抓落實”為(wei) 契機,充分發揮市場監管作用,有效維護市場秩序,不論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有多偏有多遠,主動上門服務,手把手一對一幫助填報錄入年報數據。組織區外經營者把好的經營方法、經營模式傳(chuan) 授給當地經營者,為(wei) 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hui) 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曾獲全國市場監管係統先進集體(ti) 稱號。

  18.西藏那曲地區聶牌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以奶製品深加工為(wei) 突破口延伸產(chan) 業(ye) 鏈,實施“龍頭企業(ye) +合作組織+牧戶”利益聯結機製,2021年,累計兌(dui) 現收購農(nong) 畜產(chan) 品原材料資金754萬(wan) 元,發放工資197萬(wan) 元。申報“聶榮查吾拉犛牛”等6個(ge) 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chan) 品,與(yu) 區外9個(ge) 省27家企業(ye) 開展訂單式銷售合作。日均供應犛牛肉290.32斤、酸奶120斤、牛奶120斤,酥油、奶渣等其他乳製品產(chan) 量顯著提升。曾獲全區脫貧攻堅先進集體(ti) 稱號。

  19.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良種場,開展綿羊改良工作,培育推廣象雄半細毛羊,存欄2.8萬(wan) 隻,種群規模5500隻。成功通過認證農(nong) 產(chan) 品地理標誌,建立了多元化的技術孵化與(yu) 推廣體(ti) 係,成為(wei) 羊肉、羊毛產(chan) 品深加工、產(chan) 業(ye) 發展打造優(you) 質原料儲(chu) 備基地。培育養(yang) 殖合作社3家,示範戶50戶,每年向各養(yang) 殖合作社良種推廣500隻以上,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脫貧致富發揮了積極作用。曾獲全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係統先進集體(ti) 稱號。

  20.西藏崗仁布齊旅遊服務有限公司,不斷拓展業(ye) 務,延展產(chan) 業(ye) 鏈條,涵蓋犛牛運輸服務中心、沙石料場等七項主要業(ye) 務,開設帳篷賓館和餐飲服務店,為(wei) 遊客提供住宿、餐飲等休閑服務。2019年,犛牛運輸隊旅遊服務創收突破2196萬(wan) 元,人均勞務創收突破1.22萬(wan) 元、增收1.33萬(wan) 元。2020年至2021年,實現創收達1000餘(yu) 萬(wan) 元,分紅62萬(wan) 元。曾獲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組織創新先進單位稱號。

  21.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hui) 統一戰線工作部,修訂《西藏自治區實施〈宗教事務條例〉辦法》,製定《西藏藏傳(chuan) 佛教寺廟章程》,嚴(yan) 格宗教活動場所建設審批管理,常態化推進遵行“四條標準”教育實踐活動,製訂出台商會(hui) 改革和發展實施方案、商會(hui) 管理辦法。協調為(wei) 全區牧區免費捐贈2330台高原撿拾車,向西藏學校捐贈4310餘(yu) 萬(wan) 元教育課程和圖書(shu) 等實物以及49萬(wan) 元現金。曾獲西藏自治區級平安單位稱號。

  22.西藏自治區法製宣傳(chuan) 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開展法治宣傳(chuan) 教育活動14.21萬(wan) 餘(yu) 場次,組織法治講座1.23萬(wan) 餘(yu) 場次,發放宣傳(chuan) 資料1296萬(wan) 餘(yu) 份,受教育群眾(zhong) 2841萬(wan) 餘(yu) 人次。組織憲法知識線上考試、“憲法宣傳(chuan) 周”等活動。創作自治區憲法主題歌曲《守護》、“我與(yu) 憲法”主題微視頻,打造50餘(yu) 處憲法法治文化活動場所,建成自治區普法成果陳列館,建立657個(ge) 全區民營企業(ye) 普法聯係點。曾獲全國司法行政係統十佳新媒體(ti) 案例獎。

  23.西藏自治區藏醫院,推動453種醫療製劑藏藥、86種藏藥飲片納入醫保乙類和甲類藥品。投入48萬(wan) 元藏藥開展義(yi) 診巡診,惠及26萬(wan) 名群眾(zhong) 。捐贈防疫藏藥九味防瘟香囊、催湯衝(chong) 劑。組織參與(yu) 新冠肺炎藏醫藥診療防治方案第一、二、三版(藏漢版)。開展“藏醫防治疫病經典驗方挖掘整理研究”等5個(ge) 課題研究。曾獲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ti) 稱號。

  24.中交二航局西藏建設有限公司,先後參與(yu) 拉薩柳梧大橋、國道318覺巴山隧道等項目建設,承接工程9項,合同額約36億(yi) 元,累計實現利稅3491萬(wan) 元。公司在基礎設施建設、脫貧攻堅、帶動就業(ye) 增收等方麵積極作為(wei) ,紮實推進企地共建,增強民族團結,招聘西藏籍應屆畢業(ye) 生28人,農(nong) 牧民用工3000人次,雇用當地機械設備1000多台套,有力助推了西藏交通建設的發展。曾獲西藏自治區就業(ye) 創業(ye) 先進集體(ti) 稱號。

  25.西藏礦業(ye) 資產(chan) 經營有限公司,自戰略重組以來,實現扭虧(kui) 為(wei) 盈,2021年,營業(ye) 收入6.09億(yi) 元,實現利潤總額1.77億(yi) 元,上繳稅金7908.45萬(wan) 元,鋰精礦產(chan) 量7882.9噸,鉻鐵礦產(chan) 量140003.85噸,銷售鉻鐵礦139396.12噸,鋰類產(chan) 品21775.84噸。啟動西藏紮布耶鹽湖綠色綜合開發利用萬(wan) 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吸附+雙極膜電解生產(chan) 氫氧化鋰100噸中試項目和山南曲鬆縣羅布莎Ⅰ、Ⅱ礦群南部鉻鐵礦改擴建項目。曾獲中國寶武集團退資壓減工作優(you) 秀單位稱號。

  26.華電西藏能源有限公司大古水電分公司,創造了“一年四投、當年全投”的西藏大型水電工程速度記錄,年度發電11.26億(yi) 千瓦時,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10項、國家專(zhuan) 利91項、省部級工法17項、省部級QC成果23項。投資2600萬(wan) 元建成移民新村,投資4875萬(wan) 元建設扶貧就業(ye) 樓,群眾(zhong) 每年獲得60多萬(wan) 元穩定收益。吸納56台車輛參與(yu) 工程運輸,長期提供300餘(yu) 個(ge) 用工崗位,群眾(zhong) 增收約9400萬(wan) 元。曾獲全區脫貧攻堅先進集體(ti) 稱號。

  27.華能西藏雅魯藏布江水電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加查水電廠,累計發電20億(yi) 千瓦時,獲得15項科技創新成果專(zhuan) 利。放流魚苗5.7萬(wan) 尾,魚道過魚4萬(wan) 尾,實施植被綠化13萬(wan) 平方米,栽植苗木約4760棵。先後組建6批次駐村隊伍,派出優(you) 秀幹部18人次,向駐村點捐助110餘(yu) 萬(wan) 元,不斷改善駐村點基礎設施,得到了當地政府和群眾(zhong) 的一致好評。曾獲全國“安康杯”競賽活動優(you) 秀組織單位稱號。

  28.川藏鐵路有限公司工程技術部,累計完成地勘工作量17904孔1057599米,建成全路唯一的川藏鐵路地質陳列室,展示高精度岩芯844組、岩石手標本199組。142個(ge) 隧道工區中136個(ge) 采用高度機械化配套,實現重難點控製性隧道工程提前進洞。研究推進林芝動車所等十餘(yu) 項重大技術方案。初步完成“一平台五係統”搭建,新增升級58項定製模塊,上線超前地質預報等27項模塊,完成砂石料管理等18項模塊研發。曾獲川藏鐵路有限公司先進集體(ti) 稱號。

  29.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新建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CZXZZQ-1標段項目經理部,強化工藝工法,提高作業(ye) 層工藝控製標準,建立全線推廣的標準化樣板工程。組織科研攻關(guan) ,參與(yu) 國家重點研發項目4個(ge) ,集團重大科研項目課題5個(ge) ,企業(ye) 技術標準7項,發明專(zhuan) 利40項,軟件著作17項,專(zhuan) 著3項,軟件係統8項,工法35項,論文115篇,省部級及以上科技進步獎2項。曾獲川藏鐵路公司勞動競賽優(you) 勝單位稱號。

  30.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拉林鐵路工程指揮部,擔負著新建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8標工程施工任務,製定沿線環境保護專(zhuan) 項方案,細化隧道施工、防風固沙、渣場綠化等方案,推進臨(lin) 時用地複墾複綠,嚴(yan) 格驗收苗木質量,加強種植後養(yang) 護、修剪、除蟲除病工作,主動對沿線兩(liang) 塊沙地進行治理,種植沙柳等樹種,綠化種樹麵積1000多畝(mu) ,為(wei) 建設高原精品鐵路提供環境保障。曾獲四川省工人先鋒號稱號。

  31.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拉林鐵路工程指揮部,克服風積沙、強岩爆、高地溫、軟岩大變形等不良地質困難,科學有序推進新建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3標和5標車站、橋梁、隧道的建設工作,完成了拉林鐵路重難點全線控製性工程任務。開展“大幹120天”“ 秋冬會(hui) 戰”“再戰雪域高原、建功川藏鐵路”勞動競賽。項目成果申報10多項省級工法和發明專(zhuan) 利。曾獲西藏鐵路建設有限公司標準化施工指揮部稱號。

  32.中鐵九局集團有限公司拉林鐵路工程指揮部,克服風沙、危岩落石等工程地質難題,製訂切實可行的推進措施,圍繞以傑德秀1號隧道為(wei) 主線,朗賽嶺隧道為(wei) 關(guan) 鍵,羊嘎101省道特大橋為(wei) 重點,科技攻關(guan) 為(wei) 手段,大型臨(lin) 時設施建設、路基地基處理施工為(wei) 先行,實施區段化平行流水作業(ye) ,強化現場組織與(yu) 管理,圓滿完成路基、橋涵、隧道施工任務。曾獲拉林鐵路標準化文明工地稱號。

  33.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拉林鐵路工程指揮部,承擔拉林鐵路土建一標和全線鋪軌等施工任務,修訂《工程質量管理辦法》,建立健全質量生產(chan) 責任製,確定“一隧一橋一路”的精品工程樣板示範段,成立精品工程創建領導小組,編製精品工程創建方案規劃。累計租賃地方機械2274萬(wan) 元,購買(mai) 當地材料7669萬(wan) 元,雇傭(yong) 當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280人次,資金支出1460萬(wan) 元。免費承建拉薩淨土健康動物園停車場。曾獲西藏工人先鋒號稱號。

  34.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拉林鐵路工程指揮部,圍繞隧道施工地質軟弱圍岩差等特點,研究撰寫(xie) 《高海拔高寒地區軟弱圍岩隧道施工的策略與(yu) 方案》論文,榮獲上級部門工法獎。增加就業(ye) 1.3萬(wan) 人次,安全知識宣傳(chuan) 教育率達到100%。主動參與(yu) “4·25”日喀則5.9級地震救災,將募集善款2.5萬(wan) 元送到災區。曾獲西藏鐵路建設有限公司標準化文明工地稱號。

  35.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拉林鐵路工程指揮部,組建技術攻關(guan) 小組,研究施工難題,提出增設江木拉隧道橫洞和達嘎拉隧道2#斜井的施工方案,集中精力攻克跨雅江大橋橋墩基礎施工、強岩爆安全施工、高地溫施工保障和高原隧道通風技術。製定《隧道坍塌事故應急預案》等11項安全應急預案,開展勞動競賽和“安康杯”競賽活動,激發參建職工的勞動熱情。曾獲西藏鐵路建設有限公司2021年拉林鐵路順利實現“6·25”開通先進單位稱號。

  36.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拉林鐵路四電工程指揮部,先後研製倒裝式整體(ti) 腕臂預配平台、剛性吊弦全自動加工平台等設備和工具,提高了施工效率,減少人工數量和成本,降低施工安全風險,獲得國家專(zhuan) 利局受理實用新型專(zhuan) 利5項、QC上報6項、論文8篇、合理化建議11項、工法總結2篇,提升“四電”專(zhuan) 業(ye) 施工裝備水平。曾獲集團公司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稱號。

  37.河南長城鐵路工程建設谘詢有限公司拉林鐵路工程指揮部,製定50餘(yu) 項管理製度和監理人員工作考核辦法,采取巡視檢查、添乘、旁站、平行和見證試驗等手段,消除安全質量隱患。嚴(yan) 格原材料報驗程序,加強原材料質量控製。落實質量安全紅線管理規定,對安全問題納入問題發現庫,督促施工單位整改。加強冬季架梁防滑防凍措施、高處作業(ye) 安全防護及設備維護保養(yang) 工作。曾獲西藏鐵路建設有限公司2021年拉林鐵路順利實現“6·25”開通先進單位稱號。

  38.中鐵廣州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拉林鐵路工程指揮部,成立《大跨度中承式鋼管砼拱橋施工技術及標準研究》課題小組、QC攻關(guan) 小組,對深水基礎等重難點進行攻關(guan) ,召開專(zhuan) 家評審會(hui) ,製定鋼管拱架設方案、鋼管拱混凝土頂升方案、複雜施工等專(zhuan) 項方案。獲得4項國家發明專(zhuan) 利、實用新型專(zhuan) 利授權6項、省部級工法7項。從(cong) 開工以來,實現安全生產(chan) 940天。榮獲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hui) 火車頭獎杯稱號。

  39.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地勘岩土工程設計研究院拉林項目部,開展測繪、勘探等多項地質專(zhuan) 題科研攻關(guan) ,累計完成淺孔鑽探 29.98 萬(wan) 米、深孔鑽探 2.25 萬(wan) 米,物探146公裏。麵臨(lin) 高地溫、軟岩大變形等特殊不良地質和隧道地質難題,製定個(ge) 性化方案,開展施工巡查、綜合地質分析 3375 次,完成變更設計 189 個(ge) 。完成《雅魯藏布江縫合帶工程地質特性及對鐵路工程的影響研究》等專(zhuan) 題研究。曾獲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開展“職工生態林”建設活動

    近日,西藏自治區總工會組織機關及直屬單位幹部職工、教育係統、邊防、消防、衛生係統、區氣象局、區水利廳、生態監測中心、中鐵、中石油、郵政、交通係統等19家產業(係統)、機關、企事業單位工會開展建設“職工生態林”活動。[詳細]
  • 網評:從西藏支援吉滬物資 看雪域高原的綠色發展

    進入3月份以來,吉林、上海等地麵臨奧密克戎變異株的襲擊,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決定向上海市、吉林省緊急支援部分抗疫生活物資,這批物資包括支援上海市100噸犛牛肉和3000噸天然飲用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