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勞動 教育不能缺失那一環

葉雨婷 樊未晨 發布時間:2020-04-13 13:2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我要讓學生們(men) 在勞動的過程中體(ti) 會(hui) 到美。”北京市外事學校分校的劉靜老師說。

  4月6日,劉靜老師最新一期的勞動課錄播課程在北京市西城區中小學線上學習(xi) 平台上線了,學生們(men) 在“勞動教育”科目中就能看到這節名為(wei) “《一收一納間》衣物篇:輕鬆有趣的小事”的課程。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設置勞動教育課程,將勞動教育納入中小學國家課程方案和職業(ye) 院校、普通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ang) 方案,根據各學段特點,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係統加強勞動教育。

  也就是說,勞動教育將同數學、語文、英語等科目一樣,成為(wei) 大中小學生的必修課。事實上,早在《意見》出台以前,全國各地有不少學校已經在開展與(yu) 勞動教育相關(guan) 的課程。那麽(me) 為(wei) 什麽(me) 中央還要把勞動教育納入必修課程?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現狀如何?各地已經做了哪些嚐試?帶著這些問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了多位專(zhuan) 家、教師和學生。

  這代青少年是隻會(hui) 學習(xi) 和考試的一代?

  中小學生對勞動教育有需求

  《意見》中有這樣一段表述:“近年來一些青少年中出現了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hui) 勞動的現象,勞動的獨特育人價(jia) 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勞動教育正被淡化、弱化。”

  幾年前,曾經有一個(ge) 視頻引起了網友的廣泛討論,一位初到美國留學的男孩不知該如何做西紅柿炒雞蛋,為(wei) 了招待朋友,男孩發微信向母親(qin) 求助。為(wei) 了滿足兒(er) 子的需求,大洋彼岸的父母,隔著時差大半夜爬起來,到廚房為(wei) 他錄製番茄炒蛋的視頻。最後,男孩做出了滿意的西紅柿炒雞蛋,他的聚會(hui) 很成功,朋友們(men) 也都很開心。

  很多網友批評這個(ge) 留學男孩自私,批評現在的年輕人隻會(hui) 學習(xi) 、考試而不會(hui) 生活時,其反映出的正是這種“智育領跑其他”產(chan) 生的弊端。

  “其實,孩子們(men) 是有勞動教育的需求的。”劉靜老師說。去年她在北京市西城區一所名校的初一年級中開設了勞動課程,內(nei) 容是教學生如何更好地進行收納。最初學生們(men) 不太重視,覺得“收納沒什麽(me) 好學的”“反正這個(ge) 時間段必須上選修課,隨便選選就行了”。

  但上了收納課之後,孩子們(men) 的熱情很快就提高了,“當看到自己的櫃子用老師教的方法變得更漂亮、更合理之後,想學的孩子就更多了。”劉靜說,沒有選這門課的學生也開始追問“下學期還開不開”。

  “勞”之所以與(yu) 其他“四育”成為(wei) 青少年培養(yang) 中的重要一環,是因為(wei) 人本來就有參加勞動的需求。

  這個(ge) 超長寒假裏,當沒有了如山的學業(ye) 壓力時,那些“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中學生們(men) ,也變身成了“大廚”。

  “家裏沒有打蛋器,那天兒(er) 子為(wei) 了做蛋糕竟然就用筷子打發了蛋清,蛋糕烤好之後,兒(er) 子的胳膊都疼得抬不起來了。真沒想到他能完成,要知道平時掃個(ge) 地他都會(hui) 叫苦。”中學生家長汪女士說。

  “愛上勞動”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而參與(yu) 勞動的成果絕不僅(jin) 是流汗出力、強健筋骨。杭州市富陽區富春第七小學有一門小小農(nong) 博士課程——不同年級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年齡特點,把一些探究性的學習(xi) 項目帶入到平時的蔬菜種植中,比如,高年級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以“土壤與(yu) 植物的關(guan) 係”為(wei) 切入點,在種植之前采集土壤樣本,對土壤的PH值、有機質等進行化驗。“種菜前先學做土壤分析師。”一位老師說。

  實際上,勞動不僅(jin) 不會(hui) 耽誤學習(xi) ,相反生活能力強還能夠促進學習(xi) 。 “收納就是鍛煉學生分類、整理的過程,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取舍能力,並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劉靜說。

  勞動教育如何開展

  在過程中感受勞動之美

  在當前條件下,勞動教育如何開展也是一門學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曾到某大城市的勞動基地采訪,基地裏的初中生要鋤地、耕田、磨麵、蒸饅頭,很多孩子表示第一次見過麵粉的“前世今生”,也第一次吃上自己親(qin) 手蒸出來的饅頭。

  正如《意見》所要求,這樣的勞動教育能“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誌”。

  不過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基地中的勞動還包括諸如清掃豬圈、雞舍等內(nei) 容,很多孩子完全沒有掌握勞動要領,豬圈沒打掃幹淨,自己渾身上下弄得臭氣熏天,甚至有些學生說:“終於(yu) 知道以後什麽(me) 樣的勞動說什麽(me) 也不能幹了。”

  應該說,勞動教育不是給學生出難題,而是要根據不同區域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科學的設計。

  “其實我們(men) 讓學生參與(yu) 到勞動中來,除了讓學生掌握勞動技能養(yang) 成勞動習(xi) 慣,還要讓學生在勞動的過程中建立起人與(yu) 物之間的和諧關(guan) 係,進而建立人與(yu) 人之間的和諧關(guan) 係,最終形成人與(yu) 外界的和諧關(guan) 係。”劉靜說,進行勞動教育的前提是教師心裏不能帶著“勞動就是吃苦受累”的想法,而是要讓學生體(ti) 會(hui) 到勞動中的美,愛上勞動。

  不少專(zhuan) 家也持相同的看法:勞動教育不僅(jin) 僅(jin) 是多一門課程,更重要的是讓青少年享受勞動的過程,並在過程中感受勞動之美。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檀傳(chuan) 寶表示,勞動教育和全部教育工作一樣,都是一個(ge) 專(zhuan) 業(ye) 性的事業(ye) ,離不開對於(yu) 教育規律的尊重。加強勞動教育一定要尊重各學段兒(er) 童心理發展的實際、學習(xi) 生活的實際、社區環境的實際,“大呼隆”“一刀切”的形式主義(yi) 教育不可能有任何理想的效果。

  “專(zhuan) 設勞動教育的課程,固然是勞動教育重要著力點,應當引起高度重視,但是勞動教育又應該有更為(wei) 廣闊的加強空間。比如道德與(yu) 法治、語文、曆史、地理、藝術、體(ti) 育,甚至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自然學科都可能蘊藏著大量勞動教育的素材,各學科領域教學因而也都有因勢利導、潤物無聲地開展勞動教育的可能性。”檀傳(chuan) 寶說。

  檀傳(chuan) 寶表示,師生互動、校園環境、課業(ye) 評價(jia) 、學校製度等教育生活的方方麵麵,也都應當增強勞動教育的自覺性。隻有勞動教育有機融入全部教育生活中,勞動教育才能取得真正的實效。

  “18歲+”的大學勞動教育應以“真”為(wei) 主

  勞動不應僅(jin) 停留在課程學習(xi)

  如果說勞動教育對於(yu) 中小學生來說更多是一種“模擬訓練”,對於(yu) 18+的大學生來說,勞動教育更應是一場“真刀真槍”的實戰。

  去年9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考古專(zhuan) 業(ye) 38名師生,來到河南省淮陽縣平糧台遺址參加田野考古實習(xi) 。據了解,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田野考古教學實習(xi) ”課程是探索性勞動教育課程的一個(ge) 典型案例。考古實習(xi) 期間,師生們(men)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集體(ti) 用餐、上工不輟。帶隊老師一般3至4人,晴天上工,雨天上課;白天手把手地教發掘,晚上一筆一筆地改記錄。整個(ge) 學期,學生和老師、工人一起在考古現場揮汗,動手動腦,直接麵對考古前沿現象。

  在這裏,2017級本科生胡雲(yun) 飛迎來了自己的20歲生日。這段時間,他最大的收獲是學會(hui) 了如何與(yu) 當地招募的民工相處。剛到淮陽時,因為(wei) 這些民工講當地的方言,說話又快嗓門又高,胡雲(yun) 飛經常聽不懂他們(men) 在講什麽(me) ,感覺“不是一個(ge) 世界的”。但是時間長了,胡雲(yun) 飛找到了一個(ge) 秘訣:人和人之間的相處要真心真意。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盧曉東(dong) 認為(wei) ,基礎教育階段勞動教育的重點是家庭勞動、簡單手工製作以及與(yu) 年齡相匹配的公益勞動,大學生的勞動教育應該是麵向成年人的勞動教育。

  在他看來,大學校園內(nei) 有許多真實勞動機會(hui) ,此外,“應鼓勵全日製學生在學期間,在校外參加實習(xi) 、實訓、調研和科學研究,參加真實、有報酬的勤工儉(jian) 學,參加校外公益誌願服務,深入田間地頭、車間、工地、商場、物流、醫院、公共衛生防疫等勞動場所,深入城鄉(xiang) 社區、福利院等公益服務場所。”盧曉東(dong) 說。

  如今,不少高校都已通過各種方式開展了勞動教育的相關(guan) 實踐。

  在汕頭大學,學校以強化學生勞動服務為(wei) 重點設計公益課程。公益課程是全校本科生的公共必修課。每門公益課程1學分,48學時。其中,勞動服務環節不得少於(yu) 32學時。每位本科生須獲得至少1個(ge) 公益課程學分方能畢業(ye) 。在東(dong) 北大學,學校在本碩博思政課中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展開勞模文化研究成果進課堂,加強以勞模文化為(wei) 重要內(nei) 容之一的思政課課程群建設。

  中國勞動關(guan) 係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劉向兵表示,大學階段主要培養(yang) 的是日後要直接走向社會(hui) 的“準勞動者”,因此,應在教育學生愛勞動、會(hui) 勞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懂勞動之義(yi) 、明勞動之理,深入理解勞動作為(wei) 人類本質活動的基本規律,由衷認可並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wei) 大的道理。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