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丁小文:三十年如一日 向世人展示巾幗女傑劉曼卿

孫健 發布時間:2019-02-15 08:35: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把女人當成弱者。其實不然,劉曼卿和曆代的巾幗一樣,不遜須眉!”每每提及劉曼卿,丁小文總是侃侃而談,“近三十年的研究,讓我對這位曆史人物有著特殊的感情。之前覺得劉曼卿之於(yu) 我亦師亦友,她的愛國情懷與(yu) 民族大義(yi) 令我欽佩;隨著年齡的增長,如今劉曼卿就像我的兒(er) 女一般,我對她充滿了疼惜。”


圖為(wei) 丁小文在學術研討會(hui) 上發言。攝影:孫健

  一定是特別的緣分

  劉曼卿,1906年出生在拉薩,精漢、藏、英、印多種語言。父親(qin) 劉華軒曾任清王朝駐藏大臣的進貢秘書(shu) ,母親(qin) 是康定藏族。1929年1月,23歲的劉曼卿成為(wei) 國民政府文官處一等書(shu) 記官。1929年7月,她毛遂自薦奔赴西藏,翻高山,過大江,在拉薩兩(liang) 次與(yu) 十三世達賴喇嘛會(hui) 麵,維護了中央政府與(yu) 西藏地方的正常關(guan) 係,維護了國家主權,促進了漢藏間的團結,成為(wei)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使藏“女欽差”,並留有著作《康藏軺征》傳(chuan) 世。之後,劉曼卿為(wei) 宣傳(chuan) 抗日,再赴拉薩,成為(wei) 一名積極抗戰的民族勇士。天妒奇才,1942年9月,她年僅(jin) 36歲,在重慶去世。


圖為(wei) 劉曼卿(1906—1942)。翻拍於(yu) “康藏軺征——國民政府代表劉曼卿史跡特展”。

  而丁小文能成為(wei) 研究劉曼卿的一位專(zhuan) 家,用他自己的話說,“一定是有緣分”。緣分之一,丁小文的工作單位江蘇省委黨(dang) 校原校址南京建鄴路168號,曾是國民政府中央政治學校所在地。劉曼卿的妹妹劉曼雲(yun) 曾在這裏的西康特別班讀過書(shu) ,其妹夫格桑澤仁也曾是副班主任。劉曼卿多次來校看望、照顧過他們(men) ,是這裏的常客。緣份之二,1988年,丁小文在省委黨(dang) 校圖書(shu) 館工作,一天在書(shu) 庫曆史書(shu) 架上看到了《康藏軺征》圖書(shu) ,這是一本劉曼卿撰寫(xie) 的遊記,是一部內(nei) 容豐(feng) 富的半文言作品。詳細閱讀以後,丁小文被書(shu) 中內(nei) 容深深吸引,並逐漸產(chan) 生了對民國時期赴藏代表劉曼卿進行深度研究的想法。

  收集資料煞費苦心

  1995年,丁小文寫(xie) 了一篇關(guan) 於(yu) 劉曼卿的文章,引起了藏學領域對這個(ge) 奇女子的關(guan) 注。此後,他又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對1930年至1940年間國民政府與(yu) 西藏地方之間來往的檔案和報道進行了收集和深度挖掘,特別是查詢和鉤沉有關(guan) 劉曼卿的曆史資料,廣泛搜集有關(guan) 劉曼卿工作、生活的圖片等,同時還開展了尋訪劉曼卿親(qin) 友和實地考察工作。


圖為(wei) 丁小文在重慶郊區西永鎮“蒙藏委員會(hui) ”舊址。

  “因為(wei) 我不是專(zhuan) 門從(cong) 事藏學研究的人員,所以很多知識不是很清晰,除了翻閱大量書(shu) 籍,我還多次向眾(zhong) 多藏學專(zhuan) 家請教。研究過程也是我自己積累知識的過程。”丁小文還想方設法和劉曼卿的後人取得了聯係,如劉曼卿的妹妹劉曼雲(yun) 和格桑澤仁的兒(er) 子格桑耕噶先生,外孫女才旦卓噶女士,從(cong) 他們(men) 那裏分別獲得了一些劉曼卿從(cong) 來沒有麵世的照片和一些從(cong) 未披露過的第一手資料。

  此外,丁小文還充分運用自己所學的圖書(shu) 館學專(zhuan) 業(ye) 知識和技能,查找塵封已久的民國文獻資料。即使在外出差,他都不辭勞苦,不放棄任何一個(ge) 可以獲得有關(guan) 劉曼卿史料的機會(hui) ,如2008年在加拿大、2012年在芬蘭(lan) ,他兩(liang) 次出席國際圖聯大會(hui) ,都抽空去當地的圖書(shu) 館查找資料和照片。他甚至委托去台灣觀光的夫人,幫忙查找資料。功夫不負有心人,丁小文終於(yu) 找到了為(wei) 數不多但非常珍貴的西藏史料及照片。

  三十載研究路碩果累累

  彈指一揮間,三十年悄然而過。丁小文已經將劉曼卿傳(chuan) 奇而獨特的人生經曆化作了一係列科研和宣傳(chuan) 作品,呈現在世人麵前,讓大家都深入了解到了劉曼卿當年為(wei) 民族團結、國家穩定,奏唱出了弘揚民族向心力的美麗(li) 主旋律。


圖為(wei) 1938年6月,劉曼卿在重慶組織成立“康藏民眾(zhong) 抗敵赴難宣傳(chuan) 團”並任團長。

  2013年,丁小文接受安徽電視台五集專(zhuan) 題片《劉曼卿赴藏》采訪;2014年,丁小文創作的劉曼卿肖像油畫被西藏博物館和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分別收藏;同年在江蘇省委黨(dang) 校、南京市美術館、西藏博物館舉(ju) 辦《國民政府赴藏使者劉曼卿文獻史料展覽》,圖書(shu) 還被改編成廣播劇《雪域彩虹》,並獲得第十三屆中宣部“五個(ge) 一工程”獎;2018年,丁小文創作的四幅劉曼卿主題的繪畫作品收入《藏彝走廓》畫冊(ce) 並在北京展出;同年,中國藏學出版社出版由丁小文創作的《情向西藏--劉曼卿的康藏軺征》圖書(shu) 。

  “因為(wei) 我是學繪畫的,所以有意無意地收集了很多照片。我喜歡根據資料中文字的描述,把當時的場景、人物、天氣等細節,通過圖畫表示出來。在這個(ge) 讀圖的時代,可能這也是讓更多人認識、了解劉曼卿的方式。”丁小文對劉曼卿的研究可以說是到了一種極致,“2014年,我把自己創作的劉曼卿肖像油畫捐給西藏博物館時,淚水奪眶而出,就像是把自己照看了19年的孩子送走一樣。”

  2018年12月,由www.easyfundingllc.com文化保護與(yu) 發展協會(hui)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主辦,西藏文化博物館承辦,中共江蘇省委黨(dang) 校協辦的《康藏軺征——國民政府代表劉曼卿史跡特展》在北京西藏文化博物館舉(ju) 辦,向全社會(hui) 廣泛展示劉曼卿的事跡,展覽將持續開展到2019年8月31日。

  為(wei) 了辦好這次展覽,丁小文將自己三十多年來收集、研究的關(guan) 於(yu) 劉曼卿的全部成果都送到了西藏文化博物館。“希望通過我的努力,向世人展示出一個(ge) 相對完整的劉曼卿形象,讓大家都來了解和認識劉曼卿,並且學習(xi) 她在民族大義(yi) 上的家國情懷,同時也為(wei) 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丁小文如是說。(新利平台記者/孫健)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