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江蘇省第九批援藏幹部張勇:跨越千山萬水 隻為這方淨土

發布時間:2022-06-22 09:57:00來源: 拉薩日報

  巍巍群山、朵朵白雲(yun) 、遍地牛羊、淳樸笑臉,這是廣大遊客對於(yu) 西藏美好的印象。然而,這一切對於(yu) 遠離家鄉(xiang) 親(qin) 人、一待就是三年的援藏幹部們(men) 來說,卻有著更深層次的理解與(yu) 感悟:高寒、缺氧、工作之餘(yu) 的孤獨與(yu) 思念……

  張勇,三年前經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派遣,作為(wei) 江蘇省第九批援藏幹部,在拉薩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的崗位上默默付出,把拉薩當做第二故鄉(xiang) ,用心用情在雪域高原書(shu) 寫(xie) 著無悔的援藏人生。

  遠離家鄉(xiang) 無悔選擇

  2019年,張勇瞞著家人,報名參加了江蘇省第九批援藏幹部的選拔。專(zhuan) 業(ye) 條件、身體(ti) 素質、業(ye) 務能力等因素成了硬性要求,張勇一路過關(guan) 斬將,最後如願入選。高興(xing) 之餘(yu) ,張勇愁的是如何開口向家人說明援藏之事。小時候,母親(qin) 都是第一個(ge) 支持他決(jue) 定的人。果不其然,說服了母親(qin) ,父親(qin) 、愛人和女兒(er) 也一個(ge) 個(ge) 迎刃而解。

  三年,一千多個(ge) 日夜。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張勇的愛人也在江蘇環保係統工作,平時工作也沒有一個(ge) 準點,照顧正處於(yu) 青春期女兒(er) 的重任不得不落到年邁的父母肩上。

  援藏的日子到了,張勇背起行囊,義(yi) 無反顧地踏上了征程。對於(yu) 父母,他心存愧疚,把自己拉扯大不說,還得照顧自己的女兒(er) ;對於(yu) 愛人,他心存感激,有苦從(cong) 來不說,總是默默地在背後付出;對於(yu) 女兒(er) ,他心存虧(kui) 欠,缺失了父親(qin) 堅實背膀的依靠。張勇無數次默念著,但從(cong) 未訴之他人。

  隨著援藏屆滿的臨(lin) 近,今年四月發生的一件事情,讓張勇想起來都後怕。父親(qin) 突然患上腦梗,處於(yu) 半昏迷狀態。由於(yu) 全國疫情防控的需要,父母所在的城市人員都不能跨區域流動,醫院救護車處於(yu) 超負荷狀態,不能及時趕去。處於(yu) 臨(lin) 近城市的妹妹和妻子也都不能趕往照顧,身邊隻有母親(qin) 和在校就學的女兒(er) 。家人在外地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愛莫能助。最後鄰居得知情況後,及時將父親(qin) 送往醫院,才得以轉危為(wei) 安。張勇每次提及此事,都不免自責,總是以“自古都是忠孝兩(liang) 難全”的理由來寬慰自己。

  傾(qing) 力援藏 貢獻才智

  在任職拉薩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後,局黨(dang) 組考慮到張勇文字功底紮實和精通環評工作的實際,讓其分管局辦公室和環評科,聯係墨竹工卡縣、達孜區生態環境分局。三年的援藏生涯,張勇把援藏工作作為(wei) 提升自我的磨刀石、幹事創業(ye) 的大舞台,無私地貢獻著自己的聰明才智。

  深入一線摸清環保情況。在多方麵了解情況的基礎上,張勇認為(wei) ,拉薩生態環境最大的隱患是礦山開發帶來的環境汙染。在上任不到20天的時間裏,他克服高原反應帶來的身體(ti) 不適,對全市重點礦企進行了實地調研,最終形成《拉薩市尾礦庫環境安全狀況調研報告》等多篇調研材料,向市政府提交“整治禁燃區使用和銷售高汙染燃料”等工作建議。定期調度推進拉薩市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工作,推動改革措施落地生效。他還積極做好配合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相關(guan) 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把先進的環保經驗引進來。張勇結合工作實際,積極推動江蘇環保先進經驗落地拉薩,積極推動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健全完善源頭預防的環境監管體(ti) 係。他牽頭製定了拉薩市生態環境局《深化“放管服”改革年度工作方案》,安排工作人員到“政務服務大廳”集中辦公,所有事項“一個(ge) 窗口辦理”,積極完善“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環評審批、排汙許可等主要辦事事項全程網辦。動態調整權責清單,取消權力事項9項,將11類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權下放至縣(區)分局。製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jia) 與(yu) 排汙許可審批程序規定》,明確辦理流程和辦理時限,辦事時限壓縮至國家法定時限的40%。成立局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委員會(hui) ,重大項目、敏感項目集體(ti) 研究。共審批建設項目環評文件490個(ge) ,政務服務工作多次得到市領導的肯定與(yu) 表揚。

  服務複工複產(chan) 成效明顯。疫情期間,為(wei) 推動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張勇製定拉薩市生態環境局《服務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八條措施》,及時發布環評審批正麵清單,對部分項目實行豁免管理或“告知承諾製”審批,助推項目盡快投產(chan) 。製定《局領導服務縣(區)工作方案》,確保了每年年初所有局領導主動到縣(區)上門服務,提供政策谘詢和技術支持。在2020年,全市審批建設項目環評文件數量同比增長35.6%,實現疫情期間逆勢增長。

  構建“三線一單”和“排汙許可”環境監管體(ti) 係。張勇積極爭(zheng) 取財政資金505萬(wan) 元編製市級“三線一單”。通過科學編製,2021年底市政府印發《拉薩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意見》,確保了環保相關(guan) 工作規範運行。為(wei) 完成生態環境部“2020年底全麵完成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清理整頓和發證登記”要求,張勇和分管科室同誌克服時間緊、任務重、人手少、恰逢疫情等困難,及時製定發布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要求和辦理程序。

  用心用情 以心換心

  在達孜工業(ye) 園區,西藏晨陽塗料有限公司負責人薛文明一提到張勇,就不停地說著感激的話。薛文明的企業(ye) 是達孜工業(ye) 園區2004年引進的塗料生產(chan) 企業(ye) ,因為(wei) 涉及到環保問題,被作為(wei) 環保部門重點監管對象,每季度都必須上報環評數據。一旦汙染數據超標,就得停產(chan) 整改。

  後來,張勇通過實地調研後發現,該企業(ye) 不涉及化工原料反應的生產(chan) ,不產(chan) 生危害空氣的有害物質,企業(ye) 生產(chan) 隻是物理原料的配比混合攪拌過程,不應納入重點監管的企業(ye) 範疇。張勇考慮到企業(ye) 的難處,為(wei) 了減少企業(ye) 不必要的支出,支持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ye) 在藏發展,他積極推動市縣兩(liang) 級環保部門將該企業(ye) 從(cong) 重點監管對象納入到簡化管理名錄,省去了企業(ye) 不少“麻煩事”。張勇這種敢於(yu) 擔當、主動作為(wei) 、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贏得了薛文明的高度讚揚。

  張勇分管局維穩工作,還主動前往單位駐村點,與(yu) 駐村隊員同吃同住同勞動,積極配合村“兩(liang) 委”班子解決(jue) 矛盾糾紛,幫助農(nong) 牧民解決(jue) 生產(chan) 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每季度上門看望結對幫扶的3戶群眾(zhong) 。最讓張勇感到欣慰的是,他結對幫扶的其中1戶困難群眾(zhong) ,有兩(liang) 個(ge) 孩子都已大學畢業(ye) ,都找到了滿意的工作。

  三年援藏人,一生援藏情。三年來,拉薩市在全國省會(hui) 城市中第一個(ge) 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命名,曲水縣、堆龍德慶區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命名,達東(dong) 村獲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命名……這些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張勇的辛勤付出,而援藏期間三年“考核優(you) 秀”“江蘇省脫貧攻堅暨對口幫扶支援合作先進個(ge) 人”等一係列個(ge) 人榮譽,也是對他的最大肯定和褒獎。

  張勇告訴記者:“三年的援藏工作即將結束,這是他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隨著時間的推移,會(hui) 顯得更加彌足珍貴,他會(hui) 一直關(guan) 心關(guan) 注這片高天厚土的發展變遷,祝福雪域高原明天會(hui) 更好。”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