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生物多樣性 多樣生命彼此守護
“萬(wan) 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yang) 以成。”或許有人認為(wei) ,多一個(ge) 物種或少一個(ge) 物種,好像都是無關(guan) 緊要的,但事實並非如此。生物多樣性為(wei) 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必要的生態支撐和生態服務,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關(guan) 係人類福祉。保護生物多樣性,關(guan) 乎生命的延續和生活的質量。
古老的冰川,密集的湖泊,遼闊的草原,連綿的高山,星羅棋布的濕地草甸……雪域高原像一個(ge) 天然的野生動植物樂(le) 園,供養(yang) 著這裏的一切生命。伴隨著高寒、缺氧、嚴(yan) 酷的自然環境,這裏的生命脆弱而又堅韌。藏羚羊、野犛牛、黑頸鶴、大花黃牡丹……在這裏,翱翔於(yu) 天空,奔跑於(yu) 荒野,遊動於(yu) 湖泊,盛開於(yu) 草原,紮根於(yu) 戈壁的所有生命,都值得敬畏和守護。
由於(yu) 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複雜多樣的氣候條件,西藏一直被譽為(wei) 地球第三極,是全球氣候調節器、亞(ya) 洲水塔、物種基因庫,其生物多樣性及生態保護曆來備受關(guan) 注。目前,西藏已記錄的野生植物9600多種,西藏特有植物1075種,各類珍稀瀕危保護野生植物383種,野生脊椎動物1072種,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219種。毋庸置疑,西藏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wei) 豐(feng) 富的地區之一,也是生物多樣性重要基因庫,而且仍有很多未知的生命奧秘等待開啟。
近年來,為(wei) 依法保護野生動植物等自然資源,西藏強化頂層設計,先後頒布實施了《西藏自治區野生植物保護辦法》《西藏自治區陸生野生動物造成公民人身傷(shang) 害和財產(chan) 損失補償(chang) 辦法》《西藏自治區濕地保護條例》《西藏自治區〈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為(wei) 野生動植物等資源保護管理工作提供法律支撐。
同時,西藏不斷加大生態文明體(ti) 係建設,全麵加強重要生態保護區建設,重點開展退化濕地保護修複、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天然林保護等工程項目。這些保護區成為(wei) 高原生態係統的精華,使大量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和典型生態係統得到有效保護。據全國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結果顯示,西藏藏羚羊種群數量20世紀最少時隻有7萬(wan) 隻,至今已超過30萬(wan) 隻;野犛牛種群數量從(cong) 20世紀僅(jin) 幾千頭,至今已達到2萬(wan) 餘(yu) 頭;黑頸鶴數量上世紀不足2000隻,至今已過萬(wan) 餘(yu) 隻;滇金絲(si) 猴20世紀末不足600隻,現已達到800餘(yu) 隻;曾被國際社會(hui) 認為(wei) 已經滅絕的西藏馬鹿,由發現時的200餘(yu) 頭,至今已有3500餘(yu) 頭……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保護生物多樣性,收獲的不僅(jin) 僅(jin) 是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野生動植物種群恢複和生命延續,更是人類高質量的生存和發展。如今的西藏,冰川草地溪流純淨如初,飛禽走獸(shou) 遊魚歡快怡然,是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這不僅(jin) 是自然財富,也是經濟財富。大批遊客前往西藏享受悠閑愜意生態遊,高原百姓吃上“生態飯”,生態“紅利”不斷變成民生福利,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wei) 西藏經濟增長的引擎。
保護生物多樣性,多樣生命彼此守護、共舞,這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存的智慧,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新利平台 文/孫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2023年計劃增殖放流水生生物2075萬尾
12日,記者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獲悉,2023年,該省計劃在省內各地增殖放流水生生物2075萬尾,其中包括青海湖裸鯉2000萬尾,花斑裸鯉65萬尾,齊口裂腹魚和重口裂腹魚各5萬尾。[詳細] -
攜手嗬護生物多樣性和生物安全
近日,拉薩市林周縣以全麵推行林長製為抓手,縣林草局、縣人民檢察院、縣公安局簽訂了“林長+檢察長+警長”協作機製協議。 [詳細] -
昌都市:堅持綠色理念 厚植生態底色
近年來,昌都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區黨委關於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部署要求,以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為工作方針。[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