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川藏聯合應對長江上遊水旱災害
記者從(cong) 省應急管理廳了解到,為(wei) 做好長江上遊防災減災工作,雲(yun) 南、四川、西藏3省區應急廳日前正式簽訂《聯合應對水旱災害工作協議》,並以視頻連線方式召開了長江上遊聯合應對水旱災害工作第一次聯席會(hui) 議。
根據《工作協議》,雲(yun) 南、四川、西藏應急部門將努力構建長江上遊信息互通、優(you) 勢互補、齊抓共管的防汛抗旱格局,加強上下遊統籌、省際間協調和部門間聯動,共同做好長江上遊防災減災聯防聯控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聯席會(hui) 議強調,雲(yun) 南、四川、西藏應急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壓實扣緊防汛抗旱責任鏈條,強化跨省區域防汛抗旱統籌協調,建立完善跨省區域防災減災聯防聯控機製,實現防汛抗旱信息互聯互通、監測預警響應及時、會(hui) 商分析研判超前、聯合調度科學精細、預案預演充分有效、應急聯動高效及時、轉移救援安全有序,切實防範災害風險,有力減輕災害損失。
省應急管理廳將按照《工作協議》要求,結合全省水旱災害特點,主動加強與(yu) 四川、西藏的溝通協商力度,狠抓各項責任落實,細化“防、抗、救”全鏈條工作任務,確保聯防聯控機製實質化運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雲南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項目啟動
雲南省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複工程項目啟動儀式14日在大理市洱海生態廊道舉行。該項目批複總投資約53.8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中央支持20億元,項目實施期為3年。 [詳細] -
幹旱致青海牧草生長受阻 產量降低
記者14日從青海省林草局獲悉,經測算,2022年該省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為57.9%,比上年增加0.1%;鮮草平均產量為156.8千克/畝,與上年相比減幅較為明顯。[詳細] -
西藏當雄縣:加強濕地保護 守護綠色家園
濕地以水為魂,水草豐茂,生態富足,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地球三大生態係統,具有涵養水源、蓄洪防旱、調節氣候、改善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種生態功能,被譽為“地球之腎”“物種基因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