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擴大保護範圍 新“三有”名錄讓野生動物保護更有效

發布時間:2023-07-19 09:40:00來源: 科技日報

  近日,國家林草局公布了新調整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hui) 價(jia) 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以下簡稱新“三有”名錄),與(yu) 2000年首次發布的原名錄相比,新“三有”名錄在基本保留原有種類的同時,新增了700多種野生動物,大幅擴大了野生動物保護範圍。

  “此次名錄調整,在科學評估陸生野生動物物種生態、科學、社會(hui) 價(jia) 值的基礎上,充分考慮種群變化動態、麵臨(lin) 威脅、社會(hui) 關(guan) 注等多方麵因素,以堅持生態優(you) 先、維護科研需要、有利於(yu) 社會(hui) 發展為(wei) 調整基本原則,對脊椎動物做到應保盡保;由於(yu) 無脊椎動物種類繁多、數量龐大,對確有必要且符合調整基本原則的予以列入。”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正旺表示。

  名錄調整堅持生態優(you) 先原則

  新“三有”名錄共收錄陸生野生動物1924種,其中獸(shou) 類91種、鳥類1028種、爬行動物450種、兩(liang) 棲動物253種、昆蟲類96種、蛛形綱動物2種、寡毛綱動物4種。

  新“三有”名錄調出了原名錄中已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12種獸(shou) 類、130種鳥類、28種爬行動物、11種兩(liang) 棲動物和8種8屬昆蟲,這些物種將按照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標準,予以更嚴(yan) 格保護。新“三有”名錄還對原名錄所列物種中,已列入《國家畜禽遺傳(chuan) 資源目錄》且在我國已無野外種群的;在我國廣泛分布、種群數量極高,無滅絕風險,甚至還可能造成危害的物種予以調出。

  “我國原來的‘三有’野生動物名錄出台已有20多年,在此期間,我國野生動物的生存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相關(guan) 科學研究也取得了許多新成果。”張正旺說。

  張正旺告訴記者,依據新形勢和新的研究成果,“三有”野生動物名錄的調整原則,一是堅持生態優(you) 先。重點關(guan) 注物種在自然生態係統、食物鏈中所處的地位及其在維護生態平衡方麵的作用,積極擴大名錄範圍;特別是對種群分布範圍縮減、數量呈下降趨勢、麵臨(lin) 各類威脅且未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範圍的物種,優(you) 先考慮列入新“三有”名錄。對不存在生存威脅的物種,暫不予列入。二是維護科研需要。重點關(guan) 注具有學術代表性、重要科研對象、特有遺傳(chuan) 資源等物種。根據現有研究成果,對在我國並無自然分布或自然分布穩定性仍存有疑問的物種,暫不列入新“三有”名錄。最後名錄調整還考慮了是否有利於(yu) 社會(hui) 發展。從(cong) 有利於(yu) 疫病防控、文化傳(chuan) 承和符合公眾(zhong) 意願等角度,適當擴大原有名錄範圍。依據生態、科學價(jia) 值,對於(yu) 那些無須納入保護範圍的物種,暫不考慮列入新“三有”名錄。

  新名錄加強生態保護全麵性

  20多年前,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麵臨(lin) 較大困難,彼時的“三有”名錄幫助過大量不屬於(yu) 重點保護動物,但又極度需要保護管理的物種。

  “不同的分級分類對應著不同的管理製度。野生動物保護的分級分類管理能更加高效、合理地分配行政資源,使保護和管理更加科學、有效。”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所長秦天寶強調。

  “調整、擴大‘三有’名錄保護範圍,將為(wei) 打擊破壞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的行為(wei) 、非法經營利用野生動物的活動提供法律依據,有利於(yu) 提升野生動物保護的管理能力,提高社會(hui) 公眾(zhong) 動物保護意識,推動我國自然生態環境的改善。”張正旺表示。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孫悅華非常高興(xing) ,新“三有”名錄能將6種旋木雀屬鳥類列入其中。孫悅華說,旋木雀是森林裏常見的鳥類,對防治森林病蟲害能起到一定作用,這也說明,此次“三有”名錄調整加強了生態保護的全麵性。

  葉麂,是此次名錄調整後的新增物種。“根據分類學研究的新成果,我國西藏等地有葉麂的分布,但其種群麵臨(lin) 著一定威脅,雖然葉麂目前尚未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但已經進入新‘三有’名錄,這一調整符合生態優(you) 先的原則。”中國林科院森林生態環境與(yu) 自然保護研究所研究員金崑說。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