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講台內外的西藏教育變遷
“我們(men) 學校是西藏非典型的高海拔偏遠中學,從(cong) 老師夠不夠用發展到老師專(zhuan) 業(ye) 對口,教師隊伍趨於(yu) 年輕化,教育形式線上線下更多元,這些年學校的變化遠不止這些。”已有18年教齡的袁體(ti) 龍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頗有感慨。
2002年,袁體(ti) 龍大學畢業(ye) 後進藏成為(wei) 一名教師,後來調到山南市加查縣中學教授曆史課。他說,2012年,學校學生有800餘(yu) 名,教師有60餘(yu) 名。現在教師人數不僅(jin) 增長了,而且教學工作更加細化了。
他描述,8年前,老師辦公跟學生教室在同一棟樓上,很多教學儀(yi) 器空缺,操場揚灰。
如今,加查縣中學硬件設施改善不僅(jin) 僅(jin) 體(ti) 現在房子的建設,心理谘詢室、醫務室、實驗室等學校基本配備在數年間已經設置並完善。享受“三包”政策的學生們(men) 的配餐更注重營養(yang) 均衡,他們(men) 也用上了下雨沒泥巴、刮風不揚塵的塑膠操場。
常年在西藏,袁體(ti) 龍羨慕並渴望中國內(nei) 地先進的教育資源。當下,曾遙不可及的信息化教育走進了他們(men) 學校的課堂,“上課用PPT,教室的電腦連上網就能展示更多教程,我還能將內(nei) 地先進的教學資源分享給學生。”
他還提到,現在,學校老師走出去交流的機會(hui) 更多了,不論是西藏區內(nei) 外,還是網絡線上線下,以及學校之間的聯盟交流,老師參與(yu) 度高了,教學水平也在提升。
與(yu) 袁體(ti) 龍一樣,旺堆也在西藏高海拔偏遠的中學教學。他說,2007年大學畢業(ye) ,同年參加工作,一直在日喀則市薩迦縣中學。
這所中學學生規模約1800人,均是周邊農(nong) 牧民的孩子。
他說,從(cong) 2012年,工資待遇經過了數次的提升,作為(wei) 老師更有滿足感、獲得感。“2007年的工資有3000多元(人民幣,下同),現在能拿到9000元以上。”
隨著西藏整體(ti) 教育資金投入不斷增長,薩迦縣中學在獎勵機製方麵投入不少。
旺堆介紹,初三畢業(ye) 班前10名學生都能拿到500元到2000元不等的獎學金。其中,考上高中的第一名學生可以獲得2000元,成績超過上一屆第一名,額外獎勵1000元。
薩迦縣中學通過設置單科優(you) 秀獎、班集體(ti) 獎、高中輸送獎等形式,加大力度鼓勵教師。旺堆說,2017年,他拿過全校最高的獎金。
薩迦縣中學的社團活動也頗豐(feng) 富,繪畫、音樂(le) 等社團有10多個(ge) 。文化課程之外,學生們(men) 有了提升才藝的機會(hui) 。中新社記者在今年8月曾采訪過薩迦縣中學,有幸觀摩了學生們(men) 10餘(yu) 個(ge) 興(xing) 趣班的表演。
上述兩(liang) 所中學僅(jin) 是西藏教育的縮影,也是西藏非典型高海拔學校現狀的展現。
西藏官方數據顯示,西藏全區財政教育投入從(cong) 2012年的99.61億(yi) 元增長到2019年的288.27億(yi) 元,累計投入1747.99億(yi) 元(含2020年預算)。其中,落實教育基本建設資金236.74億(yi) 元。
西藏在農(nong) 牧區實行了義(yi) 務教育學生營養(yang) 改善計劃,受益人數從(cong) 2012年的23.99萬(wan) 人增長到2019年的42.55萬(wan) 人,增長率超過77%,今年預算資金將覆蓋學生43.63萬(wan) 人。
西藏教育資金投入也向鄉(xiang) 村教師傾(qing) 斜,自2014年,西藏對全區鄉(xiang) 村教師執行生活補助政策,截至2019年底,累計投入資金9.29億(yi) 元,受益教師1.89萬(wan) 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教育事業:春風化雨育棟梁
曆史是昨天的記錄,也是最好的教材。在舊西藏,教育被作為一種特權,由寺廟和貴族所壟斷,百萬農奴沒有權利接受教育。[詳細] -
西藏自治區成立55年來西藏教育發展綜述:桃李芬芳滿高原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族群眾對信息化教育的期待不再止於互聯互通,更進一步希望促進教育公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