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全力推動濕地大省向濕地強省轉變
2月2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了解到,青海省從(cong) 維護濕地生態係統整體(ti) 性出發,以加強濕地保護體(ti) 係建設為(wei) 根本,以濕地保護和功能恢複為(wei) 手段,強化分級管理,完善製度建設,健全監測體(ti) 係,維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十項舉(ju) 措,全力推動從(cong) 濕地大省向濕地強省轉變。
青海省高質量、高標準編製並實施《青海省濕地保護發展規劃(2022-2030年)》《“十四五”黃河青海流域保護修複實施方案》《青海省泥炭沼澤濕地保護規劃》,到2030年,濕地生態係統功能和生物多樣性明顯改善,濕地生態係統綜合服務功能增強、固碳能力得到提高。不斷完善濕地標準體(ti) 係,為(wei) 全省濕地保護事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科學引領和法治保障。
規範濕地用途管控,守住濕地生態紅線,聯合相關(guan) 部門,持續開展專(zhuan) 項執法行動,建立全省濕地智慧監測平台,建立“天上看、地麵查”全覆蓋的濕地衛片執法體(ti) 係,守住濕地生態安全邊界。將三江源、青海湖398.6萬(wan) 公頃濕地納入兩(liang) 大濕地類型國家公園。持續推進濕地生態補償(chang) 、退化濕地修複、地形地貌修複整治、自然濕地岸線維護、小微濕地建設,多措並舉(ju) 增加濕地麵積,恢複濕地生態功能。
積極探索“濕地一張圖”,開展重要濕地、濕地公園“落地上圖”。采用“濕地+科研院所(大專(zhuan) 院校)+專(zhuan) 家”的模式,引進高精尖人才團隊,開展濕地退化、濕地修複、濕地產(chan) 出功能、汙染控製、區域環境改善、減災功能、泥炭沼澤濕地等高原濕地基礎理論與(yu) 關(guan) 鍵技術研究。
充分發揮濕地的生態、生產(chan) 、碳匯和文化等多種功能,不斷把生態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綠色低碳發展優(you) 勢。聚焦國家(國際)重要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等重要濕地,科學編製濕地公園發展規劃和濕地保護修複實施方案,提升重要濕地及濕地公園的保護管理能力。依托濕地自然保護地的自然和宣教資源,提高社會(hui) 大眾(zhong) 自然保護的參與(yu) 度和獲得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油田:建設青藏能源高地端牢能源飯碗
“要鎖定年度生產經營目標,堅持勘探開發一體化,加快勘探開發節奏……”1月底,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召開勘探工作匯報會,切實推進勘探工作取得快突破、新進展,壯大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資源家底”。 [詳細] -
2023年青海將重點推進200餘項水利工程建設
2月7日,記者從青海省水利廳獲悉,2023年,該廳將著力突破工程驗收、水利投資、地下水管理、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河湖長製國家激勵“五個難點”,完成水利固定資產投資48億元以上。[詳細] -
青海省環境係統以“三個更高”抓好生態環境保護
2月2日,記者從青海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2023年,全省生態環境係統深入貫徹落實全省“兩會”精神,圍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要求,以更高站位、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