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中學和大學為何要重視數學建模教育

李大潛 發布時間:2020-06-03 10:36:00來源: 文匯報

  最近在全國製訂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時,一位專(zhuan) 家對數學的作用概括了三句話: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

  傳(chuan) 統的數學教育往往從(cong) 基本的概念或定義(yi) 出發,以簡練的方式合乎邏輯地推演出所要求的結論。這固然可以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nei) 按部就班地學到盡可能多的內(nei) 容,並體(ti) 會(hui) 到一種絲(si) 絲(si) 入扣、天衣無縫的美感。但是,過分強調這一點,就可能使學生誤以為(wei) 數學這樣的完美無缺、無懈可擊是與(yu) 生俱來、天經地義(yi) 的,反而使思想處於(yu) 一種僵化狀態,在生動活潑的現實世界麵前手足無措、一籌莫展,甚至使學生感到學了很多據說非常重要、十分有用的數學知識以後,卻不會(hui) 應用或無法應用,甚至還覺得毫無用處。

  從(cong) 今年開始,數學建模的實踐和活動也已首次列入全國高級中學的教學計劃。

  世間萬(wan) 事萬(wan) 物都有數和形兩(liang) 個(ge) 側(ce) 麵,數學就是撇開了事物其他方麵的狀態和屬性,單純研究現實世界中空間形式與(yu) 數量關(guan) 係的科學。數學是各門科學的重要基礎,更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堅實支柱,現在,大學本科數學類的專(zhuan) 業(ye) 已經成了一個(ge) 最熱門的專(zhuan) 業(ye) 。

  但是,要顯示數學強大的生命力,需要將實際問題化為(wei) 相應的數學問題,然後對這個(ge) 數學問題進行分析和計算,最後將所求解答回歸實際,看能否有效地回答問題,如果不能,再從(cong) 頭調整,直到基本滿意為(wei) 止。這個(ge) 過程,特別是其中第一步,就是數學建模,即為(wei) 所考察的實際問題建立數學模型。

  數學建模是聯係數學與(yu) 應用的重要橋梁。數學建模對培養(yang) 創新型人才非常重要

  “數學模型”和“數學建模”這兩(liang) 個(ge) 名詞出現得比較晚,在我國興(xing) 起並被廣泛使用,不過是近三十多年的事,但數學模型的建立或數學建模,古已有之。

  公元前三世紀歐幾裏得所著的《幾何原本》是公認的數學經典。他用嚴(yan) 格演繹的方法,利用古希臘時代積累的眾(zhong) 多幾何知識建立了一個(ge) 完整的體(ti) 係,一座宏偉(wei) 的幾何大廈,為(wei) 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構建了一個(ge) 數學模型。這個(ge) 模型十分有效,在各方麵都有成功的應用,並且在它的基礎上發展出一整套幾何學、以及以演繹推理為(wei) 核心的數學研究方法,至今都發揮著巨大作用。

  此外,開普勒根據第穀的大量天文觀測數據總結出的行星運動三大規律,後來牛頓利用與(yu) 距離平方成反比的萬(wan) 有引力公式,從(cong) 牛頓力學的原理出發,給出了嚴(yan) 格的證明,同樣是數學建模取得輝煌成功的例子。一些重要的力學、物理學的基本微分方程,如經典力學中的牛頓第二運動定律、電動力學中的麥斯韋爾方程、流體(ti) 力學中的歐拉方程與(yu) 納維-斯托克斯方程,以及量子力學中的薛定諤方程等,都是抓住學科本質的數學模型,並成為(wei) 相關(guan) 學科的核心內(nei) 容和基本理論框架。

  1998年菲爾茲(zi) 獎得主、英國數學家高爾斯(T.Gowers)認為(wei) :數學所研究的並非真正的現實世界,而隻是現實世界的數學模型,即所研究的那部分現實世界的一種虛構和簡化的版本。

  按高爾斯的說法,數學研究的是現實世界的數學模型。作為(wei) 數學研究對象的數學模型本質上來自現實世界,並要接受現實世界無情而公正的檢驗。

  仔細思考,整數,實數,以及歐氏幾何,線性空間,群論,微積分,集合論,乃至混沌,分形等等,有哪一個(ge) 不是某一方麵的數學模型呢?!整個(ge) 數學的發展曆史就是不斷建立數學模型並對其研究逐步深化的曆史。

  從(cong) 事數學建模,好比構建一座房屋,一旦房屋初具規模,就成了一個(ge) 數學模型。以後數學家們(men) 所做的工作,就是在這個(ge) 基礎上,對建築進行內(nei) 部整理與(yu) 裝修。不論應用數學還是純粹數學,都是在數學建模基礎上加以發揮和深化。

  同時,數學教育本質上是一種素質教育。要真正使學生走近數學、學好數學並熱愛數學,數學的教學不能和其他科學以及整個(ge) 外部世界隔離開來,關(guan) 起門來隻在數學內(nei) 部的概念、方法和理論中兜圈子。這樣做不利於(yu) 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ang) 。

  我們(men) 的教學應該讓學生身臨(lin) 其境地了解知識創造過程,否則素質教育就是一句空話

  長期以來,數學課程往往自成體(ti) 係,處於(yu) 自我封閉狀態,一直沒有有效的方式,將數學學習(xi) 與(yu) 豐(feng) 富多彩、生動活潑的現實生活聯係起來,以致學生在學了許多據說是非常重要、十分有用的數學知識以後,卻不會(hui) 應用或無法應用,有些甚至還覺得毫無用處。

  數學建模以及數學實驗等課程,為(wei) 數學與(yu) 外部世界的聯係在教學過程中打開了通道,為(wei) 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式,並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這是數學教學改革的一個(ge) 成功的嚐試,也是對素質教育的一個(ge) 重要的貢獻。

  不僅(jin) 如此,任何科學,包括數學科學在內(nei) ,在本質上都是革命的,是不斷創新、發展,與(yu) 時俱進的,可是傳(chuan) 統的數學教學過程與(yu) 這種創新、發展的實際進程卻不免背道而馳。

  傳(chuan) 統的數學教育往往從(cong) 基本的概念或定義(yi) 出發,以簡練的方式合乎邏輯地推演出所要求的結論。這固然可以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nei) 按部就班地學到盡可能多的內(nei) 容,並體(ti) 會(hui) 到一種絲(si) 絲(si) 入扣、天衣無縫的美感。但是,過分強調這一點,就可能使學生誤以為(wei) 數學這樣的完美無缺、無懈可擊是與(yu) 生俱來、天經地義(yi) 的,反而使思想處於(yu) 一種僵化狀態,在生動活潑的現實世界麵前手足無措、一籌莫展。

  其實,現在看來美不勝收的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包括函數、微積分、集合論等等,在一開始往往是混亂(luan) 粗糙、難以理解甚至不可思議的,但由於(yu) 蘊含著創造性的思想,卻又最富有生命力和發展前途,經過許多乃至幾代數學家的努力,有時甚至經過長期的激烈爭(zheng) 論,才逐步去粗取精、去偽(wei) 存真,使局勢趨於(yu) 明朗,最終出現了現在為(wei) 大家公認、甚至寫(xie) 進教科書(shu) 裏的係統理論。

  要培養(yang) 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數學修養(yang) 及素質,固然要灌輸給他們(men) 以知識,但更重要的是要使他們(men) 了解數學的創造過程。

  這不僅(jin) 要有機地結合數學內(nei) 容的講授,介紹數學的思想方法和發展曆史,更要創造一種環境,使學生能身臨(lin) 其境地介入數學的發現或創造過程;否則,培養(yang) 創新精神,加強素質教育,不免是一句空話。

  今年開始數學建模首次列入全國高中教學計劃。總之,要讓學生親(qin) 口嚐嚐梨子的味道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主動采取措施,鼓勵並推動學生解決(jue) 一些理論或實際的問題。這些問題沒有現成的答案,沒有固定的求解方法,沒有指定的參考書(shu) ,沒有規定的數學工具,甚至也沒有成型的數學問題;主要靠學生獨立思考、反複鑽研並相互切磋,去形成相應的數學問題,進而分析問題的特點,尋求解決(jue) 問題的方法,得到有關(guan) 的結論,並判斷結論的對錯與(yu) 優(you) 劣。

  總之,要讓學生親(qin) 口嚐一嚐梨子的滋味,親(qin) 身體(ti) 驗一下數學的創造過程,取得在課堂裏和書(shu) 本上無法代替的寶貴經驗和切身感受。毫無疑問,數學建模課程的教學以及數學建模競賽的開展,可以在這方麵為(wei) 學生提供一個(ge) 有益的平台,是值得引起充分重視的。

  應該特別指出,通過數學建模將一個(ge) 看來與(yu) 數學無關(guan) 的現實問題歸結為(wei) 一個(ge) 合理的數學問題,並利用數學方法成功地予以解決(jue) ,這是重要的能力與(yu) 素質。這種能力和素質的培養(yang) 與(yu) 提高,對一個(ge) 合格的數學工作者、特別是應用數學工作者來說,對不少將來要走向各行各業(ye) 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是十分值得重視、應該著重加以培養(yang) 的。

  但現在的大學生,由於(yu) 在中學裏受的多半是拚命刷題的訓練,而大學的其他數學課程也大都單純著眼於(yu) 知識的傳(chuan) 播和理論上的完美,這是他們(men) 過去從(cong) 未經曆過的一種訓練,他們(men) 在這方麵的培養(yang) 實際上極為(wei) 欠缺,因而特別值得引起重視。這種培養(yang) 和訓練,絕不是可有可無的錦上添花,而是實實在在的雪中送炭。

  這樣,數學建模不僅(jin) 是數學走向應用的必經之路,而且是啟迪數學心靈的必勝之途。這樣集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yang) 與(yu) 考察三位一體(ti) ,必將有力地促進創新型優(you) 秀人才的培養(yang) ,得到學生的認真參與(yu) 和歡迎,也是對素質教育的重要貢獻。

  數學建模對人才培養(yang) 的重要作用和深遠影響無疑值得我們(men) 大家高度重視。正因為(wei) 這樣,從(cong) 今年開始,數學建模的實踐和活動也已首次列入全國高級中學的教學計劃。

  最近在全國製訂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時,一位專(zhuan) 家對數學的作用概括了三句話: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

  我舉(ju) 幾個(ge) 簡單的例子對此稍加說明!希望廣大同學能很好地體(ti) 會(hui) 這三句話,並且努力地實踐這三個(ge) 方麵的要求。

  生活中的數學1

  為(wei) 了嚴(yan) 禁在高鐵列車上吸煙,可以看到鐵路公安的如下提示:“車內(nei) 吸煙違法,處罰煙火報警,導致緊急停車,危及行車安全。對違法吸煙者根據《鐵路安全管理案例》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yan) 重的予以拘留”。

  這個(ge) 告示大家自然是明白的。但從(cong) 數學的角度來看,“以上”是“>”而不是“≥”,以下是“<”而不是“≤”。如果真正咬文嚼字,就不能罰500元,隻能罰501元;也不能罰2000元,隻能罰1999元,這就十分麻煩了。在數學上說,這涉及到開區間與(yu) 閉區間的區別,實在是含糊不得的。這個(ge) 告示的文字如果能改動一下,那就更好了。< p="">

  這樣的情況實際上多有所見。在升等升級或評獎的很多場合,總有一個(ge) 評審委員會(hui) 來投票決(jue) 定結果。如果委員會(hui) 有12人,而規定“得票超過其總人數的2/3者當選”,若1人得8票,能當選嗎?如果要此人當選,應將規定改為(wei) “得票大於(yu) 、等於(yu) 總人數的2/3者當選”。大家將來如果有機會(hui) 主持投票選舉(ju) ,一定要注意。這樣做,絕不是吹毛求疵,而是堅持數學的嚴(yan) 格性,避免造成工作上的麻煩,這就是數學帶來的好處。

  生活中的數學2

  在高速公路上,常有電子屏幕顯示前麵的路況,供駕駛人員參考。好多城市的高速路上,提醒前方某一路口出現堵車,往往是“××路口車流量大”。然而,這是不是一個(ge) 確切而準確的堵車提示呢?車流量應該是單位時間(每小時)內(nei) 行駛過的車輛數,車流量大,說明通過這個(ge) 路口的車輛數多,怎麽(me) 能說是“堵車”呢?如果這條道上一輛車都沒有,其車流量為(wei) 零,那這是堵車還是暢通呢?因此,單獨用車流量的大小來刻畫堵車,並不正確。

  生活中的數學3

  拐點,是微積分中的一個(ge) 概念,說的是函數y=f(x)的一階導數的極值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men) 也經常聽到拐點這個(ge) 詞。股市中的“拐點”,其實是股市價(jia) 格的轉折點。股票的價(jia) 格有漲有落,股民關(guan) 心股票價(jia) 格的發展趨勢,股票的價(jia) 格由降到升(或相反)的點就稱為(wei) 拐點,這與(yu) 微積分中的拐點不同。新冠病毒防控的拐點則是每天的增量開始減少的點,這時所說的拐點,和微積分中的拐點概念就是一致的。這說明,同一個(ge) 名詞,在生活中用於(yu) 不同的場合,其意義(yi) 可以是不同的。我們(men) 學數學的,要會(hui) 得分清其間的差別,才能有一個(ge) 正確的認識。

  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大潛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