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班瑪紅軍小學:紅星閃閃放光彩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新利平台訊 憶往昔歲月,故事已成曆史,但精神記憶還在教育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始建於(yu) 1960年,位於(yu)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東(dong) 南部燈塔鄉(xiang) 境內(nei) 的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青海果洛班瑪紅軍(jun) 小學,距今已有60年曆史。
圖為(wei) 班瑪紅軍(jun) 小學開展紅色教育活動
目前,在社會(hui) 和政府多方支持鼓勵扶持下,學校基礎設施建設齊全,教師隊伍完備,生源充足,並且也擁有自己的顯著特色,知名度也有了很大提升。
營造紅色氛圍,讓紅色歌聲在學校上空飄揚
班瑪紅軍(jun) 小學以“紅色基因、代代相傳(chuan) ”為(wei) 主題,目標鮮明地深入開展教學工作,在教書(shu) 育人的同時堅持弘揚永垂不朽的紅色精神。在教學上,老師言傳(chuan) 身教;在方式上,該校建立紅領巾廣播站,播放《跟著共產(chan) 黨(dang) 走》《紅星閃閃放光彩》等紅色歌曲,傳(chuan) 唱《紅軍(jun) 小學之歌》校歌,營造學校的紅色文化氛圍。
多年來,該校持續貫徹“迎難而上,堅韌頑強”的紅軍(jun) 精神,即使地處偏遠的西北部高原,依然牢記辦學使命,教書(shu) 育人,傳(chuan) 承優(you) 秀精神,在艱苦環境中卓絕奮進。近些年來,學校不斷增加新成員,充實學校教師團隊,為(wei) 紅色精神火炬添柴加薪。學校注重教師優(you) 勢互補,創建豐(feng) 富的教學經驗與(yu) 新時期教育先進理念和新概念相結合的教師隊伍。因此,教師隊伍中既有在教育一線工作十幾年的骨幹老教師,又有剛剛分配到學校的新教師,彼此取長補短,促進學校新時期的教育發展。
開展紅色活動,讓學生在紅色精神熏陶下健康成長
紅軍(jun) 學校不僅(jin) 具有學校的一般性質,還具有其特殊要求:找準突破口、確立學校弘揚紅軍(jun) 精神的特色點、用紅軍(jun) 精神建設好紅軍(jun) 小學。這決(jue) 定了學校辦學育人高質量、高水平的崇高使命。
圖為(wei) 班瑪紅軍(jun) 小學學生在參加學校舉(ju) 辦的紅色活動
該校在學生學習(xi) 之餘(yu) ,還會(hui) 定期舉(ju) 辦去紀念碑掃雪、開展紅歌演唱、舉(ju) 辦紅色故事大賽、進行清明節掃墓、在烈士墓前重溫入隊誓詞、看革命電影等紅色活動。在日常生活中,老師們(men) 不僅(jin) 言傳(chuan) 身教,更是寓教於(yu) 樂(le) ,讓紅色精神傳(chuan) 播到校園每一個(ge) 角落,讓孩子們(men) 記住紅色精神,被紅色精神感染,將紅色接力棒傳(chuan) 下去。
培養(yang) 優(you) 秀品格,讓紅色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紅色教育,是對先烈的銘記,是對優(you) 秀品格素質的培養(yang) 。昨日少年,今日未來,紅色意識要從(cong) 小培養(yang) ,紅色教育要長久堅持。目前該校正在積極弘揚紅軍(jun) 精神,力求將紅軍(jun) 精神內(nei) 化為(wei) 學生的道德標準和行為(wei) 準則。不斷探索尋求“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的有效途徑,打造一個(ge) 個(ge) 具有紅色“性格”和“氣質”的“紅星”,培養(yang) 根正苗紅的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接班人。(新利平台 通訊員/才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省委書記王建軍為高校師生講“開學第一課”
4月8日是青海大學春季學期學生返校第一天。當天上午,青海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建軍來到學校,為師生講授“開學第一課”。[詳細] -
青海第一批高中、中職學校9日開學
“疾控中心的老師請到學校門口準備測量體溫。這位家長,請在主幹道旁等待……”[詳細] -
青海:疫情防控澤庫學子在行動
連日來,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縣教育局領導下,澤庫籍大學生誌願者主動加入教育係統疫情防控宣傳工作,走村入戶為村民宣傳解讀疫情防控知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