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286名藏族內地班考生
3月9日,青海省普通高中在全國率先開學。此時,3000公裏外的沈陽翔宇中學的教師坐不住了。該校有近千名藏族內(nei) 地班學生因為(wei) 沈陽尚未開學而滯留在青海家中,其中286人是麵臨(lin) 高考的高三學生。情急之下,翔宇中學的7名教師響應學校號召,“硬核”奔赴青海送課上門。
這份跨越數千公裏的師生情始於(yu) 12年前。從(cong) 2008年開始,翔宇中學受青海省教育廳委托設置藏族班,生源主要是青海玉樹州和果洛州的部分初、高中學生。
翔宇中學執行校長韓丹介紹,這些學生居住在高海拔地區,且地廣人稀,網絡信號不太穩定。因此,疫情期間學校開展的線上輔導答疑,隻有一半學生能正常接收。“幾十天後,高三藏族班的學生就要參加高考了,我們(men) 卻不能複課,師生和家長都心急如焚。”
於(yu) 是,翔宇中學作了一個(ge) 大膽的決(jue) 定——派教師赴青海,上高原送課!
疫情防控之下,這個(ge) “大膽”的想法實行起來並不容易。玉樹州教育局局長吉洛告訴記者,玉樹、果洛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尤其是現在這個(ge) 季節,空氣中含氧量更低,低海拔地區的人來到這裏很容易發生高原反應,無法正常開展教學工作,甚至危及生命。
經過多方協調,師生上課、住宿的場所定在海拔相對較低、位於(yu) 青海省海東(dong) 市的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玉樹(海東(dong) )分校。
3月19日,由翔宇中學副校長、高三(22)班班主任王成宏帶隊,7名教師組成的首批教師支援隊抵達海東(dong) 市。
初春的海東(dong) ,氣溫與(yu) 沈陽相差不大,但2000多米的海拔和異常幹燥的氣候,還是讓沈陽的教師們(men) 吃不消。“我們(men) 之前雖然來過多次,但因為(wei) 是陪考,一般隻停留一兩(liang) 天,而且都是在夏季,與(yu) 這次的感覺差別太大了。”王成宏告訴記者,“大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身體(ti) 不適,頭暈、呼吸不暢、流鼻血、上樓梯格外費勁。”
與(yu) 此同時,翹首企盼的286名學生也迅速從(cong) 各個(ge) 鄉(xiang) 鎮向玉樹州集結,6輛大巴載著學生和生活教師向800多公裏以外的海東(dong) 市出發。
分別兩(liang) 個(ge) 多月,跨越數千公裏,師生們(men) 終於(yu) 相聚。興(xing) 奮、激動之餘(yu) ,學生們(men) 還收到了意外驚喜。雖然做好了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但翔宇中學7名教師的行李中卻隻有少量換洗衣物和個(ge) 人用品,其餘(yu) 都是帶給學生的物資。“每人裝了2000隻口罩,還有額溫槍、常用藥品、學習(xi) 用具、習(xi) 題集、試卷、打印機……”王成宏說。
翔宇中學首批奔赴青海的7名教師中,包含5名班主任、一名教務主任和一名德育助理。除了數學、英語、化學等學科能夠麵對麵授課外,其餘(yu) 學科統一由遠在沈陽的教師在線授課。
讓教師們(men) 感動的是學生的勤奮刻苦。王成宏說,學生們(men) 很快恢複了學習(xi) 狀態,早上6點起床,6點半開始早自習(xi) ,晚上10點結束晚自習(xi) ,每天除了吃飯、睡覺、測量體(ti) 溫和必要的鍛煉外,其餘(yu) 時間都在專(zhuan) 注地“搶奪”失去的寶貴學習(xi) 時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大山駐村見聞】朱巴龍人的教育觀念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記者唐大山來到金沙江畔的藏東朱巴龍鄉駐村。愛好文學的他看到了什麽、聽到了什麽、有何感悟,《大山駐村見聞》將給你展示一幅幅康巴大地的發展變化圖景。[詳細] -
點對點幫助農牧民就業
4月3日,西藏拉薩市城關區農牧民組織化轉移就業上崗複工儀式舉行。人社部門通過點對點幫助農牧民群眾就業,使52名來自恩惠苑的易地扶貧搬遷農牧民現場簽訂轉移就業協議書和勞動合同。 [詳細] -
西藏拉薩經開區開設稅法講堂助力大學生就業創業
“老師,我想創業,有關支持在稅收方麵的政策可不可以講一下……”一條條互動問題接連不斷地在屏幕彈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