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青山依濕地 綠水繞淨城

發布時間:2022-12-30 10:23:00來源: 拉薩日報

   
圖為(wei) 墨竹工卡縣工卡鎮格桑村倫(lun) 布崗小組的美麗(li) 鄉(xiang) 景。(資料圖)

  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拉薩市始終堅持以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wei) 指引,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係統治理,加快國土綠化進程,不斷提升城市綠化覆蓋率,在實踐中爭(zheng) 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冬日的拉薩,雲(yun) 淡風輕,暖陽明媚。每天早上9點左右,51歲的阿努就已經爬上西嘎山,與(yu) 同村的林木養(yang) 護員一起澆灌山上的樹木。

  阿努是堆龍德慶區東(dong) 嘎社區二組群眾(zhong) ,他的家就在西嘎山下。這座原本光禿禿的石頭山,經過東(dong) 嘎社區二組群眾(zhong) 近10年的努力,如今已樹木林立。

  “我們(men) 每天從(cong) 早上9點開始對樹木進行灌溉養(yang) 護,直到晚上7點。山上碎石多,我們(men) 澆水有時還要爬到很高的山坡上,很累也有危險。但對我們(men) 來說,這些樹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隻要有時間,我們(men) 就會(hui) 過來管護。”阿努說,“以前這裏整座山都是荒山,現在綠化好了,空氣也變好了,我們(men) 過來散步時心裏也很高興(xing) 。”

  讓石頭山“開出花”來,這是東(dong) 嘎社區二組群眾(zhong) 們(men) 共同的心願。2013年,為(wei) 了改變荒山樣貌,東(dong) 嘎社區二組組長仁增開始動員群眾(zhong) 植樹造林。山石多、土層薄,就從(cong) 山下運土上山,山高而陡,就一點點開出可以上山的路。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如今,近50萬(wan) 株樹苗正在西嘎山上茁壯成長。

  在植樹造林的過程中,東(dong) 嘎社區二組享受到“先栽後補”的政策,得到了一定的資金支持。今年,他們(men) 又承包了2420畝(mu) 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希望能讓西嘎山徹底“綠”起來。

  仁增說:“今年開始,在西藏自治區和拉薩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們(men) 東(dong) 嘎社區二組又承包了南北山綠化工程2420畝(mu) 的大任務,目前我們(men) 已經在山上挖了13萬(wan) 個(ge) 樹坑,種了12萬(wan) 株樹苗。明年,還要在山上種下16萬(wan) 株樹苗,山腳下也要種16、17萬(wan) 株左右。我們(men) 有信心把它們(men) 種好。”

  為(wei) 什麽(me) 要費盡心力讓石頭山“開出花”來?仁增告訴記者,就是為(wei) 了讓東(dong) 嘎社區二組的群眾(zhong) 實現共同致富,這就得靠鄉(xiang) 村振興(xing) 。在有限的條件下,如何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休閑旅遊是不錯的渠道。如今,隨著西嘎山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東(dong) 嘎二組也在山上修建了一處休閑場所,市民群眾(zhong) 可以來這裏散步、踢球,未來,仁增希望能將石頭山打造成市民群眾(zhong) 爬山觀景、遊園放鬆的好去處。

  “在國家的關(guan) 心和政府的指導下,我們(men) 已經邁出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第一步。隻要樹長好了,我們(men) 就可以打造旅遊景點,可以給群眾(zhong) 分紅,發展集體(ti) 化經濟,這也是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內(nei) 容,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中關(guan) 於(yu) 環境保護和綠化工作的重要部分。我們(men) 有信心學習(xi) 好總書(shu) 記係列精神,用實踐行動讓西嘎山綠起來,完成上級交給我們(men) 的各項任務。”仁增說。

  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已經深入各族群眾(zhong) 的心裏。越來越多當地群眾(zhong) 依靠生態脫貧致富的故事在上演,這正是拉薩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強化生態保護的真實寫(xie) 照。

  除了“綠色圍城”,近年來,拉薩市還致力打造“高原水城”。今年3月中旬,總投資9.88億(yi) 元的拉薩市中心城區水係修複及生態治理工程基本完成,穿城而過的水係正在成為(wei) 拉薩的生態動脈,包括布達拉宮周邊水係在內(nei) 的五個(ge) 城區水係被連通,有效實現生態治理,為(wei) 打造綠色拉薩、生態拉薩、特色拉薩、宜居拉薩提供重要的保障。

  每天,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督查科三渠一河巡護員都要前往各個(ge) 點位觀察水質情況,並協調環衛工人前來清理水中雜物及水草。

  拉魯濕地管理局督查科三渠一河巡護員米桑說:“現在我們(men) 的主要工作是檢查水渠周邊的環境和水質,配合環衛局工人清理水渠垃圾。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men) 現在所做的,一方麵是為(wei) 了讓老百姓的生活環境更好,另一方麵是為(wei) 了讓拉魯濕地的水源更充足。”

  渠內(nei) 流水潺潺、清澈見底,岸邊景觀宜人,空氣清新。通過開展“中心城區水係修複及生態治理工程”,拉薩城市水係布局更加完善,城市水生態係統得以修複,水體(ti) 質量得到改善。不僅(jin) 如此,這一工程更能緩解和修複以拉魯濕地為(wei) 中心的城區濕地受損情況,補充濕地水量,恢複濕地水域麵積和植被情況,保護和恢複濕地生態多樣性,充分發揮濕地的生態保育功能,保護好“拉薩之肺”。

  作為(wei) 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國內(nei) 麵積最大的城市內(nei) 陸天然濕地,拉魯濕地是一個(ge) 不可多得的濕地生物基因庫,在調節氣候、補充氧氣、涵養(yang) 水源、蓄水防洪、平衡地下水、吸收二氧化碳等方麵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譽為(wei) “拉薩之肺”。自2000年以來,國家先後投入約6億(yi) 資金實施拉魯濕地一期、二期、三期保護工程和“三渠一河”整治工程。如今的拉魯濕地,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生態係統功能得到恢複和增強,成為(wei) 拉薩市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顆璀璨明珠。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也提出,“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以學習(xi) 指導實踐,以實踐推動生態文明發展。接下來,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將繼續實施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修複與(yu) 提升工程,建立以鳥類監測為(wei) 主的生物多樣性自動化監測平台、科研中心、生態文明科普教育基地,更好地發揮拉魯濕地自然保護區生態效益、社會(hui) 效益。

  “我們(men) 一定要深刻認識黨(dang) 的二十大的重大意義(yi) ,準確把握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運用好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自信自立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必須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wei) 民,勇當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的排頭兵。始終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落實到行動中,把造福人民的初心實踐在綠水青山之間,為(wei) 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貢獻力量。”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督察科科長阿旺紮西說。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鼓勵將城市供水管網向周邊延伸

    2022年以來,西藏自治區水利廳按照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實施18萬人的農牧區供水保障提升工程,著力解決高海拔地區季節性斷水問題”任務,著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詳細]
  • 1至11月,拉薩環境空氣質量居168個重點城市首位

    近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2022年11月和1至11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同時公布了11月和1至11月168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前20位和後20位城市名單。[詳細]
  • 拉薩林周:候鳥越冬

    冬至過後,雪域高原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段。在雅魯藏布江畔、拉薩河穀、高原湖泊和廣袤的田野裏,大批越冬的候鳥自由自在覓食、翱翔,黑頸鶴、斑頭雁、赤麻鴨等候鳥的叫聲此起彼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