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智慧教室”到“智能教室”之變

胡澤民 孔令潔 發布時間:2019-03-04 11:12: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隨著教育信息化一再被提上重大戰略層麵,“智慧教室”成為(wei) 各高校教育現代化實踐的重點領域。通過對“智慧教室”的教師本質和語義(yi) 用法等層麵的審視發現,“智慧教室”的叫法不甚準確,“智能教室”是更加合理的命名。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在“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戰略部署中,明確提出“建設智能化校園,統籌建設一體(ti) 化智能化教學、管理與(yu) 服務平台”,連用兩(liang) 個(ge) “智能化”對現代化教育平台進行界定和規範,更促使我們(men) 深思“智慧教室”與(yu) “智能教室”二者的差異。

  本質層麵,教室作為(wei) 環境客體(ti) 不具備主觀能動性

  學界對於(yu) “智慧教室”的概念已經達成了基本共識。這一共識認為(wei) ,“智慧教室”是運用人工智能、人機交互等技術增強教學內(nei) 容呈現和對整個(ge) 教學環境的感知,利用物聯網、互聯網等通信技術優(you) 化教師和學生的溝通交流,促進個(ge) 性化教學活動開展的教學環境。中國曆史上教學環境的發端始自夏朝,當時被稱為(wei) “庠”,是教室的萌芽形態。“庠”字由一“廣”一“羊”組成,“廣”表示與(yu) 房屋有關(guan) ,是教育的場所。之後又經曆了私塾、書(shu) 院等私學,到太學、國子監等官學,16世紀末實行班級授課製的教學環境成為(wei) 真正現代意義(yi) 上的教室,是現代教學環境演變的源頭。縱觀從(cong) 黑板、講台、桌椅的教室標配,到擁有電子音像設備的電子教室,到配備電視、投影儀(yi) 、幻燈、白板等設備的多媒體(ti) 教室,再到當前以雲(yun) 計算、互聯網、物聯網、智能交互技術為(wei) 依托的“智慧教室”,可以說,教學環境的革新為(wei) 教育教學提供了日益先進的環境支持,“智慧教室”作為(wei) 先進教學環境從(cong) 技術本位上有力促進了課堂形態的轉變。建設“智慧教室”,乃是構建一種以當前的高新技術為(wei) 依托的教學環境,這一新型教學環境在本質上仍然是一種基礎支撐物,作為(wei) 客體(ti) 存在本身,它不具備推進教學模式變革的主觀能動性。

  語義(yi) 層麵,“智慧教室”存在歧義(yi) 性

  “智慧”一詞源出哲學,古已有之。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將哲學行為(wei) 描述為(wei) “追求智慧、靠近智慧”;中國古代,王充以“智慧”為(wei) 區分人與(yu) 萬(wan) 物的標誌,在其《論衡》中提出“人,萬(wan) 物之中有智慧者也”的見解。此後“智慧”一詞跳脫出哲學話語進入日常生活,並因其模糊含混的廣泛使用而愈加鮮活。根據《漢語辭海》的權威解釋,“智慧”是指“人辨析判斷和發明創造的能力”。這一概念所包含的要旨在於(yu) 明確“智慧”不同於(yu) “機靈”“聰明”等近似概念,它處在一個(ge) 更高層次的範疇之上,因而也隻能在更高的範疇上使用。“辨析判斷”和“創造發明”作為(wei) 主體(ti) 行為(wei) 所呈現出的能力,仰賴於(yu) 人類主體(ti) 的意識行為(wei) 。當“智慧”與(yu) 作為(wei) 教學過程呈現場域的“教室”形成固定搭配——“智慧教室”——本身呈現出一定的歧義(yi) 性,語義(yi) 上我們(men) 不能說教室是智慧的,因為(wei) 教室實際上是獨立於(yu) 人的存在,而隻有當教室與(yu) 教師、學生融為(wei) 一體(ti) 而呈現出課堂的形態時,“智慧”一詞在語義(yi) 上才是成立的。

  綜合而言,“智能教室”是更加合理的命名

  從(cong) 教室本質的層麵,“智慧教室”這一名詞的不準確,恰恰在於(yu) 它被人為(wei) 賦予了主導教學變革的主體(ti) 地位。“一個(ge) 擁有智慧的教室”,似乎配備智能化設備的教室不再是為(wei) 教學提供基礎支撐的客體(ti) 環境,其“智慧”成為(wei) 推動教育教學變革的主動性力量。事實上,教室作為(wei) 客體(ti) 物的存在本身,並不預示某種新的教育發展趨勢,真正主導課堂本身並推動教學模式變革的仍然是作為(wei) 教學主體(ti) 的教師,教室作為(wei) 教學環境支持教學主體(ti) 開展教育活動,並且受製於(yu) 教學主體(ti) 。此種意義(yi) 上而言,新型教學環境是繼“電子教室”“多媒體(ti) 教室”之後的最新教室形態,用“智能教室”來命名配備多種多樣智能化設備的教室則更為(wei) 準確恰當。

  從(cong) 語義(yi) 用法的層麵,當“智慧”一詞與(yu) 人形成固定搭配時是合理的,而“智慧教室”則存在歧義(yi) 。“智能”一詞是伴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而被普遍使用的概念。它有別於(yu) “智慧”對時空的不加限定,“智能”指示的是當下,指示的是“此時此刻”技術的發展程度——尤其當下以“虛擬技術”“智能技術”等為(wei) 代表的高新技術的發展程度。在對智能概念的闡釋中,《現代漢語詞典》指出“智能”包含“具有人的某些智慧和能力”的內(nei) 涵。這種闡釋揭示了“智能”的主體(ti) 可以是人以外的任何實在物或虛擬物,隻要該物擁有人類腦力上的某些特質。常見的語詞有“智能機器人”“智能手機”“智能係統”等,而“機器人”“手機”“係統”之所以被普遍認同為(wei) 是智能的,是由於(yu) 它們(men) 作為(wei) 高科技產(chan) 物在某些方麵具備甚至超出了人類的智慧或能力。當我們(men) 說教室是智能的,正是凝視教室的技術本位,對這一智能化的新型教學環境給予肯定。因此,“智能”與(yu) “教室”的搭配在語義(yi) 學上更具合理性。

  綜合教室本質和語義(yi) 用法兩(liang) 個(ge) 層麵,“智慧教室”的用法雖然在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大潮中被普遍使用,但反觀“智能教室”,不僅(jin) “智能”與(yu) “教室”形成一組符合語義(yi) 用法的合理搭配,彰顯出現代化技術手段在當前及未來教室形態中的重要性。而充分發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以促進人發揮更大的智慧,不正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題中之義(yi) 嗎?(作者單位係桂林航天工業(ye) 學院,胡澤民為(wei) 該校副校長)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開學啦 讓我們來聽聽孩子們的願望

    res01_attpic_brief.jpg
    幾場大風過後,在寒冬中沉睡的拉薩也逐漸蘇醒了。在拉薩市第一小學,記者看到一位學生坐在台階上看書,非常認真,她是六年級(4)班的旦增措姆。明天就會被爸媽沒收,唉……”小學生旦增白珍一邊玩手機一邊說。[詳細]
  • 開學季各學校要做好晨午檢工作

    春季是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高發季節。開學後,學校和托幼機構人員密集、流動頻繁,低年級學生和托幼機構學齡前兒童個體免疫力差,傳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很容易在校園中流行和蔓延。[詳細]
  • 班九創業記

    “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習近平主席2019年新年賀詞裏的話,言猶在耳、擲地有聲。對於來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的班九來說,夢想正在一點點地實現。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