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多國“Z世代”青年走進香格裏拉 感受一草一木中的生態文明理念

發布時間: 2023-06-28 16:10: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普達措以國家公園體(ti) 製探索自養(yang) 模式,在帶動當地發展的同時還能保護生態環境,為(wei) 世界各國發展生態旅遊提供了一個(ge) 值得借鑒的樣本。”27日,來自佛得角共和國的美茜(BAPTISTA LOIOLA MIRCIA)在雲(yun) 南香格裏拉如是說。

  當日,來自中國、俄羅斯、印度、孟加拉國、佛得角等11個(ge) 國家的青年跟隨“‘Z世代’畫像中國”網絡互動活動走進香格裏拉市,探訪普達措國家公園和當地藏族民居,了解生態旅遊和藏式建築之中的生態文明理念。

  地處青藏高原東(dong) 南緣、橫斷山脈金沙江東(dong) 岸高山峽穀區的普達措國家公園,位於(yu) “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chan) 中心地帶,以碧塔海、屬都湖和彌裏塘亞(ya) 高山牧場為(wei) 主要組成部分,這裏原始生態環境保存完好,孕育出豐(feng) 富的動植物資源。

  徒步於(yu) 普達措國家公園中,湖泊濕地、森林草甸、綿延山脈等自然風光吸引“Z世代”青年們(men) 駐足拍照打卡。來自孟加拉國的傑勳(BHUIYAN MD JASHIM UDDIN)是攝影愛好者,“我去過北京、上海、昆明、西雙版納等很多地方,最喜歡的還是香格裏拉。這裏樹木蔥鬱,一草一木間充滿生機,生態環境特別好,讓人心曠神怡”。

  “Z世代”青年們(men) 了解到,普達措國家公園於(yu) 2006年開始對外營業(ye) ,是中國大陸最早借鑒國外經驗,率先開展國家公園研究的“試驗田”。近年來,景區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進行適度的旅遊開發,成為(wei) 香格裏拉旅遊的主要景點之一。

  普達措國家公園訪客服務部部長鄧雲(yun) 芝介紹,公園自運營以來,帶動周邊兩(liang) 個(ge) 鄉(xiang) 鎮共880餘(yu) 戶居民從(cong) 伐木、捕獵等“靠山吃山”的生活方式轉變為(wei) 依靠旅遊反哺致富增收,公園近三成員工為(wei) 當地居民,解決(jue) 了部分就業(ye) 問題。“未來,普達措依舊會(hui)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下,深入開發打造深度遊、體(ti) 驗遊、精品遊等不同線路,並引入旅遊新業(ye) 態。”

  “在普達措,目光所及都是綠意盎然的連綿山脈,讓我想起我奶奶所生活的島嶼。”美茜介紹,佛得角由群島組成,這些海島擁有陽光、海灘、海洋和山脈等不同的景色。“兩(liang) 地風景相似,並且擁有同樣的生態保護觀念,自然保護經驗也值得相互借鑒。”

  隨後,“Z世代”青年們(men) 走進處於(yu) 景區之中的洛茸村。“洛茸”是藏語,意為(wei) 好路徑、好地方,當地藏族民眾(zhong) 的傳(chuan) 統文化、生態智慧早已融入生產(chan) 、生活之中,因此村莊集中體(ti) 現了公園人文景觀資源的另一麵。

  54歲的藏族村民邊馬家中擁有兩(liang) 棟三層小樓,一棟是已有30年曆史的木質結構藏式傳(chuan) 統民居,另一棟是冬天十分保暖的玻璃陽光房。他向“Z世代”青年們(men) 介紹,當地村民為(wei) 了保護生態環境,自主發起村規民約,居民房屋建造30年內(nei) 不能推倒重建,此外還會(hui) 配合景區完成當地的生態保護工作。

  來自馬維拉共和國的青年伊諾(CHITOSI ISIDORE INNOCENT)表示,他在普達措國家公園內(nei) 看到一句標語,“幸福生活不隻在於(yu) 豐(feng) 衣足食,也在於(yu) 碧水藍天”。“從(cong) 藏式民居建築中,可以看到當地人生態保護的理念深入人心,在他們(men) 心中,隻有綠水青山才能帶來最好的幸福生活。”

  當日,“Z世代”青年們(men) 圍坐在草地上放聲高歌,在一草一木中感受藏族民眾(zhong) 的生活環境,用相機鏡頭記錄下當地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向世界展示香格裏拉的生態之美。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