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詩詞溫暖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在錢江之源,有一條河叫須江;有兩(liang) 座塔,分別叫凝秀塔和百祜塔。在須江之畔,雙塔北麵,青木參天,竹林修長,一座嶄新的校園掩映在古樟翠竹之中,那就是浙江省江山市上餘(yu) 初級中學。
一走進學校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印有“隻要用心呼吸,便可以遇見玫瑰的淡淡清香”“古樟有形青竹無語難舍難分,江水有岸青燈無色且修且行”“規管鏡尺覽盡大千世界,琴棋書(shu) 畫點映萬(wan) 家燈火”等內(nei) 容的直幅,從(cong) 20米高的牆上垂掛下來,一股清新、雋永的文化氣息悄然襲來,令人玩味不已。景觀石上鐫刻著“富民為(wei) 上,和美有餘(yu) ”8個(ge) 字,讓人眼前一亮,分外別致。“善遇、善漁、善愚、善娛”等字樣,既取自“上餘(yu) ”之諧音,又昭示著卓爾不群的辦學理念。據介紹,這些應景、應情之作,是學校校長周福田為(wei) 了讓師生們(men) 更好地品味生活而專(zhuan) 門設計的校園文化。
走進每一幢大樓,兩(liang) 旁都掛有創意十足的對聯:“扶桑育梓事業(ye) 日興(xing) 富民為(wei) 上,投桃報李英才輩出和美有餘(yu) ”,既有教育的內(nei) 涵,也有深深的祝福;“竹影半牆一簾似畫,水岸四季三餐如家”,令學生置身美好的環境,感受家的溫馨;“兩(liang) 眼微閉不論東(dong) 西南北,一夢初醒依舊春夏秋冬”,讓寢室成為(wei) 師生們(men) 倍加留戀的地方;“寒窗數載求學問道知天下,暖舍幾家修身養(yang) 性品人生”,讓學生明白了“既要學會(hui) 求知,更要學會(hui) 做人”的深刻道理。
“盛夏過,萍風起,情隨須江兩(liang) 岸移。琴書(shu) 倦,秋雁染紅南山葉,夢裏萬(wan) 山尋遍。修竹畔,疏影青斜,江心白鷺閑。斜陽微掛,人歸後,一泓秋水月相戀。”這是學校2019年秋季學期開學時校長送給全體(ti) 教師的自創作品《天淨沙·秋聚》,也是教師們(men) 等待許久的一道心靈雞湯。作品描繪了須江兩(liang) 岸如畫的風景,更抒寫(xie) 了對理想的追求、對事業(ye) 的熱愛。句句含情、字字到心,令人感佩不已。
“栽桃育李,需要真誠守衛,更需要淡淡清平。細流涓涓,薔薇依然綻放,半尺神筆,印證了那人世間的不老情懷……”這是李衛平老師退休時,校長自創並送給她的一首藏尾詩,讓李老師倍感動容、終生難忘。“逶迤滿山錦繡在,月光一縷影徘徊。上善若水醉風雨,靦腆一笑開心懷。莫道無情勝有情,憑欄倚望夜空星。他年若在此相遇,蓑衣一件壟上行。”鄭興(xing) 中老師每遇他人,都說這是他一生中所收到的珍貴禮物。學校在每位教師退休時,由校長親(qin) 自創作並贈送詩詞,已經成為(wei) 學校一道令外人豔羨的常態風景。
在周校長的影響下,學校展開的每一項活動都特別富有韻味,深深打上了詩詞的烙印。
“野語炊煙,邂逅春天”,這是學校開展的社會(hui) 實踐活動,學生們(men) 一起出發,在陽光下感受春天的魅力,在歡樂(le) 中體(ti) 會(hui) 青春的朝氣;“逐夢前行,不負芳華”,這是中考前的誓師大會(hui) ,沐浴著明媚的陽光,懷揣六月的夢想,擂響進軍(jun) 的戰鼓,滿載著愛與(yu) 希望;“方聞夏蟬鳴,又見秋葉紅”,這是開學的季節,學生們(men) 帶著美好的憧憬,踏進熟悉的校園,開始了新的征程。人生的腳步太匆匆,風雨兼程都要學會(hui) :停下來笑看風雲(yun) ,坐下來靜賞花開,沉下來平靜如水,定下來靜觀自在。
“有修養(yang) 的人,不以地位、金錢、容貌來衡量,他是一個(ge) 真我的人、一個(ge) 寧靜的人、一個(ge) 挑戰自己的人、一個(ge) 自省的人,是一個(ge) 具有寬容氣度、嚴(yan) 謹節操、淡泊情趣、高雅氣質的人;人生的真諦在於(yu) 不懈地追求,在困境中追尋目標,在奮鬥中獲得成功……”這是經常飄蕩在上餘(yu) 初中竹海上空的一道道數字聽覺盛宴。為(wei) 了豐(feng) 富生活、陶冶情操,學校於(yu) 2019年2月開設了《竹海晚聽》欄目,每天用8分鍾的時間播放美文佳篇,師生們(men) 遙望日落,笑迎晚霞,沉醉在那令人神往的精神家園。
江山市上餘(yu) 初中把詩詞文化深度融合到校園的每個(ge) 角落,用詩詞的力量溫暖每位師生的心靈,用詩詞的韻律提高每個(ge) 人的涵養(yang) ,用詩詞的情感陶冶每個(ge) 人的情操,用詩詞的意境淨化每個(ge) 人的思想。正如該市教育部門領導說:作為(wei) 教師,一定要“潛心育人,溫暖有方”,讓我們(men) 的校園真正成為(wei) 師生們(men) 永遠眷戀的地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專家談古典詩詞:喧囂過後,邂逅中華詩詞的美
如今,背誦古詩成為早教內容之一,有的家長認為這種死記硬背完全是一種攀比心理;有人認為這恰是對孩子早期詩歌啟蒙的培養。[詳細] -
川大“詩詞少女”《中國詩詞大會》獲季軍 實力圈粉
日前,《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圓滿落幕。“你背下的詩句都綻放出奪目光彩”,這句話不僅適用於勇奪第三季冠軍的外賣小哥雷海為,也適用於所有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的選手。”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李滾,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第三...[詳細] -
著漢服 講詩詞 青島一高校留學生高呼“我愛你,中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當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外孫女背誦中國詩詞的視頻紅遍網絡時,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留學生也講出了自己與中國詩詞的故事。”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