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目標順利完成
生態環境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2022年全國主要汙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目標順利完成,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來之不易的新成效。
這是記者從(cong) 16日至17日召開的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hui) 議上了解到的。
2022年,為(wei)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全國新增25個(ge) 城市納入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支持範圍,累計完成2.1億(yi) 噸粗鋼產(chan) 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和4.6萬(wan) 餘(yu) 個(ge) 揮發性有機物(VOCs)突出問題整改。
同時,生態環境部門持續推進長江、黃河、渤海入河入海排汙口排查整治,啟動黃河流域曆史遺留礦山汙染狀況調查評價(jia) ,推進縣城及縣級市黑臭水體(ti) 整治,劃定鄉(xiang) 鎮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實施入海河流水質改善行動。開展農(nong) 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汙染源頭防治行動。全國新增完成1.6萬(wan) 個(ge) 行政村環境整治。全麵啟動“無廢城市”建設,將14種新汙染物納入重點管控清單。
2023年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部門將重點采取以下措施:
——保藍天,著力推動天然氣管網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因地製宜有序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推進重點行業(ye) 超低排放改造和綜合治理,開展VOCs深度治理,深化重點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實施噪聲汙染防治行動計劃;
——護碧水,持續推進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試點,全麵實施入黃支流消劣整治,組織開展城市(含縣城)黑臭水體(ti) 整治行動,鞏固提升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等;
——守淨土,加強在產(chan) 企業(ye) 和關(guan) 閉搬遷企業(ye) 地塊土壤汙染管控,開展地下水汙染防治重點區劃定,持續推進農(nong) 村環境整治,深入推進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啟動新汙染物治理試點工程,深入開展重點行業(ye) 重金屬汙染防治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黃河之腎”甘肅瑪曲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出境水量十年增六成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縣長楊智明16日表示,被譽為“黃河之腎”的瑪曲縣,探索出一套具有“瑪曲特色”的高寒沙化、草原治理模式,黃河沿岸草原沙化退化已得到根本遏製。[詳細] -
拉薩市生態環境係統召開進一步改進作風狠抓落實推進會
近日,拉薩市生態環境係統召開了進一步改進作風抓落實“強生態”重點工作謀劃推進會,總結2022年度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效,提出2023年工作目標、思路及舉措。[詳細] -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開展助企暖企“五大行動”
2月13日,記者從青海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為助力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雙贏,省生態環境廳製定印發《助企暖企生態環境服務工作方案》,著力開展“五大行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