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情係“三農”謀發展 踔厲奮發譜新篇

發布時間:2022-12-13 10:29:00來源: 西藏日報

  糧食產(chan) 量實現“十年連增”,“菜籃子”旺季自給率突破80%,農(nong) 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cong) 2012年的6056元增長到2021年的18435元,年均增長13.55%……過去十年,是山南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工作快速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十年。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山南市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把保障糧食等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有效供給作為(wei) “三農(nong) ”工作的首要任務,全麵落實強農(nong) 、惠農(nong) 、富農(nong) 政策,咬定目標,狠抓落實,推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工作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

  戰略引領——

  促進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

  山南是西藏重要的產(chan) 糧區。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山南市深入實施“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生產(chan) 能力顯著提升。據統計,2021年,全市糧食總產(chan) 量達到16.8萬(wan) 噸,比2012年末增長14.28%;蔬菜總產(chan) 量達到6.95萬(wan) 噸,比2012年末增長124.9%,“菜籃子”旺季自給率突破80%;牲畜存欄127.41萬(wan) 頭(隻、匹),比2012年末減少45.5萬(wan) 頭(隻、匹),實現草畜平衡;農(nong) 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6056元增長到2021年的18435元,是2012年的3倍,年均增長13.55%。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基礎和關(guan) 鍵。十年來,山南市聚力發展青稞、藏雞、藏豬、藏羊、奶牛、蔬菜、葡萄、矮化蘋果等特色產(chan) 業(ye) ,全力打造藏雞產(chan) 業(ye) 集群、產(chan) 業(ye) 強鎮、農(nong) 業(ye) 現代化示範區,形成一批龍頭企業(ye) 帶動、科技支撐有力、產(chan) 加銷銜接緊密的新型特色產(chan) 業(ye) 基地。

  同時,按照“五定三統一”要求,完善利益聯結機製,把217個(ge) 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精準與(yu) 群眾(zhong) 掛鉤聯結,帶動1.68萬(wan) 人產(chan) 業(ye) 脫貧、2.8萬(wan) 人增收,形成生態扶貧、資源開發、資產(chan) 收益的扶貧改革格局。

  此外,積極發展壯大家庭農(nong) 場牧場、農(nong) 牧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ti) 。據統計,十年來,山南市累計發展家庭農(nong) 牧場55家、注冊(ce) 登記農(nong) 牧民合作社1741家,培育各類示範社51家,龍頭企業(ye) 12家。

  西藏宏農(nong) 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是山南市首個(ge) 藏雞產(chan) 業(ye) 集群,目前,共有30名山南籍高校畢業(ye) 生在這裏實現就業(ye) 。“能在這裏工作,我很開心。特色產(chan) 業(ye) 不僅(jin) 為(wei) 本地群眾(zhong) 和高校畢業(ye) 生提供了就業(ye) 崗位,還推動了本地經濟實現快速發展。我由衷地為(wei) 家鄉(xiang) 日新月異的變化感到高興(xing) ,我也會(hui) 努力在自己的崗位上爭(zheng) 創佳績,為(wei) 家鄉(xiang) 發展增光添彩。”山南籍高校畢業(ye) 生白瑪卓嘎說。

  科技創新——

  提升支撐能力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an) 力,是引領農(nong) 牧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有效動力。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山南市把科技作為(wei) 穩增產(chan) 的根本出路,加強農(nong) 牧業(ye) 科技創新。十年來,山南市累計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66萬(wan) 畝(mu) ,每年實施農(nong) 作物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田27萬(wan) 畝(mu) 、測土配方示範麵積28萬(wan) 畝(mu) ,耕地質量等級達到8.04。

  同時,積極推廣“藏青2000”“喜馬拉22號”等良種,成功培育“山冬7號”“山青9號”“山油4號”等優(you) 良品種,農(nong) 作物良種推廣率達92.5%以上。大力實施黃牛改良橫交固定、犛牛經濟雜交和原種藏雞保種繁育。累計建設“田成方、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物能運”高標準農(nong) 田66萬(wan) 畝(mu) ,受益群眾(zhong) 達23萬(wan) 人,極大方便了機械化耕作和推廣。據統計,目前,全市農(nong) 業(ye) 機械總動力達到82萬(wan) 千瓦,農(nong) 機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5%。

  作為(wei) “全國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nong) 作物生產(chan) 全程機械化示範縣”,紮囊縣群眾(zhong) 率先嚐到了農(nong) 業(ye) 機械化的甜頭。“過去,19畝(mu) 地要用好幾天才能種完。現在,利用機械,一天就種完了,太方便了。”紮囊縣紮其鄉(xiang) 孟卡榮村村民梅朵說,“農(nong) 業(ye) 機械化後,種地省時、省力,大家外出務工的時間多了,經濟收入也增加了。”

  為(wei) 了讓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切實感受到科技的實惠,十年來,山南市共建設83個(ge) 鄉(xiang) (鎮)農(nong) 牧綜合服務中心,配齊配強基層農(nong) 牧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采取“百名”農(nong) 技人員下沉服務活動的模式,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科技創新、指導群眾(zhong) 生產(chan) ,把科技入戶率提升到90%以上,有效打通科技服務“最後一公裏”。

  生態優(you) 先——

  推動綠色發展

  農(nong) 業(ye) 發展,生態優(you) 先。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山南市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放在突出位置,堅決(jue) 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嚴(yan) 格落實“一減兩(liang) 控三基本”,不斷提高有機肥使用量,農(nong) 藥、化肥實現零增長,有序處置過期農(nong) 藥119噸,過期獸(shou) 藥10.86噸。同時,以實施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和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治理等生態環境保護項目為(wei) 契機,逐步完善農(nong) 業(ye) 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體(ti) 係。目前,全市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75%,規模養(yang) 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5%,農(nong) 膜回收率達85%。

  此外,為(wei) 確保“舌尖上”的安全,山南市大力提升農(nong) 畜產(chan) 品質量安全檢測和農(nong) 業(ye) 行政執法綜合能力,確保主要農(nong) 畜產(chan) 品監測合格率達到97%以上。在乃東(dong) 區建成西藏首個(ge) 全國食品原料基地綠色食品青稞原料基地。目前,該基地青稞種植麵積達5萬(wan) 畝(mu) ,產(chan) 量達18750噸,覆蓋農(nong) 戶8692戶,平均每戶增收1500元。

  青稞增產(chan) 、經濟收入增加後,乃東(dong) 區克麥村群眾(zhong) 巴桑多傑的種糧積極性更高了。他說:“綠色發展,讓乃東(dong) 青稞的品牌打得更響,大夥(huo) 的幹勁更足了。”

  九萬(wan) 裏風鵬正舉(ju) ,新征程未來可期。目前,一幅農(nong) 牧業(ye) 強、農(nong) 牧區美、農(nong) 牧民富的嶄新畫卷正在雅礱大地徐徐展開。新征程上,山南市將緊扣鄉(xiang) 村發展、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治理,促進穩糧、興(xing) 牧、強特色,全力推動農(nong) 牧業(ye) 高質高效、農(nong) 牧區宜居宜業(ye) 、農(nong) 牧民富裕富足。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