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學習方式,將給未來教育帶來哪些啟發
在線教育作為(wei) 一場教育變革,不僅(jin) 能幫助一些學校補足其無法提供的課程,而且也可以滿足學生居家學習(xi) 或是選修、重修某些課程的需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下的在線教育也暴露出一些值得關(guan) 注的問題,如城鄉(xiang) 學生之間的差距仍在不斷擴大,在線教育與(yu) 線下課堂相比更難保障學生學習(xi) 的主動性、教學有效性亟待提升等。
在線教育如何有效控製城鄉(xiang) 差距的擴大、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xi) 主動性、如何推動教師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以促進教學的有效性,都是後疫情時代在線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麵臨(lin) 的關(guan) 鍵問題。
在線教育,讓城鄉(xiang) 差距擴大了還是縮小了?
疫情下在線教育盡管做到了“停課不停學”,但也有專(zhuan) 家質疑,在線教育是在促進教育公平還是在擴大教育不公?事實上,疫情期間一些地區城鄉(xiang) 學生之間的差距的確在不斷擴大。
首先,從(cong) 疫情期間我國在線教育實施情況來看,在線教育有拉大城鄉(xiang) 教育不公的趨勢。以甘肅平涼市為(wei) 例,這次疫情期間雖然通過在線平台對3萬(wan) 教師、38萬(wan) 學生全部以學校為(wei) 單位進行注冊(ce) 並完成網上培訓,但通過三四個(ge) 月的在線教育,發現教育信息化不僅(jin) 沒有如大家所期望的那樣填平“數字鴻溝”促進教育公平,反而有拉大教育不公的趨勢。農(nong) 村貧困地區的學生尤其是一些自主學習(xi) 能力弱、自律性差的學生因缺乏城鎮學生那樣完備的在線學習(xi) 條件和父母積極有效的輔助支持而導致成績越來越差,城鎮學生和農(nong) 村學生之間容易出現兩(liang) 極分化的現象。其次,從(cong) 世界範圍來看,發達國家也同樣存在居家在線學習(xi) 加大教育不公的問題。英國倫(lun) 敦大學學院教育學院今年4月最後兩(liang) 周對英國4559戶家庭展開調查發現,疫情期間居家學習(xi) 讓家庭輔導和支持不足的孩子與(yu) 其他孩子拉開了差距,加大了不同家庭背景孩子的教育不公。再次,從(cong) 長遠來看,互聯網時代帶來的技術變革也可能使城鄉(xiang) 孩子之間的鴻溝更加擴大。數據顯示,城鎮孩子更多利用互聯網技術學習(xi) 更廣泛而前沿的知識信息。相比之下,農(nong) 村孩子大多數因為(wei) 缺乏父母的積極陪伴與(yu) 正麵指導,更多利用手機進行娛樂(le) 遊戲。如果缺乏父母的正麵管教和教師的有效指導,IT技術帶來的可能是城鄉(xiang) 學生之間更大的“數字鴻溝”和更大的教育不公。
疫情防控常態化,如果能將適合農(nong) 村貧困孩子的優(you) 質教育資源免費、快捷、便利地提供給他們(men) ,並配備優(you) 質的師資予以相應的高質量指導,就可更有效地促進農(nong) 村貧困地區孩子的學習(xi) ,提升其學業(ye) 成就進而幫助他們(men) 通過教育脫貧而改變命運。建議加強對農(nong) 村貧困地區學校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為(wei) 困難家庭學生提供在線學習(xi) 工具方麵的配套支持,同時對在線教育進行實時質量檢測,讓教師即時掌握學生的學習(xi) 情況和學習(xi) 需求,及時給予教學幫助與(yu) 指導,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提供城鎮優(you) 質師資的定期在線輔導。
在線教育效果難以取代線下課堂,線上線下如何更好融合?
據中國教科院2020年3月開展的一次麵向全國近18萬(wan) 名教師的調研,結果發現48.96%的教師表示“在線教學效果一般”,這也是占比最高的選項。如何提升在線教學的效果是疫情防控常態化迫切需要解決(jue) 的一個(ge) 問題。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些學生表現出學習(xi) 自覺性較差、學習(xi) 意願和動力不足、不會(hui) 自己規劃和管理時間、學習(xi) 效果不盡如人意等,再次證明在線教育很難取代線下的課堂教學。有效的在線教育必須采取線上與(yu) 線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學方式,促進基於(yu) 學生中心的個(ge) 性化學習(xi) ,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xi) 興(xing) 趣、學習(xi) 需求、學習(xi) 速度以及適合的學習(xi) 方法等進行自主學習(xi) ,才能實現現代教育下的“因材施教”,提升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翻轉課堂是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後興(xing) 起的一場全球教育變革。翻轉課堂並不等同於(yu) 教師錄製線下的課堂教學課程、然後把課程從(cong) 線下搬到線上進行學習(xi) ,而是通過轉變教學方式,以學生為(wei) 中心設計線上與(yu) 線下相融合的混合式學習(xi) 。翻轉課堂的主要做法包括:(1)教師提前錄製好課程講解視頻作為(wei) 預習(xi) 的工具,讓學生在家裏提前看錄製好的視頻,以保證每個(ge) 學生是有準備的來到課堂學習(xi) 。與(yu) 傳(chuan) 統的學生在家閱讀的預習(xi) 方式相比,教師提前錄製好的授課視頻能讓課程內(nei) 容中的信息更清晰、更突出重點地傳(chuan) 播給學生,也更吸引學生積極參與(yu) 。(2)教師把節約下來的課堂時間更多地為(wei) 學生提高個(ge) 性化幫助和差異化教學,並將關(guan) 注點從(cong) 自己要教的內(nei) 容轉移到學生的學習(xi) 需求上。例如,在課前視頻上呈現比較容易理解的認知內(nei) 容,在上課時間增加有吸引力的課堂活動;在課堂上為(wei) 表現好的學生提供難度更高的挑戰性問題等等。教師通過重新安排課堂時間,運用小組輔導、同伴教學法、視頻故事提問法、項目學習(xi) 等多種教學方法,提升課堂上差異化教學的效率,為(wei) 學生個(ge) 性化學習(xi) 提供所需的及時幫助。(3)翻轉課程最終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學習(xi) 內(nei) 容、提供運用所學解決(jue) 實際問題的活動、並進一步提供學生自主創造內(nei) 容的機會(hui) ,推動學生的認知水平從(cong) 低層次的記憶、理解、運用逐漸發展到高階思維的分析、評價(jia) 、創造,實現培養(yang) 造就創新人才的目的。
利用“教的道具”和“學的道具”,讓學習(xi) 更有趣
這次疫情期間,全國在線教育暴露出來一個(ge) 最大問題是缺乏教師的在場教學管理,一些學生缺乏學習(xi) 的自主性。原因主要有:一方麵,很多教師因為(wei) 突如其來的疫情被動選擇了線上教育,導致因為(wei) 在線教育技術運用能力和技術設施設備本身的準備不足,而影響了其課件製作的生動性和在線互動的有效性。另一方麵,一些學生原本就對學習(xi) 缺乏發自內(nei) 心的熱愛和興(xing) 趣,導致缺乏自主學習(xi) 的意願和能力。為(wei) 此,我們(men) 需要思考在線教育如何借用遊戲的原理,利用IT技術升級教學工具以激發學生的學習(xi) 興(xing) 趣進而提升學習(xi) 的自主性。例如,利用AR/VR等前沿技術製作成教學工具以提升在線教育的趣味性、互動性和情境性,而不是簡單地把講授式的課堂教學內(nei) 容從(cong) 線下搬到線上。據了解,我國疫情期間大部分地區的中小學網課模式,都是精選本地區一些優(you) 秀教師進行集體(ti) 備課、集中錄製一批錄播課,讓本地區所有學校共享,雖然也實現了本地區優(you) 質師資授課的共享,但是形式比較單一,相比線下課堂有教師的現場教學組織和管理,網絡課程難以長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顧明遠先生有句經常說的話:“沒有興(xing) 趣就沒有學習(xi) ”。教師的一個(ge) 重要使命是通過教學激發學生學習(xi) 的探究興(xing) 趣,讓學生愛上學習(xi) 。日本著名教育學者佐藤學認為(wei) ,IT技術在教育中的運用主要有兩(liang) 種方式,一是幫助教師進行授課的“教的道具”,二是幫助學生學習(xi) 的“學的道具”。可見,在線教育的本質是通過IT技術輔助學校開發教學工具資源,助力教師設計更有趣、更有效的教學活動,增強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性、趣味性、實用性,進而吸引學生投入學習(xi) ,增強學生學習(xi) 的主動性和自主性。目前,簡單地把紙質版的教科書(shu) 搬到電子設備中成為(wei) 電子教科書(shu) ,或是簡單錄製線下的教師授課搬到線上,這些都還不是IT技術用於(yu) 教育的最大優(you) 勢。IT技術用於(yu) 教育的一個(ge) 未來發展方向是:互聯網技術公司與(yu) 教育部門、學校緊密合作,針對不同學科知識教學的特點和需求、充分利用AR(增強現實)和VR(虛擬現實)等前沿IT技術提供相應的教學工具解決(jue) 方案。目前,我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上線數量已超過1000個(ge) ,注冊(ce) 用戶接近80萬(wan) ,未來發展將更快。建議:(1)學校教師應熟練掌握新技術,並運用新工具引導學生開展有趣、有效的教學,吸引學生投入神奇的學習(xi) 探索過程;(2)教育部門、學校應加強與(yu) 互聯網技術企業(ye) 和部門的合作,共同開發與(yu) 教學需求相適應的教學工具,如AR/VR實驗室的各種教學情境軟件;(3)主管部門應及時製定AI教學工具開發與(yu) 運用的製度規範,加強質量監管。當然,在中小學校推進在線教育的變革過程中,仍需要結合本地區、本校的具體(ti) 實際,根據地方現有的新基礎設施和學習(xi) 設備的條件、教師對在線教育理念和技術工具的掌握程度、學生學習(xi) 所處的水平等逐步探索線上與(yu) 線下教育的融合方式等,為(wei) 培養(yang) 各類高素質人才奠定紮實的基礎。
(作者:翁文豔,係中國浦東(dong) 幹部學院教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日喀則市交管部門開展安全教育活動
為加大交通安全宣傳力度,不斷提高交通參與者安全出行意識,近日,日喀則市交管部門開展“暢行中國,交警同行”國慶、中秋交通安全主題宣傳活動。[詳細] -
山南市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
9月以來,山南市全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集中宣傳活動,教育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增強“五個認同”意識。[詳細] -
北京電影學院發布建校70周年紀念活動公告
據北京電影學院消息,新中國電影教育70周年暨北京電影學院建校70周年係列紀念活動將於10月17日以線下活動與線上“雲校慶”相結合的方式舉行。[詳細]