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四講四愛在身邊】西藏那曲市帕那鎮牧民宣講員成長記

張宇 發布時間:2020-06-04 09:18:00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在國家惠民政策的扶持下,我們(men) 脫貧了。今後,我們(men) 還是要依靠自己的雙手,努力奮鬥,早日過上小康生活……”5月13日,在西藏那曲市安多縣卓格扶貧小區“五下鄉(xiang) ”活動中,帕那鎮的金牌宣講員嘎達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從(cong) “四講四愛”“脫貧攻堅”等方麵,為(wei) 牧民群眾(zhong) 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宣講。

  今年53歲的嘎達,身體(ti) 硬朗,戴一頂灰色紳士帽,修剪整齊的絡腮胡子,讓他看上去很精神,再配上金屬邊框眼鏡,知識分子的“派頭”再明顯不過。而他的故事,要從(cong) 一個(ge) “文盲”的蛻變說起。

  嘎達出生於(yu) 帕那鎮1村,從(cong) 小與(yu) 母親(qin) 相依為(wei) 命。由於(yu) 家庭條件差,嘎達13歲才走進學校,小學二年級剛讀完,他就輟學了。“讀書(shu) 少,是我人生最大的遺憾。”嘎達說。

  從(cong) 學校回到草場後,嘎達並沒有閑著,他經常在放牧之餘(yu) ,利用報紙、廣播來學習(xi) 藏文,了解黨(dang) 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直到今天,他還保持著收聽廣播的習(xi) 慣。

  1992年初,嘎達聽說鎮上要舉(ju) 辦“社會(hui) 主義(yi) 公共教育”培訓,便積極報名參加。通過培訓,他的思想和文化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就在這一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

  2005年,嘎達高票當選帕那鎮居委會(hui) 宣傳(chuan) 委員,從(cong) 普通牧民群眾(zhong) 變身為(wei) 群眾(zhong) 思想上的“主心骨”。嘎達說,剛開始感覺壓力很大,“怕自己水平不高,讓人笑話。”但很快,他就有了“製勝”法寶——學習(xi) 。每天不管多忙多累,嘎達都堅持看書(shu) ,對他來說,學習(xi) 像吃飯睡覺一樣,是既自然又必須的事。

  嘎達家不大的書(shu) 房裏,書(shu) 桌案頭擺滿了各種書(shu) 籍,絕大部分都是黨(dang) 的理論和國家政策讀本。其中最常被拿出來翻閱的,要數《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藏文版)》和《“四講四愛”宣講提綱》,書(shu) 皮邊已經被翻破,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寫(xie) 滿了心得體(ti) 會(hui) 。“政策性文件要自己先弄懂,才能更好地傳(chuan) 達給群眾(zhong) 。”嘎達說。

  2017年,嘎達被聘為(wei) 安多縣“四講四愛”宣講員。多年的學習(xi) ,讓他的思想和文化水平得到極大提升,宣講能力也進一步提高。都說嘎達是帕那鎮金牌宣講員,可他的宣講卻沒有任何金句名言,隻有最樸素的話語。一位多次聽過他宣講的牧民群眾(zhong) 說:“嘎達的宣講‘接地氣’,能讓人聽到心坎裏去。”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