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頸鶴成長日記》成為2022年央視國產紀錄片青海省唯一上榜紀錄片
1月20日,記者從(cong)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了解到,以青海省省鳥、祁連山重要旗艦物種黑頸鶴為(wei) 主題,由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祁連山自然保護協會(hui) 首席簽約攝影師以及青海省本土主創團隊張景元團隊完成的第一部生態紀錄片《黑頸鶴成長日記》,成為(wei) 2022年央視國產(chan) 紀錄片青海省唯一上榜紀錄片。
《黑頸鶴成長日記》以棲息生存在祁連山國家公園濕地的一個(ge) 黑頸鶴家庭為(wei) 主角,真實記錄了雄鶴高山和雌鶴夏雨夫婦以及它們(men) 的兩(liang) 個(ge) 孩子小雪和小雨的成長故事。全片緊緊圍繞黑頸鶴一家“遷徙回歸”“交配孵卵”“撫養(yang) 育雛”“鍛煉成長”“遷徙越冬”幾個(ge) 部分,為(wei) 人們(men) 真實揭示了黑頸鶴的生存狀況、習(xi) 性、幼鶴成長經曆以及它們(men) 所生存的濕地生態環境等,以不同視角呈現了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之美,人與(yu) 自然和諧之美,使觀眾(zhong) 充分感受黑頸鶴生活和情感世界中充滿的艱辛與(yu) 不易,達到傳(chuan) 播自然生態知識,喚醒全社會(hui) 關(guan) 注生態、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特別是激發少年兒(er) 童熱愛自然,愛護環境以及對野生動物的喜愛和關(guan) 注的目的,為(wei) 國家公園動植物寶庫留存了具有曆史意義(yi) 和科學價(jia) 值的珍貴影像檔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守護高原精靈 十年初心不變
黑頸鶴是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同時也是世界上15種鶴中唯一一種能在高原生存、繁殖的鶴種。拉薩市林周縣地處雅江中遊河穀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詳細] -
旦增:西藏黑頸鶴的“服務員”
地處雅魯藏布江中遊河穀地帶的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林周縣,被稱為拉薩“糧倉”。每年的冬季,林周縣虎頭山水庫因兩麵夾山,周邊有大片的良田,成為黑頸鶴覓食、夜棲的佳地。 [詳細] -
西藏米林迎來高原“貴客”——黑頸鶴
在西藏林芝市米林境內有大片的河濱濕地,每到冬季,這裏就成為了眾多珍貴鳥類的越冬天堂。而這些珍稀鳥類中最為特別的便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頸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