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老師王巧巧:“不忘初心,總會收獲驚喜”
2016年大學畢業(ye) ,主修國畫的王巧巧毅然來到西藏,成為(wei) 薑昆黃小勇希望小學的一名美術老師。“我從(cong) 小喜歡畫畫,也希望那些和我一樣喜歡畫畫的孩子都會(hui) 畫。”然而,學校對王巧巧的關(guan) 注點遠不止於(yu) 畫畫。
“你對陶藝、玩泥巴有沒有興(xing) 趣?” 2018年12月,學校校長唐素芳的一句話讓王巧巧怔了好一會(hui) 兒(er) 。唐校長說:“我想在學校開設陶藝課程,打造屬於(yu) 薑昆黃小勇希望小學的亮點……”
“當時也沒有多想,覺得這是新思路新特色,值得一拚。”2019年元旦,王巧巧一個(ge) 人去了江西省景德鎮,開始了為(wei) 期9天的陶藝課程。
“陶藝”聽著是很文雅的詞,其實不止累還髒,“整天都要摸泥巴,衣服髒了,手也髒了,成為(wei) ‘泥人’了。”王巧巧說,付出總是艱辛的,但收獲卻是甘甜的。
學成歸來之後,王巧巧有了新的動力——傾(qing) 盡所學與(yu) 孩子們(men) 分享。2019年新學期,她的陶藝(泥塑)興(xing) 趣班開課了,第一批學生有來自三年級、四年級的學生,有漢族、藏族、回族等學生。王巧巧給學生發泥巴,讓他們(men) 自己發揮,想做什麽(me) 就做什麽(me) 。在學習(xi) 陶藝的基礎上,王巧巧加入了自己的獨特創意,一時間竟得到不少學生的喜愛。
有一名搬遷轉學過來的學生叫紮西曲宗,“很靦腆、很愛學習(xi) ,還記得當時跟我打招呼的聲音,幾乎聽不到……”王巧巧手把手地教她拉坯、讓她當小組長,一發現她有進步就會(hui) 鼓勵她。現在的紮西曲宗已經是王巧巧的得意門生了,可以兼職做其他學生的小師傅,遇到聽不太懂漢語的學生,還主動替老師翻譯,教他們(men) 陶藝技巧。
“孩子們(men) 的創造力總會(hui) 讓我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是感動、欣慰、驚訝。我相信隻要作為(wei) 老師不忘初心,孩子們(men) 總會(hui) 讓我們(men) 收獲驚喜。”王巧巧欣慰地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天邊課堂”落幕 溫暖繼續……
“現在有太多的‘美盲’,你們這樣的公益活動真該多開展一些,從小就培養孩子們對美的追求。” [詳細] -
文化春雨潤邊疆 民族團結心連心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說起內蒙古,想必許多人都會不自覺吟唱出這句詩詞,如詩畫般的天堂美景讓人心之所向,身之所往。[詳細] -
2019“天邊課堂”美術室落成
今年,天貓、人民日報和故宮聯合宣布,故宮文具上線天貓。9月26日,天貓新文創、阿裏巴巴天天正能量、伊利、故宮文具、西藏商報聯合發起的公益項目——2019“天邊課堂”公益項目正式啟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