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讓教育督導“長牙齒”

陳鵬 發布時間:2020-02-21 17:0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guan) 於(yu) 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ti) 製機製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cong) 深化教育督導管理體(ti) 製改革,督導的運行、問責、聘用等多方麵入手,以提高教育督導的權威性和實效性,促進教育督導機構獨立行使職能,落實督導評估、檢查驗收、質量監測的法定職責,讓教育督導“長牙齒”。

  權威性、嚴(yan) 肅性不足,沒真正形成威懾

  教育督導是教育法規定的一項基本教育製度。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教育督導在督促落實教育法律法規和教育方針政策、規範辦學行為(wei) 、提高教育質量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機構不健全、權威性不夠、結果運用不充分等突出問題,還不適應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

  “目前,對照《教育督導條例》的規定,對照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穩定的需要,對照人民群眾(zhong) 的期待,仍有較大差距。總體(ti) 上看,教育督導權威性、嚴(yan) 肅性不足,還沒有真正形成威懾。這次深化教育督導體(ti) 製機製改革,將緊緊圍繞教育督導‘長牙齒’,致力於(yu) 解決(jue) 4個(ge) 方麵的問題。”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hui) 辦公室負責人介紹。

  在管理體(ti) 製方麵,主要是教育督導機構缺乏相對獨立性,督導委員會(hui) 各成員單位還沒有充分發揮作用,地方各級教育督導機構設置不規範、管理不嚴(yan) 格。在運行機製方麵,主要是督導定位不夠清晰,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現象還普遍存在,督導工作重點不突出,督導方式方法仍比較落後。在結果運用方麵,主要是督導報告缺乏權威性,督導意見常被“束之高閣”;整改問責不力,沒有真正形成震懾。在督學隊伍方麵,總體(ti) 上人員嚴(yan) 重不足,各級督學都麵臨(lin) 專(zhuan) 職少兼職多、年齡結構老化、專(zhuan) 業(ye) 水平不高、條件保障不夠、吸引力不足等問題。

  《意見》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成全麵覆蓋、運轉高效、結果權威、問責有力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督導體(ti) 製機製。在督政方麵,構建對地方各級政府的分級教育督導機製,督促省、市、縣三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在督學方麵,建立國家統籌製定標準、地方為(wei) 主組織實施,對學校進行督導的工作機製,指導學校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在評估監測方麵,建立教育督導部門統一歸口管理、多方參與(yu) 的教育評估監測機製,為(wei) 改善教育管理、優(you) 化教育決(jue) 策、指導教育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督導哪些問題:教育熱點難點,聚焦教學質量

  《意見》提出,加強對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督導。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jia) 體(ti) 係,定期開展督導評價(jia) 工作。重點督導評價(jia) 黨(dang) 中央、國務院重大教育決(jue) 策部署落實情況,主要包括辦學標準執行、教育投入落實和經費管理、教師編製待遇、教育扶貧和重大教育工程項目實施等情況。同時,組織教育熱點難點問題和重點工作專(zhuan) 項督導,及時開展重大教育突發事件督導。

  加強對學校的督導,建立健全各級各類教育監測製度,引導督促學校遵循教育規律,聚焦教育教學質量。完善評估監測指標體(ti) 係,加強對學校教師隊伍建設、辦學條件和教育教學質量的評估監測。

  具體(ti) 開展幼兒(er) 園辦園行為(wei) 、義(yi) 務教育各學科學習(xi) 質量、中等職業(ye) 學校辦學能力、高等職業(ye) 院校適應社會(hui) 需求能力評估。繼續實施高等教育評估,開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嚴(yan) 肅處理學位論文造假等學術不端行為(wei) 。積極探索建立各級教育督導機構通過政府購買(mai) 服務方式、委托第三方評估監測機構和社會(hui) 組織開展教育評估監測的工作機製。

  “要完成新時期教育督導的根本使命,全麵落實黨(dang) 的教育方針,就必須不斷完善和優(you) 化教育質量監測與(yu) 評價(jia) 體(ti) 係,為(wei) 教育督導提供全麵、準確、有針對性的信息。”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副主任辛濤表示,經過8年的努力,2015年全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工作正式鋪開,不僅(jin) 對學生語文、數學、科學、體(ti) 育、藝術、德育6個(ge) 主要學科領域進行學業(ye) 質量的評估,還涉及了教育係統其他相關(guan) 因素,測查基礎教育均衡狀況。“基礎教育質量監測通過收集客觀、量化的數據,用了一把較為(wei) 全麵和客觀的尺子,丈量當前教育質量現狀,探索教育質量影響因素,提出教育質量改善辦法。”

  規定具體(ti) 問責方式:強化教育督導權威性和嚴(yan) 肅性

  《意見》主要通過完善報告、反饋、整改、複查、激勵、約談、通報、問責等8個(ge) 方麵的製度,強化教育督導權威性和嚴(yan) 肅性。

  各級教育督導機構要督促被督導單位牢固樹立“問題必整改,整改必到位”的責任意識,切實維護督導嚴(yan) 肅性。對整改不到位、不及時的,要發督辦單,限期整改。被督導單位要針對問題,全麵整改,及時向教育督導機構報告整改結果並向社會(hui) 公布整改情況。被督導單位的主管部門要指導督促被督導單位落實整改意見,整改不力要負連帶責任。

  各級教育督導機構對本行政區域內(nei) 被督導事項建立“回頭看”機製,針對上級和本級教育督導機構督導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及時進行複查,隨時掌握整改情況,防止問題反彈。

  《意見》指出,對教育督導發現的問題整改不力、推諉扯皮、不作為(wei) 或沒有完成整改落實任務的被督導單位,由教育督導機構將教育督導結果、工作表現和整改情況通報其所在地黨(dang) 委和政府以及上級部門,建議其領導班子成員不得評優(you) 評先、提拔使用或者轉任重要職務。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hui) 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強化問責,是這次教育督導體(ti) 製機製改革的重點,也是督導‘長牙齒’的有力保障。對問責的情形、方式等,《意見》也都作出了具體(ti) 規定。為(wei) 加強社會(hui) 監督,《意見》明確提出,問責和處理結果要及時向社會(hui) 公布。”

  誰來督:健全督學遴選程序,擇優(you) 選聘各級督學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hui) 辦公室按照《教育督導條例》規定,聘任講政治、敢擔當、懂教育的國家督學。地方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教育督導隊伍建設。原則上,各地督學按與(yu) 學校數1:5的比例配備,部分學生數較多的學校按1:1的比例配備。專(zhuan) 兼職督學的具體(ti) 比例由各省份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意見》要求,完善督學選聘標準,健全督學遴選程序,擇優(you) 選聘各級督學。同時,提高督學專(zhuan) 業(ye) 化水平,建立督學退出機製。各級政府建立對本級教育督導機構的監督製度,各級教育督導機構要完善對下級教育督導機構的監督,健全教育督導崗位責任追究機製。

  教育督導“長牙齒”,根本上需要法律予以保障。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hui) 辦公室負責人補充,目前,我國還沒有專(zhuan) 門的教育督導法律。作為(wei) 專(zhuan) 門法規的《教育督導條例》頒布實施已經7年,但各地落實還不夠到位,需進一步完善。為(wei) 此,《意見》明確提出加強教育督導法製建設。一方麵,要完善教育督導法律法規,加快配套規章製度建設,推動地方出台配套法規政策,形成由國家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以及規範性文件組成的教育督導法律法規體(ti) 係。另一方麵,要強化程序意識,細化工作規範,完善督導流程,使教育督導各個(ge) 方麵、各個(ge) 環節的工作都有章可循。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