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讓書香伴隨孩子成長

發布時間:2020-05-09 14:15:00來源: 拉薩晚報

  5月4日晚,國際兒(er) 童讀物聯盟(IBBY)2020年獎項發布會(hui) 以線上直播的形式與(yu) 全球觀眾(zhong) 見麵。兒(er) 童文學與(yu) 閱讀界三大備受矚目的國際獎項——國際安徒生獎,IBBY—朝日閱讀促進獎,IBBY—iRead愛閱人物獎揭曉。其中,來自中國的朱永新與(yu) 來自荷蘭(lan) 的瑪麗(li) 特·托恩奎斯特成為(wei) IBBY—iRead愛閱人物獎首屆獲獎者。

  朱永新,蘇州大學教授、新閱讀研究所創辦者,推動兒(er) 童閱讀近30年。

  總結信息時代下的兒(er) 童閱讀方法

  與(yu) 最好的書(shu) 對話,如與(yu) 最好的人為(wei) 伍。在朱永新看來,人是由他讀的書(shu) 造就的,讀什麽(me) 樣的書(shu) ,就會(hui) 成為(wei) 什麽(me) 樣的人。早在1993年擔任蘇州大學教務處處長時,朱永新便推出蘇州大學學生必讀書(shu) 計劃,從(cong) 1995年開始,組織專(zhuan) 家學者研製中小學生和教師閱讀書(shu) 目,由此開始了專(zhuan) 業(ye) 的閱讀研究與(yu) 推廣生涯。

  作為(wei) 專(zhuan) 業(ye) 閱讀研究推廣公益機構——新閱讀研究所的創辦人,朱永新始終致力於(yu) 探索和解決(jue) “為(wei) 什麽(me) 讀”“讀什麽(me) ”及“怎麽(me) 讀”的問題。

  有關(guan) “為(wei) 什麽(me) 讀”,朱永新提出,“一個(ge) 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ge) 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jue) 於(yu) 這個(ge) 民族的閱讀水平,一個(ge) 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個(ge) 書(shu) 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為(wei) 真正的精神家園”,聚焦閱讀中個(ge) 體(ti) 與(yu) 群體(ti) 的關(guan) 係。基於(yu) 此,他還完成“共讀共寫(xie) 共同生活”的閱讀理論建構,提倡兒(er) 童在自主閱讀中獨立思考、發揮個(ge) 性,在共同閱讀中互相理解、求同存異。

  有關(guan) “讀什麽(me) ”,朱永新帶領團隊,完成多種類別兒(er) 童閱讀書(shu) 目的研製和修訂,包括兒(er) 童基礎閱讀書(shu) 目《中國人閱讀基礎書(shu) 目》的研製與(yu) 發布。從(cong) 2016年開始,他主持研究《中國中小學學科閱讀書(shu) 目》,研製中小學所有學科教師、學生的基礎閱讀書(shu) 目。從(cong) 2019年開始,主持並啟動《中國人學科(項目學習(xi) )研究基礎書(shu) 目》,對100多個(ge) 一級學科進行書(shu) 目篩選。

  有專(zhuan) 家評價(jia) :“該係列書(shu) 目不僅(jin) 為(wei) 兒(er) 童閱讀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且形成了由淺入深的閱讀梯次,為(wei) 兒(er) 童閱讀的後續發展提供了有效支持。”

  有關(guan) “怎麽(me) 讀”,朱永新帶領新閱讀研究所,長期致力於(yu) 探索創造更多閱讀方法。如鼓勵鄉(xiang) 村多元文化的“鄉(xiang) 村特色閱讀課程”,如激發興(xing) 趣、深化效果的“童書(shu) 電影課”,如以校園、家庭不同特點分別研發的“閱讀整體(ti) 方案”等。

  “朱永新以科學的研究,為(wei) 信息時代下的兒(er) 童閱讀方法總結出了一係列可供複製的成果。”有學者說。

  推動以閱讀為(wei) 抓手的教育探索

  1999年,在一所兩(liang) 排平房的鄉(xiang) 村學校——江蘇常州武進湖塘橋中心小學,朱永新發起了新教育實驗,這項以推動教師閱讀和兒(er) 童閱讀為(wei) 抓手的教育探索,從(cong) 一開始便刻上了“書(shu) 香”的印記。

  現已退休的小學原校長奚亞(ya) 英至今仍記得,朱永新每隔一段時間就來學校開展講座,推動以閱讀為(wei) 抓手的教育改革。

  2000年,蘇州昆山玉峰實驗學校正式推行書(shu) 香校園建設。朱永新要求參加這項教育改革的學校,所有的小學生、中學生、老師,在6年內(nei) 必須閱讀完100本書(shu) ,不讀完,不畢業(ye) 。

  漸漸地,閱讀從(cong) 任務到習(xi) 慣、從(cong) 被動到主動,越來越多的師生逐漸認識到,讀書(shu) 能使人有底蘊、有品位。

  如今,這項教育改革已覆蓋多所學校,這些學校有一個(ge) 共同的特點,就是對兒(er) 童閱讀的高度重視。

  2003年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朱永新作為(wei) 全國政協委員,正式提出建立國家閱讀節的提案。此後連續17年,朱永新共提出幾十個(ge) 關(guan) 於(yu) 閱讀的提案和建議,其中大部分都在直接推動兒(er) 童閱讀。

  由於(yu) 中國自身發展的多樣性,這些閱讀課程在探索上的成功,也將為(wei) 世界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推動兒(er) 童閱讀的問題,乃至跨越貧富差距、解決(jue) 教育不公的難題,提供可資借鑒、可以複製的優(you) 良模式。

  新教育實驗的探索,也在2018年獲得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帶動越來越多讀書(shu) 人和推廣人

  朱永新個(ge) 人的成長經曆與(yu) 閱讀密不可分。

  他的童年時期處於(yu) 圖書(shu) 極度匱乏的階段,隻能通過擔任小學教師的父親(qin) 及往來客人的“講書(shu) ”,完成兒(er) 童時期的閱讀。直到大學階段,他才在大學圖書(shu) 館裏補上了閱讀這一課。

  發起新教育實驗後,朱永新更是身體(ti) 力行,堅持每年閱讀100多部教育著作、200多部童書(shu) ,將推動閱讀放在工作首位……不少熟悉他的老師和校長都說,朱永新的閱讀經曆和人生經曆,鼓舞著更多老師熱愛閱讀、推動閱讀、幫助兒(er) 童學會(hui) 閱讀,成長為(wei) 優(you) 秀的閱讀推廣人。

  為(wei) 閱讀鼓與(yu) 呼,朱永新漸漸從(cong) 一個(ge) 人到一行人。

  通過創辦新閱讀研究所,朱永新的閱讀主張凝聚了一大批閱讀推廣人:他領銜創建的中國“領讀者大會(hui) ”吸引了400餘(yu) 家各類閱讀推廣機構參加;新閱讀研究所建立的網絡讀書(shu) 會(hui) 匯聚近10萬(wan) 讀者;成立的親(qin) 子閱讀工作站,遍及50多個(ge) 城市和鄉(xiang) 村;新閱讀研究所舉(ju) 辦的數十場“領讀者”培訓,培養(yang) 了大量優(you) 秀的閱讀推廣人……

  朱永新所帶領的教育團隊,出現了一大批優(you) 秀的閱讀推廣人。他們(men) 中的許多人,都是來自偏遠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中小學教師。這些中小學教師通過推動閱讀,讓自己受益、助力兒(er) 童成長,還建構起良好的兒(er) 童閱讀生態。

  近30年來,朱永新推動與(yu) 閱讀有關(guan) 的工作很多,但有一項很有代表性。這項工作主要麵向初為(wei) 人父、人母的年輕人,為(wei) 他們(men) 舉(ju) 辦公益講座、推廣親(qin) 子共讀,這項以“螢火蟲”命名的工作計劃,希望幫助萬(wan) 千父母,點亮孩子閱讀的光。

  盡管已獲得國際獎項,但朱永新推動兒(er) 童閱讀的步伐不會(hui) 停止。他表示將把所有獎金捐贈給兒(er) 童閱讀的研究與(yu) 推廣工作。因為(wei) 在他看來,閱讀是提高國民素質、縮小教育差距、推進教育公平的有效路徑。用閱讀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長之路,他們(men) 將因此擁有更美好的生活、更美好的未來,也將為(wei) 人類智慧和文明的發展拓展出更大空間。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