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李世偉與夥伴們的創業故事:帶著夢想闖高原
和很多即將畢業(ye) 的大學生不同,李世偉(wei) 的目標很明確:把創業(ye) 之路挺進西藏。
李世偉(wei) 是西藏民族大學教育學院大三學生,別看他隻有21歲,卻是有近2年創業(ye) 史的“小老板”,麾下還有35名擁有共同理想的小夥(huo) 伴。
個(ge) 子不高、麵容清秀,接受記者采訪時略顯靦腆,這個(ge) 山西小夥(huo) 實在讓人無法與(yu) 一名“野心勃勃”的創業(ye) 者聯係起來。不過,隨著“機器人益智教育”這個(ge) 話題的打開,李世偉(wei) 侃侃而談的自信裏開始流露出了一名大學創業(ye) 者的睿智和雄心。
9個(ge) 年輕人的夢想“起航”
李世偉(wei) 是小學教育專(zhuan) 業(ye) ,早在大一時,他就在思考:怎樣才能拓展小學教育,讓孩子們(men) 在學中玩、玩中學?一個(ge) 偶然的機會(hui) ,李世偉(wei) 接觸到了機器人教育,有簡單的編程、有動手設計的創新、也有搭建的快樂(le) ,這不就是自己一直尋找的教育創新嗎?
李世偉(wei) 把自己這個(ge) 懵懂的想法和同專(zhuan) 業(ye) 的郭增鳳、普布玉珍、張育、葉兆尋等同學分享後,很快就引起了他們(men) 的興(xing) 趣。於(yu) 是,9個(ge) 年輕人的夢想就此起航。
俗話說,萬(wan) 事開頭難。激情碰撞出靈感的火花,但是等到他們(men) 稍稍冷靜下來,才發現除了最基本的資金問題外,還有場地、宣傳(chuan) 、招生等問題等待著他們(men) ……紛繁複雜,創業(ye) 並非想象中那麽(me) 簡單。
正當大家一籌莫展時,西藏民族大學教育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張大衛親(qin) 自找到了他們(men) 。原來,教育學院恰好也準備進行課程改革,成立創新教育實驗室,李世偉(wei) 他們(men) 的創業(ye) 夢想剛好和這個(ge) 思路吻合。“現在你們(men) 有什麽(me) 困難和問題?我們(men) 通過學院、學校的力量來幫你們(men) 協調解決(jue) 。”
這一句話猶如雪中送炭。
很快,30萬(wan) 元的創業(ye) 基金批了下來,“智慧星機器人教育”工作室也正式入駐西藏民族大學教育學院創新創業(ye) 實驗室,原本困擾著這9個(ge) 年輕人的困難,沒想到就這樣迎刃而解了。
回想創業(ye) 之初,李世偉(wei) 覺得要是沒有學院的支持,創業(ye) 的夢想就會(hui) “夭折”,“當時的我們(men) 隻有一腔激情,根本沒有考慮到資金、場地等這些實際困難,真的特別感謝學院的大力支持,才讓我們(men) 堅定了最初的夢想。”
群策群力一起打磨產(chan) 品
“最難的是課程研發。”作為(wei) 智慧星的負責人,李世偉(wei) 考慮的事情更多。一節75分鍾的課程,如何讓孩子們(men) 盡情享受到玩的樂(le) 趣,還能在動手中開發智力?
有了經費,李世偉(wei) 和8個(ge) 夥(huo) 伴開始奔波在山東(dong) 、陝西等多地進行線上、線下培訓。培訓過後,李世偉(wei) 和他的小夥(huo) 伴們(men) 開始把精力放在課程研發上。一邊要學習(xi) ,一邊要培訓,還要花精力進行課程研發,創業(ye) 與(yu) 學業(ye) 交織的壓力接踵而來。“我們(men) 一般利用晚上或者周末的時間來討論課程研發。”央吉秋宗是智慧星創辦至今一直堅持下來的同學之一,但是這條路走來實屬不易,教材都是在那些共同奮鬥的夜晚裏,大家群策群力,一遍遍思考、打磨,最終編寫(xie) 出來的。
經過半年的籌備,2018年6月,“智慧星”開始運營招生。因為(wei) 一個(ge) 老師要負責2至3名孩子,所以第一學期隻招了50多名學員。第二學期則招生近90人。
“規模不敢太大,一方麵是為(wei) 了安全,一個(ge) 老師不能同時兼顧太多學生。另一方麵,也有一些老師中途退出。”麵對學業(ye) 和就業(ye) 的壓力,有同學開始退出。
當然,有退出的,也有懷揣著創業(ye) 夢想參與(yu) 進來的。“智慧星機器人教育”在鹹陽漸漸小有名氣,很多家長慕名而來,想讓孩子體(ti) 驗這種益智的教育。
讓更多孩子接觸益智教育
“如果隻是停留在學校層麵,那這個(ge) 創業(ye) 就失去了意義(yi) 。”
經過兩(liang) 年的打拚,目前“智慧星機器人教育”主要致力於(yu) 3歲至12歲兒(er) 童益智教育課程的研發、教學與(yu) 傳(chuan) 播以及益智教具的設計、生產(chan) 和銷售,開設有學前兒(er) 童樂(le) 高班以及學齡兒(er) 童動力機械班、WeDo編程班、EV3編程班,35名授課老師都是經過培訓後取得機器人授課證書(shu) 的教育學院學生,其中有4名是藏族。
從(cong) 最初創業(ye) 到現在,李世偉(wei) 心中的目標都很明確:把“智慧星機器人教育”拓展到西藏。為(wei) 什麽(me) 會(hui) 有這樣的目標呢?早年去西藏調研時,李世偉(wei) 就發現,益智教育在西藏有很大的市場。
“尤其是縣、鄉(xiang) 一級的教育,孩子們(men) 根本沒有太多機會(hui) 接觸這種益智的教學方式。”李世偉(wei) 說。在創辦“智慧星”之初,李世偉(wei) 其實有意識地招進了幾名藏族同學,想著有一天他們(men) 能帶著自己研發的益智課程,利用雙語教學,把“智慧星”挺進高原,讓更多的藏族孩子享受到在學習(xi) 中玩耍、在玩耍中學習(xi) 的快樂(le) 。
但是,夢想歸夢想,現實終究是現實。
2019年,李世偉(wei) 再次帶著他們(men) 研發的課程到了拉薩。在一次次與(yu) 學校的接洽中,在一次次隨機的街訪問卷調查中,李世偉(wei) 碰了個(ge) “滿頭包”。
“從(cong) 這次打擊中,我覺得應該轉變思想,越是被拒絕,越說明這是一塊不曾被開發的土地,說明未來有很大的市場和機遇。”李世偉(wei) 依然很樂(le) 觀,畢業(ye) 後他計劃繼續開拓西藏市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林芝市實現有意願應屆高校畢業生全就業
2019年以來,西藏林芝市以正確處理好高校畢業生政府就業和市場就業關係為根本方法,全力推動應屆高校畢業生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詳細] -
西藏林芝市精準服務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 實現有意願應屆高校畢業生全就業
2019年以來,西藏林芝市以正確處理好高校畢業生政府就業和市場就業關係為根本方法,全力推動應屆高校畢業生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詳細] -
“學長和我們一起創業”——訪大學生創業代表周三元、張亞昊
西藏拉薩市科智映向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6月,由西藏大學理學院在讀本科生張亞昊創立。公司總經理周三元出生於1995年,是西藏大學理學院研二學生;董事長張亞昊出生於1998年,是西藏大學理學院大三學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