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新時代西藏經濟建設取得的曆史性成就與啟示

發布時間:2022-10-12 10:01:00來源: 西藏日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專(zhuan) 題研討班上深刻指出:“新時代10年的偉(wei) 大變革,在黨(dang) 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yi) 。”深刻總結新時代西藏經濟建設的偉(wei) 大成就,有利於(yu) 我們(men) 更加深刻認識新時代、把握新時代、奮進新時代,譜寫(xie) 好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西藏篇章。

  一、新時代十年對西藏經濟建設具有裏程碑意義(yi)

  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jue) 西藏所有問題的關(guan) 鍵。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引領下,西藏堅持走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發展路子,堅定扛起“建設美麗(li) 幸福西藏、共圓偉(wei) 大複興(xing) 夢想”的曆史使命,緊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目標,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把握好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保穩定、護生態、促增長、控物價(jia) 、抓改革、擴開放、惠民生,注重投資消費雙拉動,著力發展七大特色產(chan) 業(ye) ,著力構建高質量發展的長效機製,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經過這十年,西藏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產(chan) 業(ye) 發展優(you) 勢加快形成,曆史性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與(yu) 全國一道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走上符合地方實際的高質量發展路子,呈現出欣欣向榮的蓬勃生機。這十年,對西藏經濟建設具有裏程碑意義(yi) 。

  二、新時代西藏經濟建設高質量發展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步入發展最好、變化最大、群眾(zhong) 得實惠最多的新時代,保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勢頭。

  經濟實力持續增強,發展基礎日益牢固。十年來,西藏經濟實現穩健快速增長,2021年西藏地區生產(chan) 總值突破2000億(yi) 元大關(guan) ,年均增長9.5%,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9個(ge) 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chan) 總值超過5.68萬(wan) 元,年均增長7.6%,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5個(ge) 百分點;經濟內(nei) 生基礎不斷夯實,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商品流通體(ti) 係與(yu) 消費市場環境的完善,消費品市場日趨活躍、規模持續擴大、實力顯著增強,為(wei) 西藏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和市場支持;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先後於(yu) 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21年分別突破400億(yi) 元、500億(yi) 元、600億(yi) 元、700億(yi) 元、800億(yi) 元;就財政能力而言,西藏財政收支規模連創新高,財政保障能力顯著提升,2012年至2021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量16420.6億(yi) 元,年均增長11.5%,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總量16152.9億(yi) 元,年均增長9.4%。

  基礎設施建設全麵加快,取得曆史性突破。十年來,西藏聚焦短板持續發力,基礎設施“網”基本形成,緩解了西藏經濟發展瓶頸製約。在交通方麵,綜合立體(ti) 交通體(ti) 係逐步完善,形成了以拉薩為(wei) 中心的三小時綜合交通圈,公路通車裏程突破12萬(wan) 公裏,高等級公路通車裏程突破1100公裏,鐵路運營裏程突破1300公裏,川藏鐵路全線開工,拉林鐵路建成通車,複興(xing) 號飛馳雪域高原,開辟國內(nei) 外航線150餘(yu) 條,區外國內(nei) 通航城市達62個(ge) ;在能源方麵,以水電為(wei) 主,油、氣和可再生能源互補的綠色能源體(ti) 係基本形成,基本解決(jue) 能源短缺的局麵,建成青藏、川藏、藏中、阿裏4條“電力天路”和一係列農(nong) 網、城網工程,主電網供電從(cong) 2012年覆蓋40個(ge) 縣區到2021年覆蓋全區74個(ge) 縣區,2015年首次實現藏電外送,截至2021年底,已累計完成清潔電力外送超過91億(yi) 千瓦時;在水利方麵,不斷築牢水利基礎,完善現代水利工程體(ti) 係,雅礱、恰央等水庫以及拉洛、旁多等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全區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過15.64億(yi) 立方米,有效促進區域水資源配置,同時對雅魯藏布江、瀾滄江和怒江等重要河流重點河段進行了治理,建成滿拉、雅礱、澎波等大中型灌區,重點灌區與(yu) 節水增效工程深入實施,結束了西藏靠天吃飯、靠自然抗旱調洪的曆史,全區農(nong) 村人口安全飲水普及率達到100%;在新基礎設施建設方麵,信息化設施繁榮發展,夯實數字經濟之基,5G基站基本實現縣區全覆蓋,99%以上的行政村通光纖、通寬帶、通4G,建成電子政務網、農(nong) 村綜合服務信息平台等功能性網絡,推動數據資源匯聚融通應用,同時,拉薩區域性國際通信業(ye) 務出入口局正式開通,有效支撐了南亞(ya) 數字大通道建設。

  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加快構建,經濟發展效率持續改善。十年來,西藏以綠色為(wei) 底色,嚴(yan) 格限製高能耗、高汙染、高排放行業(ye) 發展,產(chan) 業(ye) 結構實現優(you) 化與(yu) 升級。西藏農(nong) 牧業(ye) 在守住安全底線的前提下,呈現跨越式發展態勢,從(cong) 傳(chuan) 統向現代轉型。以“優(you) 勢區域、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優(you) 勢資源、優(you) 先發展”和“大力推進生態農(nong) 牧業(ye) ”為(wei) 基本思路,加快農(nong) 牧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把特色產(chan) 業(ye) 開發作為(wei) 農(nong) 牧業(ye) 經濟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農(nong) 牧業(ye) 技術投入力度,扶持龍頭企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狠抓現代農(nong) 牧業(ye) 示範區和高原特色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帶建設,農(nong) 業(ye) 機械化為(wei) 重點的耕作方式加快變革,一批“藏”字拳頭產(chan) 品暢銷區內(nei) 外甚至海內(nei) 外,標誌著農(nong) 牧業(ye) 現代化水平邁向新台階。西藏牧業(ye) 突出草原生態保護優(you) 先,牲畜總存、出欄呈小幅減少趨勢,但養(yang) 殖技術的科學化、現代化水平和牲畜生產(chan) 性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肉奶產(chan) 量總體(ti) 呈穩步上升的態勢。西藏工業(ye) 迅速發展,產(chan) 業(ye) 體(ti) 係日臻完善。2021年全區工業(ye) 增加值189.9億(yi) 元,是2012年的3.3倍,2018年工業(ye) 增加值首次突破100億(yi) 元大關(guan) ,逐步構建起了清潔能源、采礦、建材、藏醫藥、天然飲用水、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民族手工、高新技術製造為(wei) 主的特色工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西藏旅遊業(ye) 快速發展,充分利用旅遊資源優(you) 勢,把旅遊業(ye) 作為(wei) 永久性“朝陽產(chan) 業(ye) ”來大力扶持和培育,繁榮了消費市場,並帶動了第三產(chan) 業(ye) 快速提升。

  創新引領發展能力趨強,新經濟蓄勢待發。十年來,西藏秉持“越是欠發達地區越要創新”的要求,圍繞“服務保障國家重大戰略和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目標,持續推進創新驅動戰略,創新成果不斷取得新進展,科技創新成為(wei) 西藏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西藏科技進步貢獻率從(cong) 2012年的35%增長至“十三五”末的45.6%。以工業(ye) 為(wei) 例,西藏中小企業(ye) 創新動力增強,培育了一批國家級和自治區級工業(ye) 創新企業(ye) ,輕工業(ye) 高原高壓鍋實現了技術突破,產(chan) 品整體(ti) 技術和高原適應性方麵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nei) 外空白。西藏數字產(chan) 業(ye) 化加快演進,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加速,數字產(chan) 業(ye) 化延伸至電子信息製造、信息係統生產(chan) 、信息係統監督、數字儲(chu) 存與(yu) 運算、智能服務等領域,彌補多項數字產(chan) 業(ye) 鏈條的空白。2021年,西藏數字經濟增加值186.82億(yi) 元,規模以上數字經濟企業(ye) 達17家。

  改革開放全麵深化,經濟活力增強。十年來,西藏堅持“慎重穩進”方針,深入推進改革開放,推動重要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據統計,“十三五”時期,西藏市場主體(ti) 已達到36.5萬(wan) 戶,新增減稅降費達1051億(yi) 元,政策不斷給力、稅收支持不斷加碼、市場主體(ti) 獲得感不斷提升。同時,持續發揮自身區位優(you) 勢,不斷夯實開放基礎,著力打通南亞(ya) 大通道,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拉薩航空口岸功能不斷提升,裏孜、陳塘、日屋等口岸開放積極推進,與(yu) 尼泊爾等周邊國家交流合作不斷深化,對外開放積極推進。

  社會(hui) 全麵發展進步,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始終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有力保障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經濟收入,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曆史性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了曆史性跨越。西藏80%以上的財政支出用於(yu) 民生重點領域,基本公共服務全麵提升,實現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nong) 村社會(hui) 養(yang) 老保險和城鄉(xiang) 最低生活保障等製度全覆蓋,建製村直接通郵比例達100%,快遞服務全覆蓋。西藏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了1.5倍和近2倍,城鄉(xiang) 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居民消費能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在衣食住行、教育文娛、醫療衛生等方麵全麵得到改善。

  三、新時代西藏經濟建設啟示

  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在於(yu) 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的堅強領導,根本在於(yu)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特別是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的科學指導,根本在於(yu)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西藏工作重要論述和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的科學指引,也離不開中央和國家機關(guan) 部委、對口支援省市、中央企業(ye) 在資金、項目和人才等方麵的大力支援。

  必須堅決(jue) 擁護“兩(liang) 個(ge) 確立”,奮力譜寫(xie) 新西藏現代化建設新篇章。積極引導廣大幹部群眾(zhong) 堅定不移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繼續前進,堅定不移跟黨(dang) 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錨定“四件大事”和“四個(ge) 確保”,著力推進“四個(ge) 創建”,努力做到“四個(ge) 走在前列”,奮力譜寫(xie) 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建設新篇章。

  必須全麵貫徹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習(xi) 近平經濟思想針對新時代發展深層次矛盾,統籌國內(nei) 外經濟運行麵臨(lin) 的風險挑戰,擘畫推動了關(guan) 乎基礎和全局的一係列重大發展戰略,為(wei) 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you) 勢、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要認真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經濟思想,汲取真理力量指導實踐,解決(jue) 影響西藏加快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必須全麵貫徹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所有的發展都要堅持“三個(ge) 賦予一個(ge) 有利於(yu) ”原則,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突出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注重創新驅動發展,以優(you) 化空間發展格局為(wei) 切入點,以要素和設施建設為(wei) 支撐,以現代治理體(ti) 係為(wei) 保障,全麵深化改革開放,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推動西藏高質量發展。(作者單位: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黨(dang) 校)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