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三江源多地連續降水日數突破曆史同期極值

發布時間:2022-11-08 11:2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圖為(wei) 黃河源頭瑪多出現積雪,藏野驢群在雪地裏行走。 祁緒龍 攝

  記者5日從(cong) 青海省氣候中心獲悉,今年入秋以來(9月1日-10月30日,下同),青海全省降水量總體(ti) 呈前少後多、南多北少分布。其中10月下旬降水量偏多幅度最大,三江源地區多地連續降水日數突破或接近曆史同期極值。

  三江源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3500米-4800米,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素有“中華水塔”“亞(ya) 洲水塔”之稱;同時三江源也是全球氣候變化敏感區和生態環境脆弱區,是重要的碳匯集區,其生態係統屬於(yu) 中國“生態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青海省氣候中心氣候監測服務室負責人馮(feng) 曉莉介紹,今年入秋以來,青海全省降水量總體(ti) 接近常年,但時空分布不均,總體(ti) 呈前少後多、南多北少分布。10月下旬降水量偏多幅度最大,三江源地區降水日數為(wei) 1961年以來同期第3多,多地連續降水日數突破或接近曆史同期極值;全省重度連陰雨頻次創曆史同期最多,連陰雨過程多、累計雨量大、持續時間長。受其影響,三江源部分地區降水偏多致使積雪融化緩慢、持續時間較長。


圖為(wei) 黃河源頭瑪多,犛牛群在雪地中覓食。 祁緒龍 攝

  數據顯示,今年入秋以來,青海全省平均降水日數為(wei) 23.4天,較常年同期偏多2.1天,其中三江源地區平均降水日數為(wei) 36.5天,較常年同期偏多6.8天,僅(jin) 次於(yu) 2017和2018年,為(wei) 1961年以來同期第3多。玉樹最長連續降水日數達25天,創曆史同期最長;沱沱河、囊謙最長連續降水日數分別為(wei) 19天、24天,為(wei) 曆史同期第2多。

  “入秋以來,我省連陰雨天氣主要出現在三江源及東(dong) 部地區,是受華西秋雨影響最顯著的區域。8月下旬以來,三江源地區、祁連山區以及尖紮共出現3次連陰雨過程,主要集中在8月底至9月初、9月中下旬、10月中下旬,連陰雨單次過程雨量為(wei) 10.3~84.5毫米,地處三江源腹地的甘德、囊謙、班瑪最大過程雨量在50毫米以上,囊謙過程雨量最大、達84.5毫米。同時雜多、囊謙連陰雨天數創曆史同期最長。”馮(feng) 曉莉分析說。

  馮(feng) 曉莉表示,今年入秋以來,三江源多降水天氣過程,尤其是10月下旬,降水偏多明顯。受此影響,高海拔地區出現不同程度積雪,其中瑪多、清水河、同德、雜多均出現6厘米以上積雪,稱多清水河、稱多永郎達鄉(xiang) 6厘米以上積雪已持續7天,根據青海省《氣象災害分級指標》,稱多清水河、稱多永郎達鄉(xiang) 達到輕度雪災標準。預計,11月,三江源地區降水偏多,部分地區易出現雪災。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